本刊記者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人民幸福的底氣所在。要幸福就要穩就業,要穩就業就必須要優化營商環境,打造一片投資興業的沃土,激發人民干事創業的熱情。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近年來,長沙市緊緊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這篇大文章,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先后出臺“長沙工業30條”“長沙人才新政22條”“科技創新1+4”等政策措施,堅決打好打勝“房價保衛戰”“反炒房攻堅戰”,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不斷強化營商優化力度。
毋庸諱言,高質量的營商環境正是長沙連續12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秘訣之一。
營商環境“看得見,摸得著”
營商環境優不優,創業條件好不好,扶持力度大不大,創業者的感受是最真切的。“在長沙創業,不僅感受到政府對人才的尊重,也感受到政府對企業的關心與支持。”說起在長沙創業的感受,豬八戒網華中大區總經理任耀鋒話語間洋溢著“滿滿的幸福”。他在創業初期,不僅獲得湖南湘江新區的資金支持,還享受到人才公寓和辦公場地補貼等一系列配套支持,讓他沒有了后顧之憂,可以放開腳手去闖市場。
優化營商環境怎么做?長沙市市長胡忠雄的回答是,長沙堅持以“隨叫隨到、不叫不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為服務理念,以“網上辦、一次辦、就近辦、幫代辦”為服務路徑,以“安不安全、賺不賺錢、方不方便、清不清廉”為評價標準,全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近年來,為了優化營商環境,長沙進行了諸多在全國都具有示范作用的有益探索:搭建好“一級平臺、多級運用、互聯互通、一網通辦”的政務服務網,讓網上大廳與實體大廳融合,省、市、區、街道、社區五級聯動的辦事體系全面形成;聚焦高頻事項,將市級行政審批事項集中在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實現“一個大廳集成、一個窗口對外、一個機構履職、一枚印章簽批”,審批提速65%以上;率先全國省會城市編制并公布權力、責任、負面等“六張清單”,做到“行政權力進清單,清單之外無權力”;率先在全省梳理公布群眾和企業到市級政府部門辦事“最多跑一次”事項1245項、“一次都不跑”事項164項、“就近跑一次”事項198項,讓群眾少跑腿。
長沙市政務服務中心數據顯示:企業開辦審批、不動產登記、工業投資建設項目審批,已分別壓縮至2個、5個、44個工作日以內。與此同時,2019年1至9月,長沙共減稅165億元,降低企業社保等成本21.18億元;建立的小微企業風險補償基金,已撬動基金合作銀行向386家小微企業發放信用貸款5.3億元。
力度不斷加碼,營商環境“看得見,摸得著”。2019年7月,長沙市以水電氣綜合改革獲評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市;10月,長沙作為“包容普惠創新”改革創新城市典型,參加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現場交流會;11月,在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9萬家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報告中,長沙成為“十佳”中的唯一中西部城市。
“房價洼地,人才高地”
企業要實現長遠發展,人才是關鍵。2017年6月,長沙出臺“人才政策22條”,傳遞出濃濃的重才惜才愛才誠意,各地人才紛至沓來,在長沙安家置業,成為“新長沙人”。過去三年間,長沙每年人口凈增長維持在20萬人以上,這個數字還在持續上升中。大量青年才俊落戶長沙,為長沙的企業帶來了“源頭活水”。
據統計,“人才政策22條”實施兩年多以來,長沙已在美國、英國、法國、瑞典等地設立6家引才聯絡站,建立起覆蓋歐美的海外招才引智網絡;人口導入力和人才吸引力不斷增強,累計引進各類人才30余萬,共計為54.8萬人次發放個人獎補資金6.53億元。
安居才能樂業,長沙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實施最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將房價穩穩控制在預期范圍內,通過房價洼地,打造人才高地。與此同時,職能部門也在積極對接企業需求,2019年4月,長沙高新區攜手長沙萬科啟動了“千萬人才安居計劃”,超過400位符合條件的青年人才通過了資格審核,購買萬科項目時可獲得安居資金支持。
低廉的房價成為許多高精尖人才難以抗拒的“誘惑”。湖南師大附中國際部的“90后”物理教師楊一鳴先后留學德國和比利時,拿下了碩士學位。回國后,楊一鳴有兩個很好的選擇:一是留在上海工作,二是去香港科技大學讀博士后。但他最終卻被長沙所吸引,他說:“近十年來,長沙快速發展,長沙人才引進政策也非常具有吸引力。相比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長沙的生活幸福指數更高,一線城市、低房價、千年的文化底蘊……這些都是我無法抗拒的現實因素。”
2016年,被外界稱為“云計算第一股”、網絡安全龍頭企業的深信服擬在內地布局第二總部,當時不少城市邀請他們帶領項目和團隊去落戶。在經過多方考察調研之后,深信服最終被長沙的低房價吸引,將第二總部落在了長沙高新區,帶來了網絡安全和IT等新技術,以及投資過10億元的新項目。
事實證明,這個選擇是完全正確的,自入駐長沙后,長沙的低房價成為深信服招攬人才的“撒手锏”。短短3年時間,公司一路高歌猛進,公司員工已發展至上千人,年銷售收入突破億元大關。
“沒有經濟、產業、人口支撐的城市,它的房地產市場是不可持續的。”長沙市住建局房地產市場監管處處長張君說,長沙房地產市場的整體優勢,概括起來用一句話表達,就是:高性價比。“從某種意義上說,長沙是一個留得住身心,也留得住靈魂的城市。”
“栽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栽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高質量的營商環境、低廉的房價,讓一大批像豬八戒網、深信服這樣的大企業、大項目將目光投向長沙。
2019年“港洽周”期間,長沙舉辦“加工貿易招商活動”“跨境電商合作對接會”“市場采購貿易廣州對接會”,湘江智谷人工智能科技城等38個項目簽約,總投資額273.6億元;2019年湖南與央企對接合作大會上,長沙簽約梅溪湖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園等19個項目,總投資額283億元……截至目前,在長沙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累計達159家。
2019年8月,騰訊(長沙)智慧產業總部落戶長沙,揭牌儀式上,馬化騰以“站位高、理念新、視野寬”高度點贊長沙互聯網發展的良好態勢,對與長沙在智慧產業基地、財付通、數字化政府打造等全方面合作充滿信心。
2019年10月,在湖南湘江新區,碧桂園與長沙市政府聯合舉行“湘江智谷·人工智能科技城”開工儀式,項目分三期滾動式開發,總投資達500億元。活動現場,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邱繼興表示,政府將持之以恒優化營商環境,為項目建設、企業入園提供精心服務、精準服務、精細服務,推動更多合作成果盡快從“紙上”落到“地上”,從“藍圖”變為“現實”。
2019年11月,首臺“長沙產”格力大型中央空調機組在寧鄉經開區正式下線,“我為什么在長沙一期、二期、三期不斷地投,就是因為當地政府的誠信感動了我。”格力電器掌門人董明珠坦言,好的營商環境是推動企業創新與發展的沃土。她還透露,格力有個“小夢想”——“在長沙投資實現百億突破,攜手走向更美好明天”。
2019年12月30日,長沙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又新增了一處綜合性科創服務平臺——岳麓科創港,北京極地加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光谷咖啡創投有限公司、長沙一佳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師范大學湘繡創新研發中心、集商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一批科創產業項目集中簽約。
企業代表紛紛表示,非常看好長沙現有的產業、科教和人才基礎,尤其是大科城這片創新創業熱土。前來參加簽約儀式的飛馬旅CEO錢倩說:“此次來到長沙,將借助大科城優質的創新資源,濃厚的創業氛圍,以岳麓路演中心為載體,整合飛馬旅產業資源、投資人資源、創業導師資源,舉辦包含創業輔導、專業路演、創業講堂在內的等一系列優質創業活動,挖掘優質項目,助推長沙高質量發展,打造湖南創業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