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輝
近日,因天氣原因,城市街道上落葉劇增,鄭州市某市政公司的環衛工人在熙地港區域進行日常清掃保潔工作時,用高壓水槍噴沖樹枝,促使樹葉加速落下。這一幕被路人用手機拍下發至網絡后,迅速傳播,引發熱議。針對此事,鄭東新區管委會隨即作出回應:虛心接受廣大市民和媒體的批評和合理建議,立即叫停市政公司這種違反自然規律的行為,加強培訓,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道路保潔,并責令其作出深刻檢查。
水槍沖樹葉,端的是怪招。此前,諸如為了在迎接創建文明城市、衛生城市考評中獲得好評,拿到高分,當地有關部門員工任勞任怨,用高壓水槍沖洗路面、行道以及樹上塵埃的景象,我不止一次親眼目睹。至于用水槍沖落樹葉的行為,若非權威媒體報道,我還真不會相信,也不敢相信。
水槍沖樹葉,既有違節約用水的理念,又有悖“秋風掃落葉”的規律。“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金秋時節,前面剛剛掃過,后面又有落葉,偶見幾片,不足為奇。鄭東新區環衛工人用高壓水槍沖樹上的葉子,是突發奇想,還是幼稚無知,抑或是想出風頭?不是,都不是,這是被逼出來的無奈之舉。
原來,上級有關部門發出的“六個看不見”要求中,包括“看不見一片落葉”。到了外包的環衛公司,就量化、升格為發現一片落葉扣多少錢。據悉,鄭東新區全區行道樹超過10萬棵,綠化面積超過2000萬平方米。這樣的嚴苛要求,全體環衛工人即使馬不停蹄、人不停手,斷然也難以做到。于是,便有了高壓水槍沖樹葉的怪招。
保持市容市貌衛生整潔,既可以給市民和路人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的良好形象,原本無可厚非。而秋日里,要求樹之下、路之上“看不見一片落葉”,要求非但太高,而且委實可笑。正是因為有了這個不切實際、不合情理的要求,加之層層加碼——與工人的經濟利益掛起鉤來,一線工人使出貌似形式主義的怪招,也就在所難免、怪事不怪了。
形式主義的、不切實際的“高標準,嚴要求”之所以屢禁不絕、此消彼長,大多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派生物——只對下級,不對本級;只對執行者,不對決策者。“秋風掃落葉”是婦孺皆知的常識,無法改變的自然規律。秋日里,一棵樹、十棵樹下,看不見一片落葉,或許可以做到;百棵樹、千棵樹下,不發現一片落葉,神仙怕也做不到。如若不信,不妨請提出這個滑稽要求的決策者去實踐實踐、示范示范。
反“四風”、正作風以來,諸如層層加碼、盲目要求的現象明顯減少了,但尚未徹底絕跡。最常見的是,布置一項工作,層層前趕時限;進行一次評比,層層抬高標準;開展一項教育,層層提升調門。至于上午剛剛發通知,下午就要報經驗;今天剛把樹栽下,明天要報成活率之類的現象,更是時有所聞、屢見不鮮。因為與“政治”,乃至“效益”掛起鉤,明知欠科學、不現實,也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只能違心的“妙筆生花”,被動地“大干快上”。正如幾句順口溜所言:上級壓下級,層層加碼,碼到成功;下級哄上級,悄悄注水,水到渠成。
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提要求、定標準,也要講實事求是。須知,要求并非越嚴越好,標準不是越高越好。比如,樹上成熟且誘人的蘋果,當跳起來夠得著時,人們就會努力起跳去摘它。反之,當人們把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還是夠不著摘不到時,要么搬來梯子、搭起架子,要么找根竹竿或者木棍,把蘋果打下來。由此推論,定標準提要求,不從實際出發,不講實事求是,“水槍沖樹葉”之類的怪招就難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