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有翠
摘要:欣賞是一種藝術,一種素養,一種美德。因為學生的自信可以在欣賞中建立,優秀的品質可以在欣賞中發揚,教師的欣賞是他們勤奮學習和創新的動力。在面對不同的學齡段孩子時,我們首先要讓自己換個角度,適應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的特點。
關鍵詞:教育;熱愛;換個角度;欣賞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萊布尼茨。”葉子如是,人亦如是。老師做著教育人的工程,我們擔任的是與人的思維打交道的工作。一個班有幾十個學生,就有幾十種不同的思維;不同的年齡階段又有著不同的思維特征。所以我們在進行教育時,必須把每一個學生當成不同的個體來進行區別對待,所以我們學會換位思考,懷個角度思考問題。
曾經的我是一名中學的語文教師,雖然在教學業績上不算突出,但是經過10年的教學,我已習慣了怎樣與十四五歲的孩子進行交流,在他們的生活中、學習中給予幫助,消除他們的疑惑,打消他們的顧慮。雖然我已有了10 年的工作經歷,但是當我面對一群七八歲的二年級的孩子時,我茫然了,完全沒有頭緒。他們就像一群小魔王,在挑戰我的底線。上課要用聲音、眼神、走動來不停地提醒他們集中精力;下課之后,立刻變成了一群炸開鍋的螞蟻,弄得我的頭都要炸裂了。每天從早晨踏進校門到下午離開學校都必須保持十二分的精神,下班后帶著冒煙的嗓子,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
我曾無數次地抱怨是學生太調皮,后來當我在辦公室與同事交流,慢慢發現這病不是孩子們的問你,而是我的錯誤:我還帶著管理初中孩子的方法來應對這些孩子,是我沒有轉變過來,是我沒有換個角度來處理眼前的實際情況。
朱永新說“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熱愛,在每個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顆母親的心;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未來,在傳承文明的長河里,有一條破浪的船。”我想,教育最大的動力就是那偉大的愛。
我開始慢慢地換角度來看待這一群孩子們,用充滿愛的眼神審視每一個“小惡魔”:天真、活潑、誠實、充滿好奇心、熱情、好動、喜歡表現、喜歡被關注……
我利用孩子們好動、喜歡表現的特點,組建了我的第一支班級管理小分隊。小分隊的成員有:班長、副班長、勞動班長、體育班長、學習班長、紀律班長、值周班長。在這支小分隊的帶領下又分別有:小組組長、小組副組長、燈長、門長、電腦長、電燈電扇長、窗戶長、桌長、圖書管理長。孩子們幾乎人人有事做,大家管理班級的積極性都很高,這一下班級所有的事務都有人可管,我把自己解放出來了,孩子們的精力也從調皮搗蛋轉移都了自己的管理中來,班集體一下就比之前有秩序多了。班級得文明班集體的次數也在逐漸增多,孩子們看到教室門上的文明班級流動紅旗,都有無比的自豪感,自然管理班級的積極性也就更高了。
“三分鐘熱度”也是孩子們的特點。時間一長,大家都進入了疲勞期,大家的積極性開始退去。這時候,我召集班上的管理小分隊共同出謀劃策,制定了第一份二年級二班班規。并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己制作班規。在這里特別值得我提一下的是,我們班的圖書管理長,自己手繪了一份班級圖書管理公約,動手制作了一本圖書管理手冊,并對班上的圖書角進行了美化、分類。孩子們的潛力真的是太大了,他們會隨時給我們帶來驚喜。我開始越來越喜歡這一群孩子了。
“像欣賞自己的孩子那樣欣賞每個學生。”曾經有一位優秀的班主任這樣總結她的治班經驗。是呀,欣賞是一種藝術,一種素養,一種美德。因為學生的自信可以在欣賞中建立,優秀的品質可以在欣賞中發揚,教師的欣賞是他們勤奮學習和創新的動力。
曾以為自己對現在的教學生涯已經麻木,曾以為自己已過了感動的年齡。可是當孩子們遞來一張張自制的卡片時,當孩子們在休息時間來給我整理辦公桌,幫我捏肩時,當孩子們在我生日時送來小禮物時,我的內心已是波濤洶涌……
參考文獻
[1]周琴. 以心換心 用情動人——淺談班主任工作中的點滴感悟[J]. 科學咨詢, 2016, 000(051):105-106.
[2]陳雪儀. 讓學生在寬容的環境中健康成長——淺談班級管理的點滴體會[J]. 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 2018, 000(012):P.109-109.
[3]張曉慧. 用愛心激勵學生——淺談班主任工作中的點滴感想[J]. 考試周刊, 2015, 000(066):190-190.
作者單位:四川仁和思源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