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童 杜國華 梁李亮 宋世豪 張錦榮
摘要:自從改革開放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進行下,我國的科技技術獲得了高速的發展。在這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在不斷加快、體積不斷在縮小、制造成本不斷在降低、使用性能在不斷增強,在計算機的應用領域也逐漸從過去的單一化向應用的多元化方向發展,總之,計算機發展到現在已經滲透到了我們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角落,各個方面。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技術革新;科技
引言
計算機技術最開始是應用于科學計算,人們能夠對存儲處理后的數據進行計算和分析,而到了現代,計算機的應用不單單是進行一些簡單數據計算,更多的是人們通過使用計算機來進行高效的辦公,通過深入開發計算機,從世界獲取信息,放松并促進人機交互。計算機時代的到來使計算機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密不可分,這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大力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但計算機科學技術是一項需要深入探索和創新的職業。其領域內包含了大量不同學科和專業的內容,是一個巨大知識結合體,計算機中所使用到的硬件設備,從最初的晶體管到現在半導體芯片,科技水平與計算機是相互進步共同發展的計算機的軟件開發正朝著人工智能的方向發展,快速,高效,實用。而當今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現狀面臨巨大的競爭和技術水平瓶頸壓力加之整個計算機和互聯網體系中有待解決的問題過多,計算機的發展需要從長計議,需要為之投入更多高新技術人才進行發展和創新,減輕行業間的競爭,解決完善當前計算機中所存在的問題,使計算機的未來發展走上正軌,更順利地迎接下一代計算機時代的到來。
1 我國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現狀
計算機科學技術是當今社會中重要的生產力,在人類社會進步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它越來越多的被用于解決人類社會的實際問題。人類借助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實現了更快捷、更舒適同時也更文明的一種生產生活方式。計算機科學技術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其已經融入到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在計算機越來越普及的同時,其系統性及綜合性的特點日益突出,更加滿足了人性化及個性化的需求,而且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從1904年電子管的發明到1946年第一臺計算機的問世,共耗時42年,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半導體晶體管到半導體計算機的發明只用了10年的時間。總而言之,計算機技術作為現代社會生產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可以推動其他行業或其自身的不斷創新,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
2 我國現存技術中的問題概述
我們都知道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哲學也經常告訴我們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存在有兩面性,其核心在于我們如何運用。眾所周知,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給人類帶來越來越多的便捷與舒適時,其潛在的威脅也與之俱來,現階段比較耳熟能詳的是人工智能的威脅,經常在科幻電影中國體現。在21世紀之初,“千年蟲"的出現就給當時的計算機技術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對當時的保險業、電信業、電力系統、交通系統等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這也給整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敲響了警鐘。如何在發展中趨利避害,使其更多的造福人類,這是一個長期而又嚴峻的課題。
同時,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在曲折中不斷前進。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在不斷的探索中,總結失敗的教訓,積累成功的經驗,不斷重復,而又不斷的創新,從而獲得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
3 未來的發展方向與建議
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跨越式發展的背景下,企業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就應當要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對企業的內部管理進行改革,以此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這就要求企業首先需要利用現代化管理系統,幫助招聘人員全面的了解面試人員的個人信息和工作經驗,畢竟要掌握如此復雜且深奧的技術,需要大力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有效地減少招聘過程中的失誤,為企業選拔出更多優秀的員工。同時,企業還需要利用計算機科學技術對現有員工進行相應的培訓,比如:企業可以將相關的培訓資料上傳到公司官網上,讓員工能夠隨時隨地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進行下載學習,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進而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其次,對于表現優秀的員工,企業除了對員工進行相應的獎勵,同時還可以在公司內部系統中進行公告和重點表揚該員工對企業的貢獻,以此來為其他員工樹立良好的榜樣,激發員工對工作的熱情,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
4 結語
當代的技術革命以計算機科學技術為主導,該技術的發展雖短,很多領域我們還不清楚。但是其應用和巨大影響力確實歷史上罕見的。計算機科學技術的成長周期相對而言是比較短暫的,計算機運用普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計算機的這種超越性進展使得我們國家科學技術在世界領域的話語權越來越大,也拉動了經濟的不斷增長,我國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界人民面前。
參考文獻
[1]庫帥全.智能化建筑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應用分析[],通訊世界,2018,No.335(4):128.
[2]李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探索[],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9):54-55.
[3]文德春計算機技術發展趨勢[],科協論壇(下半月),2007,5.
作者單位:中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