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吳

摘要:目的 探析品管圈管理對提高腫瘤患者化療藥物靜脈輸注規范率的效果。方法 本文從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患者中,選取70例化療藥物靜脈輸注患者進行臨床研究,將其均分為兩組,其中采用常規方式靜脈輸注的35例患者為對照組,采用品管圈方式靜脈輸注的35例患者為觀察組。結果 觀察組經品管圈管理,患者化療靜脈輸注規范率33(94.29%),明顯強于對照組,P<0.05。結論 品管圈管理對提升腫瘤患者化療患者靜脈輸注規范率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化療藥物;靜脈輸注;品管圈;規范率;效果
對腫瘤患者來說,化療對其臨床治療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隨惡性腫瘤患者患病人數連年增加,化療藥物在臨床得到了廣泛應用。在腫瘤患者的化療藥物靜脈輸注中,患者受護理人員穿刺技術差、經驗不足等因素影響,極易出現化療藥物滲漏問題,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所以,加強化療藥物靜脈輸注規范管理,對提升臨床護理質量,保證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患者中,選取70例化療藥物靜脈輸注患者進行臨床研究,給予品管圈管理,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從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患者中,選取70例化療藥物靜脈輸注患者進行臨床研究,將其均分為兩組,其中采用常規方式靜脈輸注的35例患者為對照組,采用品管圈方式靜脈輸注的35例患者為觀察組。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22~68歲,平均年齡(56.87±8.46)歲;觀察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23~67歲,平均年齡(57.69±7.43)歲。一般資料對比可知,患者組間差異未發現統計學意義,P>0.05,有較強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35例患者靜脈輸注采用常規方式,觀察組35例患者靜脈輸注采用品管圈方式。
1.2.1組建品管圈管理小組
組建由護士、護士長等人組成的品管圈管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并安排護士記錄活動開展情況,開展多個主題活動,實現化療藥物靜脈輸液的規劃化。
1.2.2評估當前管理情況,查找原因
詳細搜集患者病例資料,準確記錄靜脈炎發病例數,查找發生血管通道選擇不規范與靜脈輸注不規范等行為的發生原因。經查找發現這與護理人員缺乏工作經驗、未對患者全身病情進行準確評估、穿刺過淺或過深、化學藥物刺激及患者自我保護意識不到位等因素有關。部分患者受高濃度藥物長期刺激、穿刺技術不適合等因素影響,導致穿刺效果不理想。如果穿刺過淺或過深,極易導致藥物出現滲漏情況。
1.2.3制定品管圈管理策略
將化療藥物靜脈輸注規范率目標設置為85%,同時,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提升年輕護理人員的穿刺技能。穿刺時,讓護理人員遵循左右交替、先遠后近原則,盡量避開1關節位置,選擇彈性好、粗的血管。全面評估患者全身狀況,并根據評估結果,選擇適宜的穿刺技術。加大患者健康教育力度,加深患者對疾病知識、相關治療及護理的認知,從而增強患者配合程度。制度化療藥物靜脈輸注操作規范,要求護理人員嚴格執行操作流程。
1.3指標觀察
記錄兩組患者靜脈輸注行為規范情況,并統計規范率。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SPSS22.0軟件統計文中所得數據,由
(x-±s)表示的年齡等基本資料與由(n,%)表示的規范率等計數資料,分別給予t值與卡方檢驗方式,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2.1對比患者化療藥物靜脈輸注規范率
觀察組經品管圈管理,患者化療靜脈輸注規范率33(94.29%),明顯強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品管圈管理是一種經過小組成員通力合作,借助科學的品管方式與工具,按照相應活動程序,解決當前管理中出現的矛盾與問題。作為全面品質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品管圈管理占有重要地位,小組成員借助頭腦風暴法,深入分析當前化療藥物靜脈輸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如加大護理人員培訓、制度化療藥物靜脈輸注操作規范等,通過發揮成員自身能力,有效提升化療藥物靜脈輸注規范率[2]。品管圈管理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與患者進行積極溝通,盡量避免因溝通不善,出現醫療糾紛,影響醫院形象。
觀察組經品管圈管理,患者化療靜脈輸注規范率33(94.29%),明顯強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護理人員經品管圈管理活動,對腫瘤患者進行護理過程時,充分規范了化療藥物輸注行為,提升了化療藥靜脈輸注規范率。
總之,品管圈對化療患者靜脈輸注規范率提升效果好,規范了護理人員的靜脈輸注行為。
參考文獻
[1]袁美芳.循證護理在化療藥物輸注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0,27(08):144-148.
[2]張海燕,劉浩梅,趙雪梅.日間病房化療藥物靜脈輸注的安全管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03):162-164.
作者單位:臺州市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