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開區的干部風里雨里踩著泥巴幫助我們修路建廠,把企業的事當自家的事在辦,想約大家吃個便飯都不來,我真沒別的意思,只是想和大家多聊聊。”在醴陵經開區東富工業園,湖南興誠電瓷電器有限公司負責人黎茂凱和來訪的黨工委書記黎平攀談時,感慨地回憶起項目建設期間的點點滴滴。
黎平在詳細了解企業試產情況后,請隨行的紀工委同志專門講解了政商關系的最新規定,他要求大家多親近企業家,多為企業服務,同時歡迎企業對園區干部多提意見、多監督。
2016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用“親”和“清”兩個字精辟概括并系統闡述新型政商關系,到2017年“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親清政商關系話題被總書記反復提及和強調。
“親”和“清”既針對領導干部,也對民營企業家提出約束。“親”就是親近、親切,加強政商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這是基于工作需要、服務群眾需要、促發展需要;“清”是清晰、清楚,有交往但是不能有交易,關系清清白白,中間不夾帶任何私利和私欲。
湖南省紀委監委《關于規范政商交往,推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意見》的文件精神激起了園區廣大干部、企業主的強烈反響。在《意見》專題學習會上,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謝圣才用身邊鮮活的例子,就如何處理好園區政商關系引發了大家的思考和啟迪。
“當前,園區干部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清而不親,其根源主要是不敢擔當,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怕被人說三道四,對企業退避三舍。這個文件出臺得很及時,內容很具體,大家都有章可循。”紀工委副書記彭巍認為。
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沿陣地,一直以來,醴陵經開區黨工委高度重視構建新時代親清政商關系,黨工委領導班子成員定期深入企業走訪調研,主動聽取意見和建議,監督檢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相關政策規定的貫徹落實情況,協調解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問題。每個企業都配備一兩名干部當企業聯絡員,企業的項目建設、生產貿易、黨建、廠容廠貌都有聯絡員在一線解決問題的身影。
在經開區企業服務中心,我們見到科一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尹中正在辦理相關手續。他高興地說,如今感受到了高效率、全方位、全流程“保姆式”的服務了,以往要東奔西跑花很多時間辦的事,現在在服務中心填個表就可以了。
“大家開始學會怎么和企業家打交道,企業家嘴里能叫出干部的姓名,手機里有干部的微信,大事小事都能和干部推心置腹地談。”經開區營商環境管理局局長蔣紅專深有感觸地說。優良的營商環境已成為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招牌名片,在醴陵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強力推進下,醴陵經開區綜合體制改革已落地見效,既為株洲市園區改革創造了“醴陵經驗”,也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打造了新引擎、增添了加速度。政務服務“一次一站式”,項目推進“一辦全過程”,企業幫扶“一局全方位”,三駕“馬車”并駕齊驅,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全鏈條”“多維度”的優質服務,贏得了園區大小企業的高度贊譽。
在2019年全省產業園區綜合評價中,醴陵經開區進位明顯,名列第11位。近年來,先后獲評“全省發展開放型經濟優秀園區”“全省開發區先進單位”“省統計工作示范產業園區”“省高質量發展先進園區”,已被列為創建國家級經開區的培育考察對象。2019年,實現技工貿總收入518億元,增長17%;規模工業增加值157億元,增長12%。今年1—9月,實現技工貿總收入375億元,同比增長8%;規模工業增加值146億元,同比增長7.9%;固定資產投資81.4億元,同比增長10.1%;上交稅金12.24億元。
在經開區黨工委的堅強領導下,園區紀工委轉變工作方式,關口前移,側重事前監督,積極參與園企合作、項目建設及制度設計,以監督促效能提升,鼓勵實干擔當作為,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環境。
“園區紀工委要堅守職責定位,督促各職能部門及時、主動靠前服務企業,抓好惠企政策執行落實;對在服務企業發展過程中發現的黨員干部吃拿卡要及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要堅決查處和問責;要堅持‘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園區干部主動擔當作為。”黎平書記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