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絡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以及智能手機、網絡電視等智能媒體工具的普及,如今受眾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知曉天下事。受眾在精神需求上已經由被動接受向個性、自助和自主方向發展。但是縣級廣播電視臺由于其單一的線性傳統運營模式,導致其宣傳陣地得不到拓展、影響力小,在運營上略顯被動,縣級廣播電視臺區域優勢被打破。因此,積極探索縣級融媒體高標準融合建設之路,積極打造在融媒體建設發展方面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勢在必行。
關鍵詞:縣級融媒體;信息;平臺;智慧城市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9-0253-02
一、成立融媒體中心的具體措施
(一)健全融媒體平臺管理機構
縣級媒體機構要通過對中央、省、市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有關要求的學習,充分認識到縣級融媒體中心不僅要實現對官方媒體的融合管理,還應該對域內所有自媒體、商業媒體等進行融合管理,這樣才能實現黨的宣傳陣地縣域無縫隙、全覆蓋。在縣級融媒體平臺搭建之初,應積極成立融媒體平臺管理機構,涵蓋全縣影響力較大的文化傳媒公司、門戶網站及微信公眾平臺,將全縣所有自媒體都納入融媒體平臺管理機構管理,確保每個媒體都在融媒體平臺管理機構管理之下。同時,成立新媒體黨支部,引領自媒體從業人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融媒體中心更好地成為黨政機關和民眾溝通的橋梁。這樣既延伸了政府的知覺與觸覺,使政府對民情民意的搜集更加直接、快速,同時融媒體中心作為“第三方”發聲渠道,可以對不了解情況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及時引導和糾正。
(二)自主研發智慧融媒體系統
組織有關網絡開發公司,并聘請技術團隊,結合縣級宣傳工作基礎和實際,拿出構思方案,以專家提供技術服務的方式,自主研發智慧融媒體系統,不僅實現了對縣域媒體的全覆蓋和統一傳播功能,同時科學規劃、統籌對接其他系統平臺,整合各類信息資源,為構建智慧融媒體提供數據平臺支撐。在內容方面,囊括了所有的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其中包括黨政網站、自媒體、鎮街公眾號、廣播電視網絡、村村響網絡。在自主產權方面,自主研發智慧融媒體系統,并申請軟件著作權。實現了即時傳輸素材、在線編輯產品、一次多元發布等功能。系統今后的升級和維護,均可自主進行。在應用推廣方面,智慧融媒體平臺不僅可以搭載報紙、電視、廣播以及微博、微信、客戶端、頭條號等媒體平臺,打通線上、線下融合宣傳,實現發布內容的一次采集,多角度處理,跨平臺發布;同時也可以與雪亮工程、智慧城管、智慧環保、酷米客交通、黨建、政務等平臺等進行對接,通過大數據分析,更加精準地為經濟社會建設服務。
(三)開發推廣手機智慧APP
依托融媒體平臺,開發推廣手機智慧APP,將其作為融媒體平臺的手機客戶端,成為指尖上的正能量。拓展擁有粉絲量,讓手機APP自媒體充分發揮其覆蓋面廣、粉絲量多的優勢,成為了解民意、引導輿論、疏通輿情、攻破謠言的主陣地。手機智慧APP可分為幾大板塊。一是每日要聞。每天至少更新10條,扮演好“要聞發布者”的角色。二是政策解讀。組織縣直各部委辦局及時對有關政策通過漫畫、問答等通俗易懂的形式進行解讀,扮演好“政策解讀者”的角色。三是移動辦公。供全縣領導干部使用,以高度的機密性和強大的功能性扮演好“工作組織者”的角色。四是民生服務。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扮演好“訴求快遞員”的角色。五是便民通道。為市民提供一個衣、食、住、行、醫、學的便民通道,打造自己的信息共享平臺,扮演好“便民小貼士”的角色[1]。
二、縣級融媒體中心運營分析
(一)打造主流媒體輿論新高地
融媒體平臺囊括了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其中包括黨政網站、自媒體、鎮街公眾號、廣播電視網絡、村村響網絡。同時,智慧融媒體平臺與雪亮工程平臺、智慧城管平臺、廣播村村響平臺、廣電臺新聞生產線等無縫對接,打通報紙、電視以及微博、微信、客戶端、頭條號等媒體平臺線上、線下融合宣傳,打通縣內、縣外統一宣傳,實現發布內容的一次采集,多角度處理,跨平臺發布。
2020年,面臨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完全可以借助融媒體智慧平臺系統,迅速落實防控措施,不斷給廣大市民送上“定心丸”。先是在“一臺一報一網兩微一抖”等多元化平臺上迅速發布疫情防控最新動態和防控知識,引導民眾理性科學開展自我防護,并著力發揮圈群覆蓋廣的優勢,實現疫情防控宣傳無處不在。及時處理各類不實信息,打消群眾疑慮;全面展示各級各部門疫情防控工作進展,提振群眾信心。將報道角度聚焦于基層,發布當地全力以赴備戰疫情等內容。
針對老年群體信息獲取渠道不暢以及廣大農村地區防范意識較弱、措施辦法較少等情況,融媒體中心可利用廣播、村村響、移動喇叭等有音箱設備的場所錄制最新的防控通知和科學知識,每天循環播報,號召居民配合街道、社區做好防疫工作。
(二)打造民生服務智慧信息平臺
著重打通民生服務的“最后一公里”,開發的融媒體平臺手機端——手機智慧APP中可設置“為民辦事”欄目,讓人民群眾可以在欄目中提出訴求,督促有關部門24小時內進行答復釋疑。形成群眾的問題在線上提出,部門的工作在線下進行,線上促進線下解決矛盾,將輿情隱患化解在源頭上的格局。相對于12345熱線點對點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實現了以點對面的問題解決辦法。一個問題的提出,所有的APP用戶都能看到;一個問題的解決,所有想解決這一類型問題的用戶都能得到答復。從而更加密切黨群關系、干群關系,利用融媒體平臺打通了為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三)運用融媒體信息平臺助力經濟發展
在融媒體平臺建設之初,就應思考如何將宣傳工作轉化成現實的生產力。所以,縣級融媒體中心應發揮縣域傳播全覆蓋的優勢,以媒體的力量助力電子商務的發展。由線上網絡商城負責設置產品標簽,本地新媒體機構通過直播、短視頻在內的多種形式進行內容營銷,融媒體平臺整合資源提供定向流量支持,線上網購平臺提供技術和供應鏈支撐,最終實現本地工作產品標簽化、營銷多元化、流量可視化,從而助力縣級實現精準產業扶貧,為縣級產業發展提供新動能。例如,2019年5月,在平邑縣白彥鎮、臨澗鎮的櫻桃成熟期間,平邑縣融媒體中心在成立后,就聯合京東連續推出4期專題直播,4天內收獲了網上訂單12679單,銷售額達到了200多萬元。
發展“歸雁經濟”,實施“雙招雙引”,是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而發展“歸雁經濟”的主要瓶頸就是信息對接不暢。即家鄉在外人才不了解家鄉的規劃政策、產業發展、項目需求、園區建設等具體情況;縣級相關部門不了解家鄉在外人才的發展情況、所處行業、智力優勢、技術優勢等具體情況。融媒體中心作為當地信息的集散地,既具有面向“歸雁”精準發布信息的優勢和能力,又具有依托官媒向縣內各鎮街、單位推送“歸雁人才”的具體情況的功能和渠道。例如,2019年5月,平邑縣依托融媒體平臺組建了“歸雁信息對接服務中心”,建立了“歸雁經濟數據庫”,以掌握了解平邑在外人才的發展情況、所處行業、智力優勢、技術優勢等具體情況,定期向其精準發布平邑的規劃政策、產業發展、項目需求、園區建設等具體情況。對有對接意向的人才、項目、技術等,及時向鎮街和有關部門推送。目前已經完成了對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平邑“歸雁人才”的匯總。下一步,將針對“歸雁人才”專門開發一款APP,作為“歸雁”與平邑精準對接的手機端,讓“歸雁人才”在全國各地都能用手機與家鄉進行交流互動。
三、平臺運行穩定后,進一步做好夯實工作
(一)全面推廣手機智慧APP
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將全縣政務民生服務應用進行移動化和標準化改造并統一匯聚;打破物理空間的限制,讓鄉村居民、出縣人員也能通過APP享受到政務信息、教育、交通、生活繳費等便捷惠民服務,實現政務民生城鄉一體化,推動數字政府縱深發展,使天南地北的家鄉人都可通過APP輕松享受24小時政務和民生服務。在推出階段,做好組織發動、宣傳推介等基礎工作,重點在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鎮街黨委班子成員、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中推廣,保證黨員干部先行先用。在推廣期間,通過教育在線引領全縣學生家長下載APP,通過在線審批引領辦事群眾和企業下載APP,通過自主開發的公共電動車平臺和服務,引領群眾下載APP[2]。
(二)全面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進一步發揮融媒體中心宣傳引領和便民服務的作用,在以融媒體中心為依托率先實現自主、有效、功能齊全的融媒體建設的基礎上,按照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大數據建設的相關要求,統籌規劃政務數據資源和社會數據資源,按照“內部整合、數據歸集、標準統一”的原則,瞄準中央省市標準,統一各系統標準體系,建設統一的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平臺;加強信息平臺整合,實現資源共享共用,搜集形成大數據,積極打造精簡高效、規范有序的政務生態及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推動政府數據資源逐步向社會開放,推動“放管服”改革取得更大實效,將其作為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動能,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四、結語
如何把融媒體平臺建設好,把融媒體平臺的功能發揮好,需要媒體人具備互聯網思維意識,抱著重新學習的態度,再培訓、再學習、再認識,由淺入深地了解各種融媒產品。大到對云計算的學習和掌握,小到手機APP的熟練操作,快速成長為新型媒體人。媒體機構要放開眼界,積極招引高端互聯網技術人才,在優化網絡運營環境的同時,讓他們了解傳統媒體的整體運作模式,從而產生符合實際的新思路和創新概念。
參考文獻:
[1] 劉朝霞.縣級融媒體建設的現狀、困境與出路[J].傳播與版權,2019(03):148-149+153.
[2] 趙晚珍,王丹妮.縣級融媒體建設現狀與思考[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9,22(03):88-94.
作者簡介:管偉(1981—),男,山東臨沂人,本科,編輯,研究方向:電視新聞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