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婧茸

在蘇州,說起一輩子鐘情一條路的人,那一定有很多人,比如知名攝影師于祥,他用了25年的時間用鏡頭記錄了平江路的起起伏伏。今天我們則要來認識蘇州另一位 “癡情”郎,他愛著山塘街,仿佛對著戀人一般,他為他的“心上人”畫了一幅36米的畫。
情始終如初見
如果要問蘇州人怎么表達愛,那就為她畫一幅畫。
在金庭鎮太湖攝影基地,一副長達36米的黑白線描畫——《七里山塘與你同行》正在展出。這幅畫的作者,名叫邱中巍。
他的名頭很多,是平面設計師、漫畫家、大學教授、研究吳文化的專家、高級室內設計師、高級工藝美術師…… 但他只愿意稱自己為“山塘人”。
邱中巍把山塘街比作自己一輩子的戀人,為了證明這份愛,他用了整整3年的時間,為他捂在心底里的七里山塘創作了一幅長卷畫。
“我出生在山塘街,小時候就住在八字橋附近,小學讀的是山塘小學,初戀也是在山塘街上找的,就連做夢都常常能回到老山塘,像我這樣一輩子能愛一個地方的人,其實是很幸福的。”邱中巍邊說,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自開山寺路,水陸往來頻。銀勒牽驕馬,花船載麗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種仍新。好住湖堤上,長留一道春。”長卷是從一首白居易的詩開始的。
山塘街是“盡枕河”的典型,前街后河,各家各戶枕河而居,但一幅平面的長卷如何能把街兩邊的風情同時囊括呢?
搞設計出身的邱中巍便運用一些藝術的表現手法,比如祥云、蘇扇、綠化植物,達到起承轉合的作用,即使是街西頭的建筑出現在街東頭,也不會讓人感覺違和。
為了增加長卷的生動性,邱中巍還創作了兩個虛擬卡通形象——“唐唐”和“麗麗”,他們的對話既是旁白,也是對畫面的補充,有了他們,還有時不時亂入的貓,讓畫面活潑了許多。
這里有我全部的溫柔
36米的長卷,在現場便能感受到它的震撼,卻也能捕捉到其中的溫柔。大年初五摸過財神的大元寶、通貴橋邊的阿貍、新民橋菜場的煙火氣、榮陽樓里的油氽團子、新民橋堍的酒吧……這一切無不述說著,我們那最熟悉、卻在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有一絲陌生的山塘街。
為了完成這一幅作品,邱中巍構思了一年,實地采風花了一年,畫了整整一年。這是一種漫畫手法和蒙太奇的有機結合,整幅畫面里有古有今,有現實存在的景物,也有存在在邱中巍回憶中的景色。
“小時候的山塘街是濕漉漉的石板路、泥濘的菜場、刷馬桶的聲音還不時在耳邊響起。那時候山塘河里的游船還不多,更多的是載著油鹽醬醋、茉莉花、白蘭花及其它貨物的小船。當然現在來看這些都不合時宜,但都是我寶貴的記憶,也對創作產生了很深的影響。”
而之所以是線描畫的表現形式,一方面漫畫風格是邱中巍最得心應手的,另一方面也表現了蘇州人的沉穩內斂,心平氣和,樸實寫實。”和于祥的黑白攝影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邱中巍也堅持用黑白來呈現整幅長卷,這也是他一種對粉墻黛瓦蘇式生活的堅持。
說起山塘街,邱中巍滿是故事,全是感情,他的眼里全是溫柔的閃光,讓人無法忘懷。
最是紅塵風流地
從渡僧橋、御碑亭到聚寶閣,山塘府邸到古戲臺游船碼頭,36米的長卷畫將游客們熟悉的安泰救火會、通貴橋、商會博物館、松鶴樓都逐一細致描繪一番。畫中游客人頭攢動,卻又神態各異,姿態萬千,其中還不不乏一些時尚元素,自拍桿、拍視頻。穿過新民橋洞,走進熙攘的市集,游客變少了,多了幾分生活氣息。而新民橋往北是老蘇州聚集的地方。鱗次櫛比的小攤頭,分布在小街的兩邊,旅游產品專賣店變成了五谷雜糧和煙雜店,那些拎著剛買的東西的阿姨眉飛色舞得談論著張家長李家短,隔著畫布似乎都能聽見到一兩句聊著八卦的吳儂軟語。
山塘街,傳說中的“姑蘇第一名街”,東連“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閶門,西接“吳中第一名勝”虎丘,長約七里,是蘇州地區的熱門出游景點之一。在山塘街上,還有一座古戲臺。這座被列入“蘇州市控制保護建筑”的古戲臺,坐北朝南,黛瓦結頂,飛檐翹角,生出一番氣派震撼,在畫中古戲臺的熱鬧也被詮釋出來,戲臺前鋪砌的花崗巖石板空地,辟為游客看戲之處,臺上精彩絕倫,臺下拍手叫好,一片熱鬧與繁華。
邱中巍的畫將一條山塘的有趣和可愛表現得淋漓盡致:老蘇州基本都在新民橋以北到星橋附近活動,很少出入南邊的店鋪;游客普遍都從渡僧橋玩新民橋,匆匆吃過一下蘇州名菜松鼠鱖魚,再拍上一輪游客照,就該上大巴了。真有意思,一條山塘,新民為界,南北兩邊,互不侵犯,自得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