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婕




美國文學 《一小時的故事》 《像大象一樣的山丘》《芭比娃娃》《黃色壁紙》《年輕的古德曼》 這五個故事有一個共通的聯系,它們的主旨都是在揭開隱匿于表象之下的真相。事實總是被“正統“的觀念所掩蓋,社會上大多數人都堅信不這種觀念,如父權至上。宗教信仰權威的真實性都是追溯到幾千年前流傳下來的根深蒂固的腐朽思想,這是極其嚴重的社會問題。一代一代人在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會受到身邊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意識認為這種觀念是正確的。所以通過分析這五部文學作品中對每一個平凡人的生活描繪,讓大家認識到這個社會問題的嚴重性,很多事情并不是表面上呈現的完美的狀態。本文通過對文章的隱喻分析,來啟發現代人需要擁有清醒的頭腦和意識來尋找真相,打破傳統的思想禁錮,對社會的思想層面上能做出一些啟發。
首先分析一下前面提到的四部作品,它們都是關于男權社會下,女性的獨立與解放,最后一部是質疑宗教信仰的真實性。
一小時的故事
在《一小時的故事》(圖1)中可以了解到,一個人的死亡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然而丈夫的報社朋友在看到死亡名單后,并沒有馬上探查遇難者名單報道的真實性,也沒有及時聯系丈夫打聽他現在具體的位置,甚至沒有親眼看到丈夫的尸體。在世俗的眼光里,報社朋友因為知道其妻子患有心臟病,他下意識認為其妻子聽到新婚丈夫死亡的消息會悲痛以致于引起心臟病死亡。因為害怕其妻子會早一步從其他不細心的朋友中得到消息而產生死亡的悲劇,以至于忽略了重要的事即查明消息的準確度,就緊急擴散消息。這里可以看出在朋友的內心,十分認定丈夫對于妻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丈夫的死亡會間接導致妻子的心臟病復發。由此可以推斷出妻子是丈夫的附庸,這是一種父權社會的典型思想,而且”急忙趕在不太心細也不太溫柔的朋友之前帶回來消息”這一句話極具諷刺意味,因為社會上存在某些少數朋友認為丈夫的死不會刺激到妻子而導致心臟病復發,而“這些朋友” 只是被大家定義為不細心也不太溫柔。與開頭第一句的“大家都知道妻子有心臟病所以小心翼翼,溫和委婉” 這句話的大家做出了強烈的對比,大家并不會考慮到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的方面,甚至沒有考慮過存在某些人會認為丈夫的死不會導致妻子的心臟病復發的情況,把男性的地位放在第一永遠是不變的定理,甚至女性本身也是這么認為的。文中的姐姐盡可能通過委婉的方式,卻連句話都沒有說成,只敢遮遮掩掩的向妻子暗示她丈夫的死亡訊息,以及后面姐姐在房門外苦苦哀求妻子讓她進去,害怕妻子一個人悶在房間里會生病的情節。通過以上種種透露丈夫死亡訊息的行為方式和姐姐對妻子的擔憂可以看出社會的表象是親朋好友對妻子的“關心“, 反而凸顯出背后的隱喻非常諷刺。
作者接下來展開關于妻子對此消息一系列反應的描繪,由此背后的真相逐漸浮現出來。當她大哭過后,獨自回到了自己的房間里,不讓任何人跟著她,然后疲憊地躺進大扶手椅。這里可以看出她似乎對丈夫死后在眾人面前哭這種行為感到疲憊,獨自一人的時候就可以放松逐漸自由。窗外新春氣息的樹梢,遠處飄渺的歌聲,這些象征著她的心情是愉悅和放松的,呆呆的凝望著遠處白云間的藍天,這并不是匆匆一瞥,而是一種長久的深思熟慮。有一種感覺正在向她靠近,那正是她帶著恐懼等待的。是什么呢? 是自由的感覺。但為何感到恐懼是因為她被這種驚人的真相所嚇倒,在長期的父權社會統治下,擁有這種獨立的思想是不可行的,所以想用自己的意志力把這種感覺打回去,但意志力很無力。這里意味著她內心是真正渴望得到自由。最后恐懼消失,她張開雙臂迎接這份快樂和自由。所以真相逐漸浮出水面,丈夫的死并沒有導致她心臟病死亡,反而覺得是從中解脫出來變得自由獨立。
最后,當她得知丈夫并沒有死后,反而死于心臟病。這里非常諷刺滑稽可笑,表面上醫生斷定由于她得知丈夫還活著的消息后過于興奮所以死于心臟病,而隱藏在背后的真相是由于丈夫活著,她死是因為不能接受失去那剛剛擁有的自由。
黃色壁紙
在《黃色壁紙》這篇小說中,一所殖民地豪宅,世襲財產,讓人感受到浪漫的幸福,然而卻幽藏著太多的未知命運,因為那是一座鬧鬼的豪宅。作者在文章開篇就隱約暗示了藏匿于接下來表象背后的真相。從第一人稱那富有個人情感色彩的語調可以看出來,男主人公作為醫生同時作為丈夫,他是一個極端主義者,且比較自負,父權至上的思想很嚴重。從我們閱讀者角度以及文中的親戚們的角度完全可以得知,男主人公是醫生相信科學,且偏理性。一開始丈夫帶妻子來別墅的靜養療法,看起來都是比較好的選擇:住在一個極美的村莊的大別墅里,遠離城市,不用工作和照顧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照顧得很周到。然而這只是事物的表象。作者通過對黃色壁紙這一媒介的想象描述,譬如男主人公與黃色壁紙之間發生的聯系,虛幻與現實的聯系中,可以逐漸看到真相慢慢浮出水面。之前看起來一切美好的設定只是假象,只是滿足了父權社會里面男性感到自我滿足的需求。首先,房間的裝飾是一個護理所,窗戶被鎖起來,為了小孩子的安全,這里暗指丈夫把她當作一個沒有自理能力的小孩一樣照顧;她喜歡寫作,然而丈夫不喜歡她寫作,覺得這會讓她胡思亂想,可以看出丈夫想要控制她的思想,這是典型的父權至上觀念的體現;第一次見黃色壁紙的圖案是畫中的曲線在自殺,他們沖入尖銳的粗野三角形,在一種未知的矛盾中毀滅自己。墻紙的顏色是令人反胃的骯臟的焦油黃,血紅色的印記以及染著疾病一樣的硫磺色(圖2)。從這些對壁紙圖案的描述可以反映出妻子已經有一些厭倦被照顧的感覺了,因為不喜歡這種沒有自由的生活而內心很焦躁,掩于表象之下的事實浮現出來。
期間,丈夫想盡辦法治療妻子的“疾病“。例如,邀請親人們過來陪妻子,表面上是一件對妻子非常好的事情,然而真相只是丈夫想要進一步控制妻子的思想;丈夫的姐姐是一個完美的家庭主婦,她非常滿意這一職務,以及認為是可以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寫作害妻子得疾病,從中可以看出她也非常認同父權至上的思想;丈夫非常希望妻子聽他的話,因為“我是他的摯愛“這一點看出來丈夫自私的控制欲,從側面反映出女主人公沒有一點兒可以自主的空間,所以心情越來越煩躁、憤怒。此時,妻子已經注意到壁紙后面藏著的都是想要逃出來的女性,她們彎著腰,躲在圖案背后爬行。最后妻子想幫助她們撕開了墻紙,發現自己也成為了爬在墻壁上的女人,但此刻她心情變得歡快起來,因為她再也不受壁紙的束縛也就是丈夫的束縛,而丈夫卻因為妻子的獨立而受到影響倒下來。人生活在假象中時間長了,也就往往難以接受真相被赤裸裸的揭穿。
像大象一樣的山丘
在《像大象一樣的山丘》(圖3)這篇文章中通過男女生的對話分析了解到男人總是強調他尊重女人的選擇,然而這是表象,真相是他不想要這個孩子,讓妻子去墮胎,從而自己可以逃避責任。當女人說“山丘看起來像白象時”,而這個男人說“他從未見過象”。她回答說:“不,你不會”。山丘在這里代表女性的生育能力,腹部和胸部的腫脹,而白象就意味著懷孕的女人,這里意味著女孩想要生下這個孩子,男人說的“從未見過象”暗示了男人不承受自己不想要的心理負擔(這里指孩子)。當他描述“非常簡單”“完全簡單”和“完全不是手術”,承諾會一直陪在女孩身邊,之后他們會很高興,因為“那是唯一困擾我們的事情”"如果你不想做,你不必勉強。如果你不想做的話,我不會勉強你。不過我知道這種手術是很簡單的······"看字面意思會認為這個男人是很尊重女人的想法,然后女生反問他“如果我去做了,你會高興,事情又會像從前那樣,你會愛我,是嗎?”“如果我去做手術,你就再不會心煩了?”說明女生其實心里質疑男生對她的情感,可以推斷出男生沒有如他說的那樣尊重女人,這里可以看出男生心煩的事只是女人生孩子后他需要承擔責任,而沒有考慮過手術的風險,以及女孩的想法。真相逐漸浮現出來。當男生說如果沒有孩子,本可以舒適享受一切的時候,女孩態度堅決反復回應說“不,我們不能,這世界已經不再是我們的了……一旦他們把孩子拿走,你便永遠失去了”說明真相是:不失去孩子的后果是男生不愿意承擔責任,要與她像以前一樣快樂。且男人說“如果這對你很重要的話”中“這”指的孩子,以及“他什么人都不要,只要你一個。隨便什么別人我都不要,“別人”這里指“孩子”。這些話可以看出真相,即孩子對他非但不重要還是一個負擔,并且他沒有尊重女孩的想法和感受。
在《芭比娃娃》這首詩中,她們外表美麗、性感,擁有健康強壯的身體和聰慧的頭腦,這些是表相。甚至她們的行為也要被規定,最令人窒息的是由于大鼻子和肥腿被嘲笑,她們割斷它們且雙手供上。女性躺在綢面展示的棺材中,如同商品架上擺著的毫無個性和靈魂的商品,芭比娃娃。表相上芭比娃娃象征著女性的美麗、完美,真相是女孩失去自我,迎合男人或者大眾的審美需求,被男性物化、商品化了。
《年輕的古德曼·布朗》(圖4)這部小說中,“小伙子走出家門可跨出門檻又回頭,與年輕的妻子吻別。妻子faith把漂亮的腦袋伸出門外,任風兒拂弄她帽子上粉紅的緞帶”。故事開頭描繪了古德曼與名為信仰的新婚妻子短暫離別的甜蜜時光,從中可以知道古德曼對于自己擁有“基督教信仰”這件事以及對信仰非常滿意。而藏匿于表象后真相卻是,他一直敬仰的善良的、德高望重的基督教徒如牧師、古金執事、女巫克羅伊絲紛紛都去參加今晚的聚會,而這里的聚會暗指魔鬼聚會,這些人們會將自己的罪惡全部暴露在聚會中。 而且重要的是在他眼中的好人與壞人站在一起,毫無差別。而最終他的妻子信仰的入會擊潰他內心的最后希望。
在文章中表象是他擁有名為信仰的妻子這暗指他擁有基督教的信仰后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對美好生活充滿了幻想。古金執事、女巫克羅伊絲都是他精神和道德方面的顧問,曾教過他基督教教義。藏匿于表象之下的令人害怕的真相是你對教會上帝的信仰,以及周圍對你精神方面有啟發的教會人員們在“善良”外衣的偽裝下行使著邪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