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歡 葉志勇 張玉山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中國文化創意研究中心,湖南 長沙410004)
近年來,人們假期出游率不斷提高,旅游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旅游景區文創產品設計也受到了關注與重視。目前洪江古商城旅游紀念品大多是一些較為淺顯的仿古產品,產品形式相對單一,對文化元素的創新設計程度不高,忽略了用戶的情感體驗等問題,這也導致了目前大多數這類產品,在市場上得不到消費者的青睞。為了解決洪江古商城文創產品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探索如何將情感體驗融入洪江古商城文創產品設計中去,而展開了基于情感體驗的洪江古商城文創產品設計研究。
美國心理學家Abraham H Maslow 在1943 年對情感體驗的概念進行定義,他在《人類動機論》中提出了馬斯洛需求理論,從低層到高層將人的情感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5 個層次[1]。人接觸某一類事物的時候,會激起身體生理感官的反應,形成復雜的心理活動,從而引起人的情緒變化。認知心理學家Donald A Norman 在2004 年出版的《情感化設計》中提出,情感體驗分為3 個層次,即本能層面、行為層面和反思層面[2]。本能層面是人接觸事物的第一直覺本能反應,通常表現在人接觸事物時,感覺器官對它的外形、色彩、質地等特質所產生的情感反應。行為層面是指在使用事物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情感反應[3]。通俗來講,是人在使用事物過程中的功能體驗,以及使用流程體驗所產生獲得的滿足感與愉悅感。反思層面是受到本能層與行為層的共同作用,產生的一種更為深刻的情感體驗[4]。這種情感體驗因人而異,它會隨著人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獲取經驗的差異而發生改變,是更深層次的精神上獲得的幸福感。而現在大多數文創產品設計中,往往最容易忽視用戶的情感體驗,導致設計的作品得不到用戶的肯定與認可。
筆者在洪江實地調研發現,洪江古商城售賣的文創產品雖然形式多樣豐富但存在同質化嚴重,存在形式陳舊,缺乏創新創造,對用戶的情感體驗重視度不高的問題。大部分產品直接把洪江古商城的建筑以單純的平面化進行復制,生搬硬套地放置在產品中,其中這些平面化的符號應用的產品載體形式也相對單一,例如手機殼、T 恤、書簽、傘等。這些產品在消費者本能層面的第一反應就已經是負面評價了。千篇一律、同質化嚴重的產品也讓特地前來洪江古商城的游客們審美疲勞,更難以激發他們的購買欲。
洪江古商城內售賣的大多是較為淺顯的仿古產品,其中包括錢幣、元寶、擺件、扇子、手鏈、煙斗等產品,這些產品缺乏反思層面中的文化內涵,難以讓消費者對產品產生共鳴。而且制作得也比較簡陋,缺乏實用性與美觀性。產品沒有體現出洪江古商城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僅僅停留在視覺符號的挪用上[5]。這樣的文創產品難以滿足當下生活條件下的消費者的精神、物質與個性的追求,這種現狀也導致了很多來洪江古商城旅游的游客認為一些產品缺乏特色,沒有紀念意義,從而影響了他們購物的欲望。
目前洪江古商城文創產品存在的比較嚴重的問題集中體現在:①品類繁多,但造型特點大同小異;②缺乏當地的文化特色,紀念意義不大;③產品本身缺乏趣味性;④產品與消費者之間互動性不強,用戶的情感體驗重視程度不高;⑤部分商品造型華而不實,缺少功能創新等。

圖1 情感體驗與文創產品之間的關系
情感體驗分為本能層、行為層、反思層,三者文化滲透力度逐級遞增,在文創產品設計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圖1)[6]。
本能層次一般指消費者第一眼看到產品所產生的心理感受,也是消費者對產品的第一印象,它能非常直接、迅速、準確地在消費者的腦海里對這個產品打分,它是否美觀、舒適,是否是自己想要的顏色、材質肌理[6],而這個層次的本能反應沒辦法被其他層次所替代。本能層在洪江古商城文創產品設計上具體體現在色彩、形態、材質等外部元素給用戶帶來的一種直觀感受。這就需要設計師在設計具有洪江古商城文化元素的文創產品時,將產品的外部元素設計得更具趣味性,造型更具地方特色文化,充分考慮到消費者本能層次的體驗,提升消費者滿意度激發購買欲[7]。
行為層面最注重的產品功能效用與使用的愉悅程度,具體表現為在使用產品功能的過程中操作是否便捷,使用過程是否流暢,這也是產品能否繼續保持消費者在本能層次好感的關鍵因素。文創產品在行為層次的設計上要注意產品的功能是否合理,這需要設計師對所設計的產品功能結構非常清楚,設計的產品符合人機工程學,讓消費者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具有愉悅性、便捷性、流暢性的行為層次感知[8]。
反思層次的設計更關注文創產品所具備的文化內涵,是在本能層次設計與行為層次設計的基礎上,用戶通過產品體會到的高級階段的追求,即個人滿足感,幸福感與精神上的愉悅。這種反思層次設計會引發人對產品的進一步思考與反思,勾起與產品共鳴的回憶,回憶能夠觸發強烈的,持久的情感[9]。
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將洪江古商城文化元素融入文創產品設計中,建立基于情感體驗在洪江古商城文創產品設計框架(圖2)。設計師首先對洪江古商城現狀進行調研,分析目前洪江古商城文創產品存在的問題;其次將情感體驗的3 個層次設計應用到洪江古商城文創產品設計元素當中去,在此基礎上構思設計方案;最后方案通過則繼續深入方案,建模實施,呈現最后的效果圖。如方案不通過則返回上一步,重新修改方案。
為論證情感體驗在洪江古商城文創產品設計方法的可行性,筆者依據情感體驗在洪江古商城文創產品設計的具體應用流程(圖3)進行試驗論證。

圖2 基于情感體驗在洪江古商城文創產品設計框架
4.1.1 設計元素的選擇 設計元素選取的是具象化元素古城內的守衛兵,以及抽象化元素“七沖八巷九條街”。兵戍守地方,“七沖八巷九條街”則展現洪江商人對美好愿望的追求[10]。4.1.2 情感體驗在洪江古商城文化特色陶瓷調味罐設計中的體現 在本能層次設計上對陶瓷調味罐的外觀元素進行設計,設計借鑒樂高積木Q 版人物設計風格,士兵形象動漫化,趣味化,產品擬人化搭配俏皮可愛的表情;色彩搭配輕快活潑,官帽為蓋,兵刃為柄,瓶底裝飾有洪江銅幣元素。底座設計源于洪江古商城的“七沖八巷九條街”,取其之精去其殘余,舍棄繁雜瑣碎的裝飾紋樣,充分突出洪江古商城的文化核心元素。器型設計上化繁為簡,在具體細節中突現文化屬性,產品的造型、色彩搭配極具趣味性,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能與產品產生互動。通過外部元素動漫化形象把“自身情感”傳遞給消費者,一方面在造型上能夠直觀地吸引消費者的眼球,給消費者一種別致、新奇的視覺體驗;另一方面,拉近消費者與產品本身之間的距離,讓產品與消費者兩者有交流互動。在本能層次設計中,基于外觀元素的設計產生初步的設計方案,將產品的設計類別定在調味罐設計。行為層次上,確保提煉的元素造型符合陶瓷調味罐設計的基本結構功能。陶瓷調味罐反思層面設計中作品名稱背后的內涵也會引起消費者的深思,它如同一個有情節的故事縮寫。這種相對于本能層、行為層的感官互動體驗更為持久。
4.1.3 最終效果呈現 陶瓷調味罐“清瓶調”,清為調味罐的造型是汛把總署清兵造型;瓶是詞牌名清平調的諧音,寓意平安吉祥;調,巧妙運用了調諧音,既突出了調味罐的造型,也突出了調味罐的用途。作品(圖4)既滿足現代人的審美又具有洪江古商城的文化元素。
在非物質化趨勢下,設計越來越需要注重人的情感體驗,情感體驗與文創產品設計密切相關,文章建立基于情感體驗在洪江古商城文創產品設計框架。基于用戶的情感體驗的本能層次、行為層次、反思層次3 個層次基礎之上,對洪江古商城的文化元素進行產品設計應用,有效解決了洪江古商城目前存在的文創產品同質化、嚴重創新性不足等問題。就設計師而言,洪江古商城蘊含的地域文化特色為文創產品設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在設計文創產品同時也要帶入用戶的情感需求,把握用戶的顯性需求與隱形需求,提升用戶使用產品的幸福感。

圖3 具體應用流程圖

圖4 陶瓷調味罐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