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可能都沒想到小米真的只花了兩年時間,就進駐了手機拍照的第一梯隊。如果說去年登頂DxOMark排行榜的小米CC9 Pro尊享版還不足以說明的話,那么今年小米10 Pro再到小米10至尊紀念版,讓我們看到小米對優秀相機系統的打造和拿捏已經達到相當成熟的水準。

小米10至尊紀念版后置相機具體參數是這樣的:
主攝:4800萬像素,豪威OV48C感光元件,1/1.32英寸,F1.85光圈,8P鏡頭,OIS光學防抖;
長焦:4800萬像素潛望式,索尼IMX586感光元件,120mm等效焦距,F4.1光圈,OIS光學防抖;
超廣角:2000萬像素,索尼IMX350感光元件,128°視角,12mm等效焦距,F2.2光圈;
人像:1200萬像素,三星S5K2L7感光元件,等效50mm焦段,2倍光學變焦,F2.0光圈。
你們不是喜歡大底嗎?那就給你目前市場第二大的1/1.32英寸,喜歡大單元像素,1.2μm四合一之后2.4μm,夠大了吧?除此之外,它還支持8K、4K 60fps視頻錄制,就連雙原生ISO技術也沒落下進一步提升暗光成像。可以這么說,只要后期算法調校跟得上,這將是一枚在畫質上很能打的好底。
從小米10至尊紀念版的實際表現來看,它也確實沒讓我們失望,同時為了測試這枚主攝的真實水平,體驗中全程未開啟AI,HDR選擇自動,以默認的1200萬像素直出。觀感方面,一眼看去,畫面清晰銳利、色彩通透,這主要得益于該機準確的曝光和白平衡系統,無論是面對室外自然光,還是室內復雜色溫,都有很好的色彩保真度。
在大光比高反差場景下,小米10至尊紀念版的自動HDR算法較為中性,暗部提亮和高光壓制都沒有太過激進,因此導致某些極端情況可能會出現高光壓制不足,比如燈箱廣告牌,而另一角度這也為其保留了大部分細節。你可能看不到那種反差夸張的高動態范圍,但在觀感上,它的HDR效果是很舒適的。

白天樣張

未開啟夜景模式
夜間及低照度下,即使未開啟AI和夜景模式,手機也會有大約1秒鐘的畫質優化,提示你要穩定手機,這應該就是雙原生ISO Fusion超動態技術的運作,它本質上依然是一種多幀合成技術,機內以兩組ISO標準分別拍攝不同曝光的照片加入到多幀合成算法中,從而實現動態范圍更高、色彩更自然的畫面,噪點控制優秀。
如果跟夜景模式對比的話,你會發現兩者的觀感差異并不大,除了亮度、解析度常規提高之外,色彩明艷都沒有太大差別,主要作用或許就是減少鏡頭眩光現象,以及對像燈泡這種單點光源的進一步優化。
當然,大底傳感器并不就是完美無缺的,首當其沖的就是近攝像差問題,由于大底導致的淺景深特性,鏡片設計通常會選擇較遠的焦距,拍攝畫面就容易出現近處模糊的現象。小米10至尊紀念版主攝的8P鏡頭,一部分作用就是兼顧遠距離和近距離的成像解析力,但畫面中稍近一點的物體依然會出現模糊或解析力下降的問題。小米10至尊紀念版也引入了SAT來解決微距拍攝時的這一問題,即當檢測到在近距離拍攝時,相機界面會提醒開啟近攝模式,這時就會切換到超廣角來拍攝微距。
小米10至尊紀念版的超廣角鏡頭也用上了7P鏡片,所以它跟小米10 Pro上的那顆超廣鏡頭并非完全一樣。在鏡組升級之后,鏡頭視角也隨之增加到了128°,等效焦距12mm,目前最廣,即使是經過畸變矯正之后,視場大小也接近等效12.5mm,其畫面寬廣度可想而知。

開啟夜景模式

近攝模式開啟后的最近對焦距離
小米10至尊紀念版還為這顆超廣角鏡頭增加了夜景模式,這大大擴展了其超廣角鏡頭的可應用場景,在夜景算法的加持下,可帶來深邃的視野觀感的同時,還能呈現不錯的高光壓制和暗光提升,保持了較好的細節和畫面純凈度,噪點控制很不錯。
因為小米10至尊紀念版的主攝等效25mm,算下來和120mm長焦接近等效5×的光學變焦,所以變焦時鏡頭使用情況其實是這樣的:1×到5×之間,由主攝通過畫面裁切獲得,5×時跳轉到長焦鏡頭成像,是真正的等效光學變焦,超過5×便是通過長焦鏡頭的畫面裁切和算法合成而得了。

5×變焦拍攝
120倍數字變焦無非是一種宣傳話術,在體驗過這個長焦相機的真實水平后,我都有點想要替它鳴不平了。索尼 IMX586 感光元件搭配等效120mm焦距還支持光學防抖,含金量不亞于那顆大底主攝。

超廣角夜景模式
得益于索尼IMX586這個主攝級的感光元件,5×變焦下畫質觀感依然扎實,可以說在120mm這個焦段下,它的成像水平目前幾乎是無敵的,動態范圍、畫面細節、噪點控制都足以充當一枚主力攝像頭。樣張如果不注明這是5×變焦拍攝,也許你就想當然地認為那是主攝樣張了。
不過由于長焦距和鏡組體積關系,光圈無法做到太大,F4.1已算極限,這也導致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下畫質下降還是比較明顯,暗部區域會有肉眼可見的噪點。
必須承認的是,如今小米在手機影像這件事上已經擁有了話語權,這樣的進步顯然是飛躍性的。小米相機部總經理易彥把小米影像理念闡述為三步走:“第一步:見山是山,記錄世界,復現真實,就是把基礎畫質做好,達到世界一流陣營水平;第二步:見山不是山,通過深度定制硬件和開發自研算法,去加持和還原出你想要的效果;第三步:見山還是山,突破現有的硬件和算法的局限,持續投入影像的軟硬件創新。”
第三步是一個宏大的遠景,而第一步小米已經走得很扎實,第二步中提到的硬件定制和自研算法無疑是從一到三的關鍵,這正是目前小米在不斷加強的。小米表示接下來會繼續探索手機影像系統的“無人區”,手機影像談“天花板”或許還真的早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