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說是“筆記本八核元年”,八核處理器機型熱度極高。這不,聯想拯救者R7000P和惠普暗影精靈6的R7 4800H/RTX 2060上市后秒無(實際上,在預售的第一天,預訂量就已經超過了第一批的供貨量)。榮耀的MagicBook Pro 2020銳龍版、小新Pro 13銳龍版等八核處理器輕便/輕薄機型也被瘋搶,甚至八核商用本都出現了階段性缺貨的情況。
而在這里,我們要提醒大家,不要陷入“非八核不能買”的認知誤區。
我們最近與不少八核筆記本用戶聊了聊,發現一半以上的用戶其實根本無需如此強勁的處理器和性能,很多人就是買來看片、看劇、看動漫,最多就是PS幾張照片,個別用戶甚至連《英雄聯盟》都不打,就是覺得“八核應該很快”。這里給大家普及一個常識:如今的電腦都是根據應用需求來調整性能輸出的。無應用時,它處于“極低功率的閑置狀態”;有應用需求時,它自動根據應用類型來判定,然后讓單個核心或兩個核心或更多個核心進入高頻率狀態,迅速完成工作,然后馬上又進入閑置狀態。并不是“性能上限強,應用就更快”——而且瀏覽網頁、播放視頻,何來“快”一說呢?
另一方面,八核機型也的確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相對更大的發熱和風扇噪聲,比如相對更短的續航等,這會降低用戶的使用感受。結果是多掏了錢,反而換來的是“不開心”。
所以在這里,我們還是給輕量級應用消費者建個議,四核和六核的酷睿U、銳龍U,六核的酷睿H和銳龍H其實是更好的選擇。即便你是大型游戲玩家,只要沒有專業應用需求,也建議首選六核的銳龍H和酷睿H游戲機型——在性能釋放有限的筆記本領域,六核游戲本的處理器頻率往往是高于八核的,游戲表現也會更好。至于性能釋放強勁的八核機型,大家還是讓給那些真正有專業應用需求的用戶吧,比如做三維建模/渲染,做視頻特效和視頻剪輯,做科學計算、仿真計算——這些應用,才是真正需要八核,真正能夠發揮出八核威力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