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蔓
射頻前端(RFFE)是智能手機等移動通信產品的核心組件,起到收發射頻信號的作用,主要包括功率放大器、雙工器、射頻開關、濾波器、低噪放大器五個組成部分。隨著5G商用為智能手機等通訊設備行業注入活力,射頻前端產業也將攫得新機,不僅全球市場將得到擴張,國內射頻廠商也有望突破瓶頸,彎道超車,而決定企業勝負的關鍵,在于是否具備全產業鏈布局的能力。
隨著5G商用化,射頻前端器件將量價齊升,市場規模可期。
數量層面, 5G的應用將帶動手機頻段提升,每添加一個頻段就會新增約2個濾波器、1個功率放大器和1個天線開關。以價值最高的功率放大器(PA)為例,據業內總結,4G手機內PA數量平均為5至7個,5G手機則在十個以上;另一方面,全球基站數量正在快速上升,雙重需求自然拉動射頻器件數量上漲。
價格層面,由于其中濾波器和雙工器升級,單個射頻前端器件的價值也會更高。同樣拿功率放大器(PA)來說,華西證券曾在報告中指出,5G時代新增三個頻段,需增加6顆PA, 設計難度升高有望使射頻PA單機價值量大幅提升。
根據 QYR Electronics Research Center 的統計,2018年至2023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預計達16%,2023年將接近313.10億美元。(圖一)
數據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5G不僅能夠打開整體的市場空間,也將為國內射頻廠商帶來新的契機。一直以來,射頻前端市場都被Skyworks、Broadcom、Qorvo、Murata等國外巨頭壟斷,國內主要依賴進口,替代壓力大。不過5G到來后,中國將憑借其“領頭羊”地位,助力毫米波頻段射頻器件國產廠商抓住突破機會。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胡堅波表示,中國在5G研發中首先具有市場優勢。移動支付、電子商務等技術蓬勃發展,為5G主要應用領域消費互聯網培養了龐大的用戶群體;其次是政策優勢。目前中央及地方政府都對該技術給予了高度關注與補貼,加速商用步伐;最后是技術優勢。德國統計機構IPLytics今年2月發布的全球5G專利報告顯示,接近三分之一的5G 專利族申報來自中國,其中華為與中興分別位列一、三名;終端層面,華為、中興、OPPO、vivo和小米等企業相繼發布5G手機,整體速度快于其他國家。
中信建投指出,在這些優勢帶動下,三安光電、信維通信、韋爾股份、天通股份、麥捷科技等數十家射頻產業鏈企業都將有不錯契機。
另一方面,“華為事件”的發酵同樣會加速射頻前端器件國產化。8月17日環球網消息,美國商務部發文稱,其下屬的工業和安全局(BIS)將進一步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的權限,同時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此外,BIS對所有受美國《出口管理條例》約束的項目都規定了許可證要求,并進一步收緊了針對華為的條例。
對此太平洋證券表示,在芯片限制短期內解除不現實的情況下,華為顯然更傾向于加速射頻前端等零部件的國產替代進度,因此本次事件反而有望令此類零部件供應商加快導入華為體系,投資布局機會已開始浮現。
一直以來,射頻前端行業集中度頗高,且這一趨勢愈演愈烈。平安證券分析稱,受基帶芯片發展推動,射頻前端芯片集成度進一步提高,擁有全線技術工藝能力的廠商會占據大部分市場。
由于濾波器等部分細分領域門檻過高,國內鮮有實現全產業鏈成熟布局的射頻廠商,A股上市公司中僅有卓勝微、韋爾股份等能夠初步覆蓋產業鏈多個環節。
卓勝微是國內射頻前端芯片龍頭,業務包含開關、低噪放大器、濾波器、功率放大器、前端模組等,較為全面。公司介紹,其射頻開關和低噪聲放大器產品種類齊全,可滿足從2G到5G中sub-6GHz等各頻段應用需求;天線調諧開關比肩國際領先技術水平;此外公司還是國內企業中率先推出射頻模組系列產品的廠商。
財報顯示,卓勝微今年上半年射頻產品營收達9.9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3.64%。國信證券預計,由于公司射頻產品持續升級,今明兩年公司凈利潤或將達到8.01億元、10.50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61%和31%。
韋爾股份2015年通過收購無錫中普微進軍射頻領域,研發重點在于高性能射頻芯片,目前主要有射頻開關和射頻低噪聲放大器兩條產品線。據公司介紹,其提供了國內首創多模/多頻功放新架構射頻芯片,并開發了 TD-LTE 射頻功放技術。開源證券認為,受制于新品推出速度放緩及運營商調整主流3G制式,公司2016-2017年射頻芯片業務表現不佳,但隨著5G持續發展,其射頻業務預計將重回上行趨勢,極富潛力。
除此之外,濾波器等單項組件中也存在值得關注的A股上市公司,諸如先前提到的三安光電、麥捷科技、信維通信等。
三安光電是國內化合物半導體制造龍頭,其子公司三安集成主要負責射頻前端元器件中砷化鎵(GaAs)、氮化鎵(GaN)等材料的研發。財報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三安集成砷化鎵射頻出貨客戶已累計近100家。
信維通信原本為智能手機天線龍頭廠商,如今產品線已延伸至射頻前端濾波器等環節。該業務主要由子公司江蘇信維負責。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江蘇信維營收達7.33億,凈利潤為7911.54萬元。
麥捷科技重點放在了射頻前端濾波器的研發制造。公司2020年半年報透露,其募投的“基于 LTCC 基板的SAW濾波器封裝工藝開發與生產項目”已處于逐步放量出貨階段,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22.16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