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運金
對于高估值的白馬股,筆者已經數次提示風險,當然實際走勢來看,白馬股泡沫相比此前是越吹越大,筆者的臉估計被打得鼻青臉腫,在白馬股上賺得盆滿缽滿的基金經理,出來發行新基金動輒都是百億級規模,募集來的新基金多數會繼續買入原來的白馬股,由此白馬股股價在流動性的推動下正向反饋,泡沫越吹越快,但只要是泡沫最終都會破裂的,破裂的越晚到時調整的速度越快。個股一輪上漲行情的末期往往上漲斜率會變得陡峭,也就是越長越快,典型的比如海天味業、片仔癀等,近期出現了明顯的加速上漲,本周四雙雙創出歷史新高,高位靜態PE近百倍,但周四下午海天味業、片仔癀急速下跌,成交額也放出天量,周五繼續放量下跌,筆者判斷白馬股的盛宴開始散場,應該到買單的時候了。
白馬股動輒千億級的市值,多數股票給到50倍到100倍的PE顯然是偏高了,作為個體非常有前景的票即使給到1000倍估值也是可以的,比如近期美國暴漲的ZOOM就靜態估值很高,但ZOOM未來也爆發的成長性,反觀A股白馬股是整體都到了50倍PE以上了,這非常類似美國上世紀70年代的漂亮50,漂亮50的個股雖然后面幾年仍保持了較高的業績成長,但業績增長也沒能化解高估值壓力,漂亮50最終下跌幅度都很大?;氐紸股白馬股,筆者認為這些公司僅從基本面看仍然十分出色,未來幾年大概率仍可以保持不錯的增長,但這種增長跟美國漂亮50公司一樣無法化解高估值,最終股價還是會有大幅度的調整。除了美股的漂亮50的例子,A股創業板在2015年的時候估值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創業板在2015年也是整體估值超過100倍PE,創業板高估值的最終結局是創業板指數從4037點最低跌到1184點,跌幅超過70%。白馬股的質地要比2015年時創業板的公司好,筆者預計白馬股最終調整幅度是要遠小于創業板最終跌幅的。
近期有篇文章分析了股神的當年和當年的股神,基金行業的股神、一哥們,城頭變幻大王旗,文章統計了現在的明星基金經理像張坤、蕭楠等在2015年當年收益是排在后20%的,而2015年當年的股神們,現在的新基民多數都沒聽說過,文章給出的結論是基金行業是一個后浪奔涌、前浪撲街的行業,追明星要做好被拍死的心理準備。筆者對今年的股神們還是很佩服的,拿白馬股的這些基金經理們從長周期來看是可以跑贏市場的,但筆者大膽預測隨后的一兩年這些基金經理的年度業績可能比較難繼續排到前面了,原因是這些基金的持倉個股估值偏高,筆者印象中有篇文章統計了基金公司持倉的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廣發基金的持倉市盈率超過200倍,即使較低的興全基金的持倉市盈率也在60倍附近,持有高估值的個股可能嚴重透支了未來的業績,對這些明星基金經理,如果你持有他們的基金,首先恭喜你,筆者建議把本金贖回來,留下利潤去讓這些基金奔跑,如果沒有持有這些基金,建議看看熱鬧就好,別現在參與了,不要充當盛宴散場后的買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