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媛
北京城郊生長著一些古樹,這些古樹名木不僅是國家自然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北京城悠久歷史的見證。
下面,就一起去探訪這些見證著北京城歷史變遷的“老人家”吧。

張恨水在《五月的北平》中寫道,“在五月里,你如登景山之巔,對北平城作個鳥瞰,你就看到北平市房全參差在綠海里。這綠海就大部分是槐樹組成的……”
在北京浩瀚的古槐中,雁棲湖上游西岸,范各莊鄉柏崖廠村西南的古槐無愧是北京的“槐樹王”。
據專家介紹,這棵古槐高達20米,樹齡達2000多年。2014年,雁棲湖生態發展示范區共建設公園348公頃,依托柏崖廠村古槐,建成“老圃問槐”景觀節點。

在昌平區居庸關外四橋子村石佛寺遺址,高聳著一棵巨大的古銀杏,人稱“關溝大神木”。據記載,此樹種植于唐代,樹齡約在1200歲左右,挺拔蒼翠,十分壯觀,現為著名的關溝七十二景之一。因而過往關溝的游人旅客都愿來此,站在樹下一睹其雄姿。
“關溝大神木”在當地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大神木南面有一尊石佛,石佛朝北,面對神木,有人把石佛挪面向南,第二天早晨它又轉回身仍面向神木朝拜。

京西古剎戒臺寺,香火延續1400年,夙以“戒壇、奇松、古洞”而著稱于世。
位于戒壇山門殿的南側的九龍松,是一株植于遼代的白皮松,現今已逾千歲,這是華北地區最古老的一棵白皮松。此樹一干分九股,伸向藍天,宛如九龍騰舞,狀欲飛天。
民國時期著名的旅行家田樹藩有詩贊曰:“一根九干亦何奇,郁郁蒼蒼絕世姿。恰是神龍生子數,太康刻遍石幢經”。
還有一種傳說,根據民間諺語:龍生九子,子子不同,雖不成龍,各有所好。人們因此崇拜九龍松,寓意自己的子孫各有所長。
房山境內的上方山是華北地區保存完好的、唯一的一片原始次生林,有著適于林木生長的良好的生態環境。這里最為出名的一株古樹,是一棵有著千年歷史的“柏樹王”——它樹高23米、東西冠幅16米、南北冠幅14米,樹腰需四人合抱,是上方山地區海拔最高、胸徑最長的古柏,6個古枝杈撐起的樹冠更是遮掩了山上呂祖閣大半個院落。
如今,這棵“柏樹王”已成為當地的一道地標風景,許多游客慕名而來沾沾“靈氣”。對于當地人,這棵柏樹也像一位“老神仙”一樣,庇護著四方生靈。
(據《北京晚報》、新華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