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旭粲,成思凡,任興德,李夢,王耘*
1.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北京 102488;2.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中藥學院,北京 102488
抑郁癥是一類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自殺率和高復發(fā)率等特點的精神障礙疾病。抑郁患者經常陷入悲痛欲絕、自卑及悲觀厭世情緒中,嚴重者可出現(xiàn)幻覺、妄情等精神異常狀況,甚至出現(xiàn)自殺行為;而且,其發(fā)病情況和自殺事件已經開始呈現(xiàn)低齡化趨勢,因此需要密切關注和研究。抑郁癥不僅使患者承受精神上的痛苦,還有身體上的折磨,經常在抑郁人群中觀察到各種軀體化癥狀,最常見的包括食欲下降、入睡困難、胸悶心慌、肢體無力和各種疼痛。有研究表明,抑郁癥患者軀體化癥狀的發(fā)生率為65.0%~98.2%[1],一些調查也顯示了抑郁癥與軀體化癥狀的緊密聯(lián)系[2-4]。抑郁癥對人們的精神世界和身體健康造成了雙重威脅,因此,亟需發(fā)現(xiàn)能夠有效治療抑郁癥的藥物。
解郁丸在逍遙散和甘麥大棗湯的基礎上研制而成,由柴胡、當歸、白芍、郁金、茯苓、百合、合歡、甘草、小麥和大棗10味中藥組成,是常用的抗抑郁方劑。目前,已有許多研究成果表明,解郁丸具有良好的抗抑郁功效。施桂蘭等[5]通過實驗觀察解郁丸對慢性應激抑郁大鼠的行為,以及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軸)和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得到了解郁丸通過降低應激導致的過高濃度的皮質酮、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細胞介素1β來逆轉慢性應激大鼠HPA軸和免疫功能的紊亂,從而發(fā)揮抗抑郁功效。馬榮等[6]通過小鼠實驗,得出解郁丸具有良好的抗焦慮和催眠效果,及解郁丸可能通過調節(jié)不同腦區(qū)的5-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NE)等神經遞質以發(fā)揮抗抑郁作用[7]。宋苗等[8]通過實驗觀察解郁丸對Wistar-Kyoto(WKY)大鼠抑郁樣行為及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達的影響,得出了解郁丸能有效減少WKY大鼠的抑郁樣行為,以及通過BDNF這一關鍵因子發(fā)揮抗抑郁作用的結論。除此之外,任素華等[9]通過觀察48例輕、中度產后抑郁癥患者經解郁丸和氟西汀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得到了兩者都具有明顯治療效果,但解郁丸不良反應明顯較低的結論。楊靜娟等[10]通過觀察68例抑郁癥患者經解郁丸和馬普替林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得到了兩者療效相當,但解郁丸不良反應較輕的結論。綜上可知,解郁丸在實驗和臨床上都具有良好的抗抑郁功效,但由于中藥多成分、多靶點的特性,到目前為止,解郁丸發(fā)揮抗抑郁功效的具體藥理學機制尚不明確。
本研究基于實驗室構建的“TCM語法系統(tǒng)”(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11-12]平臺和實體語法系統(tǒng)(entity grammar system,EGS),結合蛋白質表達、細胞類型及其組織和器官的定位數據,獲得了化學成分可以作用的抑郁癥相關基因、細胞、組織和器官,得到了解郁丸抗抑郁的藥理學機制及其化學成分的作用范圍。與上述文獻中的機制研究相比,本研究得到的結果更加明確,提供了解郁丸發(fā)揮抗抑郁效果的成分群和具體途徑,這些分析為解郁丸的現(xiàn)代化應用提供了基礎[13]。
數據來源于課題組建立的多功能平臺“TCM語法系統(tǒng)”,它是以實體語法系統(tǒng)為工具,綜合各大數據庫和文獻構建的多功能平臺,具體數據庫包括:包含中藥化學成分信息的中藥系統(tǒng)藥理學數據庫與分析平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14]、中藥信息數據[15](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Database,TCM-ID)等數據庫;包含化學成分靶點信息的DrugBank[16]、Stitch[17]等數據庫;包含蛋白質相互作用信息的String[18]、蛋白質相互作用數據庫[19](Database of Interacting Proteins,DIP)等數據庫;包含疾病相關基因信息的在線人類孟德爾遺傳數據[20](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治療靶點數據[21](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等數據庫。
蛋白質的表達及其表達量的數據來源于文獻[22]和人類蛋白質圖譜(The Human Protein Atlas,HPA)數據庫[23]。文獻中的數據是哺乳動物基因組的功能注釋5(functional annotation of the mammalian genome,F(xiàn)ANTOM5)項目的一部分。此項目專注于哺乳動物基因組的功能注釋和轉錄調控網絡的表征,對人體主要器官、多種原代細胞類型、超過200種癌細胞系、30種細胞分化過程和小鼠發(fā)育時間過程的RNA樣品使用基因表達的帽分析(cap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CAGE)方法測序,為進一步分析提供了方便。HPA數據庫旨在使用各種組學技術的整合來繪制細胞、組織和器官中的所有人類蛋白質,包括基于抗體的成像,基于質譜的蛋白質組學、轉錄組學和系統(tǒng)生物學等技術。2個數據庫的數據完備,并且基本包含本研究所涉及蛋白質的表達數據,所以使用這2種數據源互相補充完善,以獲得可以表達抑郁癥相關基因的細胞。
細胞所在組織和器官的數據來源于HPA數據庫,用來表征上一部分中所涉及的細胞在組織和器官層面的定位。
1.2.1獲得解郁丸化學成分作用的抑郁癥相關基因 解郁丸包括10味中藥,每味中藥都含有眾多化學成分,但有些成分進入體內后不能被有效地吸收利用,也有些成分不適合被開發(fā)為藥物。因此,本研究根據Lipinski規(guī)則和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對解郁丸的化學成分進行初步篩選。具體篩選規(guī)則為:分子量<500;氫鍵供體數目<5;氫鍵受體數目<10;脂水分配系數<5;OB值≥30%。
所用方法為實體語法系統(tǒng),實體語法系統(tǒng)是適用于絕大多數復雜系統(tǒng)建模的一種形式語法系統(tǒng),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和驗證[24-26]。實體語法系統(tǒng)用五元組G=(VN,VT,F(xiàn),P,S) 表示,其中VN和VT指系統(tǒng)中的基本元素,分別代表非末端字符集和末端字符集,V=VN∪VT;F代表基本元素之間的結構關系;P代表一種推理規(guī)則,即從已知實體推理出新實體的規(guī)則;S代表推理的起點,即系統(tǒng)的初始狀態(tài)。如果不區(qū)分VN和VT,則G=(V,F(xiàn),P,S)。
V代表網絡中各種類型的節(jié)點,即中藥名稱、中藥的化學成分和抑郁癥相關基因等;F指網絡中的各種節(jié)點之間的關系,即include或interaction;P為基于上述實體推斷解郁丸成分與抑郁癥相關基因的作用關系的推理規(guī)則,類似于基本的推理公式;S為系統(tǒng)的初始狀態(tài),即解郁丸包含的中藥、每味中藥包含的化學成分、化學成分的靶點、蛋白相互作用信息以及抑郁癥相關基因。具體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V=V1∪V2∪V3∪V4∪V5
(1)
V1是解郁丸中所有中藥的集合,V2是每味中藥包含的所有化學成分的集合,V3是所有化學成分的靶點的集合,V4是蛋白質的集合,V5是抑郁癥相關基因的集合。其中V3?V4,V5?V4,V3和V5之間有交集。這是因為化學成分的靶點和抑郁癥的相關基因都是蛋白質,且存在某些化學成分直接作用于抑郁癥相關基因。
F={ include1 (A,B,C,D,E,F(xiàn),G,H,I,J),
include2 (K,L,T),link1 (L,M,T),
link2(M,N,T,O),dis-target (P,Q,T,R),
min-distance (L,Q,T,R) }
(2)
在F的集合中,A~J代表解郁丸中的10味中藥,A~J∈V1;K代表10味中藥中的任意一味,L代表中藥K包含的所有成分,L∈V2;T∈{include,interaction };M代表中藥成分的靶點,N代表與M有相互作用關系的蛋白質,M∈V3,N∈V4;O代表M經過O步數作用于N,R的含義與之相同;Q代表抑郁癥相關基因,P代表與Q有相互作用關系的蛋白質,P∈V4,Q∈V5;min-distance (L,Q,T,R) 代表從中藥成分到疾病基因所需的最小步數。
P=P1∪P2∪P3∪P4,
P1={ include2 (K,L,T),link1 (L,M,T) ? draw(L,M,T,2) },
P2={ draw(L,M,T,S),link2 (M,N,T,O),O=S+1 ? draw(L,N,T,O) },
P3={ draw(L,N,T,O),dis-target (P,Q,T,R),R=O+1 ? draw(L,Q,T,R) },
P4={ #min{ F:distance(L,Q,T,X)}=Y,distance(L,Q,T,Y) ? min-distance(L,Q,T,Y) }
(3)
規(guī)則P1指從成分靶點數據庫中匹配到解郁丸中的所有化學成分的靶點,并將推理步數記為2;規(guī)則P2指獲得與P1中得到的化學成分靶點具有相互作用關系的蛋白質,并將推理步數加1;規(guī)則P3指通過多步推理,最終得到作用于抑郁癥相關基因的化學成分,并將推理步數加1;規(guī)則P4指獲得從成分到抑郁癥相關基因的最小推理步數。
S=S1∪S2,
S1={ include1 (A,B,C,D,E,F(xiàn),G,H,I,J),include2 (K,L),link1 (L,M),link2 (M,N,O) },
S2={ dis-target (P,Q,T) }
(4)
S1是用于推理的初始信息,包括解郁丸的10味中藥、每味中藥的化學成分、化學成分的靶點和蛋白相互作用信息。S2是推理的終點,即抑郁癥相關基因。通過系統(tǒng)構建及推理,可以得到解郁丸化學成分作用的抑郁癥相關基因,最終使用Cytoscape_v 3.7.0軟件將解析結果以網絡的形式可視化。
1.2.2分析抑郁癥相關基因在細胞中的表達情況 在生物體的發(fā)育過程中,細胞通過分化形成了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不同的細胞,而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同一種基因可能在不同類型的細胞中表達,因此不同的細胞會具有相同類型的蛋白質,這種情況在生物體中普遍存在。獲得了解郁丸的化學成分作用的抑郁癥相關基因后,本研究從FANTOM5項目和HPA數據庫中收集了這些基因在不同類型細胞中的表達情況,隨后對數據進行了篩選,篩選標準為:基因表達程度為中等表達水平及以上。
1.2.3分析篩選出的細胞的組織和器官定位 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不同類型的細胞行使不同的功能,形態(tài)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在一起,并與細胞間質共同構成組織,組織是處于細胞和器官之間的結構,它不一定具備某種特定的功能。幾種不同類型的組織經過發(fā)育分化并相互結合后,可以構成具有一定形態(tài)和特定功能的結構,即器官。雖然組織和器官處于不同層面,但本研究對細胞歸類時既涉及組織又涉及器官。這是因為雖然器官具有某種特定的功能,更加適合研究和分析,但對于某些細胞來說,分類到組織層次更合適。例如脂肪細胞和肌肉細胞,它們在機體中普遍存在,分別被劃分到脂肪組織和肌肉組織會比劃分到某個具體的器官更能體現(xiàn)其功能特性。本研究的分類標準主要參考HPA數據庫對人體組織和器官的分類。
在“TCM語法系統(tǒng)”中檢索到的解郁丸成分共有1293個,其中白芍77個、百合84個、柴胡288個、大棗126個、當歸125個、茯苓34個、甘草20個、郁金222個、合歡20個、小麥37個。檢索到的抑郁癥相關基因共有34個。
通過使用實體語法系統(tǒng)解析解郁丸化學成分所作用的抑郁癥相關基因,得到共有181個化學成分可以直接作用于與抑郁癥相關的9個基因,分別為5-羥色胺受體2A(HTR2A)、鈉依賴性去甲腎上腺素轉運蛋白(SLC6A2)、毒蕈堿乙酰膽堿受體M2(CHRM2)、β-2腎上腺素能受體(ADRB2)、胺氧化酶[含黃素]A(MAOA)、鈉依賴性5-羥色胺轉運蛋白(SLC6A4)、甘氨酸受體亞基α-1(GLRA1)、D(2)多巴胺受體(DRD2)和瞬時受體電位陽離子通道亞家族V成員1(TRPV1)。另外,還有116個化學成分通過多個步驟間接作用于11個抑郁癥相關基因,分別為腺苷受體A2a(ADORA2A)、離子型的谷氨酸受體、紅藻氨酸4(GRIK4)、傷害感受肽受體(OPRL1)、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因子受體1(CRHR1)、腺苷受體A3(ADORA3)、Ⅰ型神經降壓素受體(NTSR1)、神經介素-K受體(TACR3)、物質K受體(TACR2)、環(huán)AMP反應元件結合蛋白1(CREB1)、溶質載體家族52-核黃素轉運蛋白-成員2(SLC52A2)、神經元PAS結構域蛋白2(NPAS2)。由于中藥多成分的特性,某些成分可能存在于多味中藥,并在進入體內后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例如α-cubebol同時存在于郁金和甘草中,進入體內后以效果疊加的形式共同發(fā)揮作用。所識別到的297個解郁丸成分共同發(fā)揮抗抑郁作用。本研究用圖1直觀地體現(xiàn)了10味中藥、中藥的化學成分以及抑郁癥相關基因之間的關系。
該網絡圖直觀地顯示了解郁丸的化學成分可以作用的抑郁癥相關基因及作用關系,解釋了解郁丸抗抑郁的藥理學作用機制。
關于解郁丸的化學成分靶向的20個抑郁癥相關基因,UniProt數據庫[27]和GeneCards數據庫[28]對它們的功能做出了詳盡的解釋。HTR2A是5-HT(血清素)的G蛋白偶聯(lián)受體,能夠影響神經活動、感知、認知和情緒,在行為調節(jié)中發(fā)揮作用。SLC6A2能夠通過其高親和力的鈉依賴性再攝取進入突觸前末梢終止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CHRM2能夠介導各種細胞反應,包括腺苷酸環(huán)化酶的抑制、磷酸肌醇的分解和通過G蛋白的作用調節(jié)鉀離子通道。ADRB2能以較高的親和力與腎上腺素結合。MAOA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外周組織中的神經活性和血管活性胺的代謝中具有重要功能,可以優(yōu)先氧化生物胺,例如5-HT、NE和腎上腺素。SLC6A4可以將5-HT分子從突觸間隙轉運回突觸前終端以重新利用,從而調節(jié)5-HT能信號傳導,能夠終止5-HT的作用并以鈉依賴性方式回收它。GLRA1的異戊二烯通道被甘氨酸激活后,在神經元興奮性的下調中起重要作用,
注:方形節(jié)點代表解郁丸中的10味中藥;橢圓節(jié)點代表中藥的化學成分;V形節(jié)點代表抑郁癥相關基因;黃色的邊代表2個節(jié)點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紅色的邊表示2個節(jié)點之間的包含關系。圖1 中藥-成分-抑郁癥相關基因的關系
有助于產生抑制性突觸后電流。DRD2為多巴胺受體D2,多巴胺的不足與抑郁癥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TRPV1作為離子型內源性大麻素受體時具有中樞神經調節(jié)作用,通過影響AMPA受體的內吞作用,觸發(fā)海馬和伏隔核中內源性大麻素介導的一種長期抑郁癥。ADORA2A在許多生物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如心律和循環(huán)、免疫功能、疼痛調節(jié)和睡眠。GRIK4參與L-谷氨酸介導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OPRL1在調節(jié)傷害感受和疼痛感覺中發(fā)揮作用,對外界應激做出反應。CRHR1在對刺激引起的焦慮的反應中發(fā)揮作用。ADORA3參與多種細胞內信號傳導途徑和生理功能,與神經保護功能相關。NTSR1可以介導神經降壓素的多種功能,如低血壓、高血糖、體溫過低、抗傷害作用和分泌的調節(jié)。TACR3可以參與多巴胺代謝過程的調節(jié)。TACR2參與乙酰膽堿分泌和神經傳遞的正調節(jié)。CREB1與晝夜節(jié)律的同步和脂肪細胞的分化有關。SLC52A2可作為4-羥基丁酸的受體,而4-羥基丁酸是一種神經藥物,可用于治療抑郁癥。NPAS2是一種轉錄激活因子,是形成生物鐘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各種生理功能的重要調節(jié)因子,包括新陳代謝、睡眠、體溫、血壓、內分泌和免疫等。
上述20個基因,都與抑郁癥有著密切聯(lián)系,它們大多與神經遞質相關,如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乙酰膽堿、多巴胺、甘氨酸和谷氨酸。有的與腎上腺素、生物節(jié)律和對外界應激的反應相關。這些都在抑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解郁丸的化學成分可以通過作用于這些基因綜合調節(jié)它們介導的生物過程,體現(xiàn)了中藥方劑治療疾病的獨特優(yōu)勢和中醫(yī)遣方用藥的整體性思維。
本研究一共分析了18個抑郁癥相關基因,缺少靶基因甘氨酸受體亞基α-1(GLRA1)和瞬時受體電位陽離子通道亞家族V成員1(TRPV1)的數據。這是因為GLRA1在HPA數據庫中沒有檢測到表達量,而在FANTOM5項目的數據源中檢測到在小腦、胰腺和視網膜中有相對較大的表達量,但是可靠性還未驗證,因此本研究不予考慮;TRPV1在mRNA水平上檢測到有表達,但2個數據源中均沒有其在蛋白水平表達的數據,這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因為從基因到蛋白要經歷轉錄、翻譯和翻譯后修飾等過程,在這些過程中會有很多因素導致蛋白不能表達出來,而且基因檢測和蛋白檢測所用方法不同,靈敏度有差異,也會導致上述情況的出現(xiàn)。因此本研究最后分析了18個抑郁癥相關基因。
根據方法中設置的篩選條件,如表1所示,得到了可以在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表達抑郁癥相關基因的細胞。這意味著解郁丸成分進入體內后可以通過靶向抑郁癥相關基因而作用于表達這些基因的所有細胞。此部分的研究結果表明,解郁丸中的化學成分可以通過作用于多種類型的細胞,系統(tǒng)地調節(jié)抑郁癥患者的機體狀態(tài)。這種治療方式更加體現(xiàn)了中醫(yī)藥在治療疾病時的整體性思維。
表1 部分抑郁癥相關基因在細胞中的表達情況
如表2所示,根據方法中設置的分類標準,細胞中抑郁相關基因的表達情況,以及細胞的組織和器官的定位,可以獲得在每個組織或器官中表達的抑郁相關基因。
解郁丸成分通過作用于抑郁癥相關基因而發(fā)揮抗抑郁作用,而靶基因作為蛋白質是可以在多種細胞中表達的,因此,解郁丸成分進入體內后會作用于表達這些基因的細胞,作用效果因靶基因涉及的生化反應及細胞所在的組織和器官的功能的不同而不同。從表2中可以看出,解郁丸成分更多地作用于免疫組織、脂肪組織、心臟和神經系統(tǒng)(包括大腦、小腦、神經細胞和神經干細胞)。
表2 組織和器官中表達的抑郁癥相關基因
以抑郁癥患者的免疫情況為例,抑郁癥常被描述為應激相關疾病,而應激反應主要是以HPA軸的持續(xù)激活為核心的心理和生理反應。HPA軸的持續(xù)激活會導致體內循環(huán)糖皮質激素水平升高,而其濃度過高時會造成腦和其他器官的損傷,使突觸數量減少,而且糖皮質激素通常被認為是免疫抑制劑,它能夠抑制細胞免疫。另外,壓力應激實驗表明,腎上腺素的血漿濃度與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的特異性免疫功能呈負相關[29]。據研究,遭受慢性心理應激的人群和抑郁癥患者體內的前炎性細胞因子表達水平增加[30-32],而抗炎性細胞因子表達水平降低[30-33],過度表達的前炎性細胞因子與5-HT損耗、HPA軸的功能失調有關,并且可以通過調節(jié)P38基因和核轉錄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信號通路引起神經元的損傷,其濃度變化還會被腦部認為是壓力源,從而強化對HPA軸的激活,形成惡性循環(huán)。
綜上可知,抑郁癥患者常伴隨著免疫功能低下和前炎性細胞因子表達增加,而這又反過來使抑郁情況加重。鑒于抑郁癥的復雜性,單純進行抗抑郁治療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需要在抗抑郁的同時提高機體的免疫水平。解郁丸的化學成分不僅可以作用于神經系統(tǒng)中的抑郁癥相關基因,還有很大一部分作用于機體的免疫組織,通過同時調整抑郁狀態(tài)和機體免疫功能協(xié)同改善抑郁癥狀,體現(xiàn)了中藥方劑治療復雜性疾病時的獨特功效和強大功能。解郁丸成分對其他組織的作用也提示其具有治療抑郁癥與其他疾病的合并癥的潛能,例如,抑郁癥與肥胖的共病[34-36],抑郁癥與心臟病的共病[37-39]等。
由于從抑郁癥相關基因到細胞定位再到組織和器官定位的過程比較復雜,為了方便查看,該研究通過圖的形式可視化三者之間的關系(見圖2),并提取子網(見圖3)作為簡要描述。
注:V形節(jié)點代表與抑郁癥相關的基因;橢圓形節(jié)點代表可以表達這些基因并滿足篩選標準的細胞;三角形節(jié)點代表這些細胞所在的組織或器官;橙色的邊表示2個節(jié)點之間的表達關系;紫色的邊表示2個節(jié)點之間的定位關系;下同。圖2 靶基因-細胞-組織/器官的關系
圖3 靶基因-細胞-組織/器官關系圖的子網絡
圖3直觀地說明了基因可以同時在多個細胞中表達的情況,并且存在多個功能相似的細胞屬于同一組織或器官的情況。子網清楚地體現(xiàn)了解郁丸的化學成分可以作用的基因、細胞、組織和器官,明確了它們在人體中的作用范圍。
本研究以實體語法系統(tǒng)為框架,綜合利用信息學、中藥學和生物學數據及工具,通過推理得到了可以靶向抑郁癥相關基因的297個解郁丸成分,并得出了解郁丸抗抑郁的藥理學機制,即這些化學成分可以直接或間接地作用于抑郁癥相關基因。隨后根據蛋白表達數據篩選了可以表達上述抑郁癥相關基因的細胞,最后得到這些細胞的組織和器官定位,從而明確了解郁丸化學成分在人體中的作用范圍。根據解郁丸成分影響的組織和器官,提出了解郁丸在抗抑郁的同時也能夠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并且具有治療一些抑郁癥與其他疾病的合并癥的潛能,為解郁丸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
今后的研究可以從本研究中提供的作用于抑郁癥相關基因的化學成分入手,通過對成分各方面性質的評價,篩選出可以作為抗抑郁新藥的先導化合物的成分。另外,根據解郁丸成分作用的組織和器官,可以為一些抑郁癥與其他疾病共病的特殊人群開發(fā)個性化治療藥物,例如,可以篩選出同時作用于脂肪組織和抑郁癥相關基因的解郁丸成分,從而獲得治療抑郁合并肥胖疾病的成分群,然后可以針對這些成分進行后續(xù)的篩選和藥物設計。總之,本研究結果為解郁丸的應用和之后藥物開發(fā)提供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