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摘要】:隨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國家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中的重要作用,并進一步增加了小學語文教材中經典書籍的數量。經典誦讀是我們精神文明的傳承和民族精神的給養。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正確認識經典誦讀教學的關鍵意義,并采取有效的實施策略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經典誦讀;實施策略
隨著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界對新時代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越來越重視,并強調了經典誦讀教學的關鍵意義。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滲透經典誦讀,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傳統文化積淀,而且可以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積極的人生觀和科學的世界觀,強化學生的“五個認同”觀念,培養和促進學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體系。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采取合理的措施開展經典誦讀教學。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經典誦讀的重要性
首先,通過開展誦讀活動,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在開展誦讀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讓學生也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為學習更多的語文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次,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對于難以理解的古詩內容,學生可以通過反復朗讀,查閱資料,進一步理解古詩的含義。第三,開展朗讀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在培養學生品格中起重要作用。在學生不斷理解了經典之后,他們會對課本以外的經典繪本也有了一定的閱讀興趣,這不僅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到活學活用,而且還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帶來的魅力,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經典朗誦的策略
1.著重激發學生對經典誦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學生的經典誦讀興趣,學生才能積極參與閱讀活動。教師還應該對教學方法進行相應的改進,以培養學生的誦讀興趣為重點,以教學為主要目標。學生在誦讀經典時,容易出現躁動或無聊的情緒,這樣不利于后續朗讀任務的開展。教師必須采用適當的誦讀方法來消除學生的抵觸情緒。同時,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將經典朗誦與小游戲結合起來,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例如,在學習課文《兩小兒辯日》時,為了提高學生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創編課本劇,創造故事情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對內容的理解;還可以找一些與文本內容相關的書籍以進行比較學習,并分組討論,相互比較和競爭,以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
2.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來了解國學經典內容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背誦是學習國學經典的最基本方法和手段。在指導學生背誦國學經典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反復誦讀并全面理解文章,通過反復朗誦,使學生可以了解國學經典的內容和一般含義,并通過反復的有節奏的誦讀來更好地理解和理解國學經典的內容。例如,例如,教師在對《三字經(節選)》這一國學經典節選內容進行誦讀的過程中,就應該通過反復誦讀讓學生了解國學經典內容。《三字經》相對于其他國學經典來講,較為通俗和容易理解,教師在講解《三字經(節選)》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反復誦讀,以使他們能對節奏和內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然后老師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給學生進行具體的講解,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學中全面了解國學經典內容。
3.通過經典故事激發學生對經典誦讀的興趣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其形象思維比較強烈。在進行經典誦讀的過程中,由于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在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故事來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興趣,使小學生能夠體驗其中誦讀的快感,同時還消除了學生在反復誦讀過程中的排斥感和枯燥乏味感。例如,教師在要求學生誦讀《論語》四則這一國學經典內容中,就可以通過故事來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中的“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進行小故事的編排,讓學生通過講解每個故事掌握國學經典內容,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背誦,使學生對背誦經典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小故事中體會到真正的道理。由此可見,通過故事激發學生的經典誦讀興趣,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經典誦讀的有效實踐方法之一。
4.通過表演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經典誦讀中,利用表演的形式可以促進學習成效,將古詩文的學習和誦讀比賽結合起來,可以調動小學生的表現欲望,使其更積極地參與誦讀學習。在低年級學生誦讀時,可以讓小學生在活動日或者課堂中比賽背誦以前學過的如《靜夜思》《所見》《小池》等一些古詩詞,讓背誦流暢、聲音洪亮的同學擔任一天的紀律組長,或者領讀隊長,這樣可以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古詩的背誦。對于高年級學生,在誦讀課堂上,可以在古代詩歌教學課堂中融入誦讀比賽進行教學。例如,在講解《天凈沙·秋》這首詞時,可以將同學們進行分組,讓小組合作探討一些關于秋天的古詩,背誦出詩句最多的小組獲勝并且獎勵一定的獎品。這樣可以促進使所有同學的積極參與,并且還會主動地去查閱資料、記錄、朗誦,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職。例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等一些朗朗上口的詩,甚至還會讀出一些較難的詩句。這樣的比賽有利于學生積累更多的學習資源。
結論: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設經典朗誦環節不僅會增強學生的文化知識和語言積累,而且還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選擇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并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開展教學活動,以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渭茹.探討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學周刊,2018(31)
[2]董玲萍.誦國學經典 品百味人生:探究誦讀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5(30)
[3]馬洪亮,楊軍.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經典誦讀實施路徑[J].漢字文化,2019(4)
[4]何全斌.小學語文經典誦讀價值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2):177-177.
[5]烏達巴拉.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