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企業家要增強信心,堅決不能放棄

ECONOMICS | 經濟
宋志平
SONG ZHIPING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
最近,世界銀行出了一份報告,預測中國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1.6%,明年將增長7.9%。和去年相比,今年中國GDP增長1.6%是低了很多,但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中國的貢獻是巨大的。
中國對全球GDP增量的貢獻率已連續10年超過30%,據預測明年會達到50%。中國經濟的增長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受疫情沖擊的全球經濟復蘇,從這點來看,我們應該為取得的成績而感到自豪和驕傲。
但也要看到困難。從宏觀來看,國際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世界疫情還在蔓延,許多國家又出現疫情反彈的情況,這些都極大影響著世界經濟的恢復。中國經濟雖然取得了巨大成績,但我們仍然處在經濟恢復期和修復期,依然面臨很多不確定性與挑戰。
從微觀來看,中小微企業抵御風險能力不是很強,遇到疫情危機,企業面臨市場、資金、職工就業等多重困難。為幫扶企業渡過難關,中央從稅收、用工等方面出臺了很多政策,同時大企業、小企業也要攜起手來。
現在,我們既要看到成績又要看到困難,最關鍵是要增強信心,信心比黃金還重要,每個企業家之所以是企業家,就是因為有不怕犧牲、不言放棄的企業家精神,在關鍵時刻,堅決不能放棄。
就眼前困難來看,我們該怎么做?中央講“六穩”“六保”,主要是穩經濟基本盤,保市場主體。
具體來看,中國已注冊公司約有3 000萬家,個體工商戶約有8 000萬家,也就是說市場主體約有1.23億戶企業。這其中絕大多數是中小微企業,而中小微企業又提供廣泛就業,所以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才能夠保住市場主體,才可以穩住經濟基本盤。
對企業來說,當下的重要工作就是穩住、保住,熬下去、活下來,爭取早日復蘇再出發。“穩”就是穩市場、穩客戶、穩訂單、穩產業鏈,其中穩市場最為重要,是要下大功夫的,因為企業不能沒有市場、沒有客戶、沒有產業鏈上下游供應;“保”就是保企業主營業務和核心競爭力,保資金鏈和員工就業,這是我們當下要做好的。
著眼未來,要育新機開新局。其中,育新機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在政策中育新機,獲得國家財政金融政策支持,把握擴大內需投資機會;二是在市場中育新機,迎合目前市場需求變化進行快速轉變;三是在經營中育新機,重新調整企業的戰略與目標適應當前變化;四是在管理中育新機,通過此次疫情可以發現,管理好的企業免疫力就強,下一步企業還是要加強管理,做到組織精健化、管理精細化、經營精益化。
開新局也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在創新中開新局。此次疫情中,線上業務的創新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下一步我們要在產業數字化方面繼續創新。二是在改革中開新局。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改革的好機會,國有企業需要向市場化改革,民營企業需要向規范化治理改革,只有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互相學習攜起手來才可以把經濟做好。三是在經濟轉型中開新局,企業要抓住關鍵時刻轉型。四是以國內循環為主體,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格局里開新局。從國內市場來看,我們擁有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要擴大消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產品供給檔次,強化自有品牌建設;從國際市場來看,全球化的世界格局在改變,我們要適應這場變化,及時根據區域變化來進行企業的全球布局。
敢于拼搏、敢于犧牲、敢于勝利,我們今天更需要把昔日長征精神轉化為新時代的企業家精神,努力克服困難,去迎接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