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清 鄧秀芳
(廣州市增城區人民醫院兒科 廣東 廣州 511300)
小兒支氣管肺炎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的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周圍組織出現慢性炎癥的疾病。該病是造成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對兒童生命安全和家庭生活質量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因此對于此病的護理工作顯得十分重要[1]。為此,對本院100 例急性支氣管肺炎患兒臨床資料進行分析,觀察PDCA 循環應用于小兒急性支氣管肺炎的效果,現進行報道。
分析2019 年1—7 月31 日本院100 例急性支氣管肺炎患兒臨床資料。納入標準:符合《支氣管肺炎診療標準》中小兒急性支氣管肺炎的診斷標準[2];依從性好。排除標準: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肺結核、其他類型肺感染。按護理方法不同分為PDCA 組和對照組,各50 例。PDCA 組,27 例男,23 例女;年齡0.5 ~4歲,平均(2.47±0.68)歲;病程2 ~7d,平均(2.86±0.71)d。對照組,26 例男,24 例女;年齡1.0 ~4 歲,平均(2.49±0.67)歲;病程1 ~7d,平均(2.83±0.70)d。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常規護理如輸液、體征監測、飲食護理,向家屬宣傳健康知識,提高患兒及家屬治療配合度。PDCA 組實施PDCA 循環法護理,具體措施包括:(1)規劃階段:評估患兒的健康狀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規劃。(2)實施階段:嚴格執行制定的護理規劃,規范護理流程,與家屬溝通、配合安撫患兒情緒,做好心理護理工作?;純哼M食易消化、營養多的食品,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并發癥和繼發性感染的發生。(3)檢查階段:詳細記錄實施階段出現的問題,組織小組對問題進行準確的判斷及充分的討論、分析。(4)處理階段:探討和重新制定合理的應對措施,對護理規劃做出相應的調整,加強監督護理質量,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做到完善。
統計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并在護理前后采用德國耶格SpiroUSB 肺功能儀檢測比較兩組每分鐘最大通氣量百分比(MVV%)、肺活量百分比(VC%)、1 秒用力呼氣容積百分比(FEV1%)等肺功能指標,檢測參照說明書指導進行。
數據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DCA 組癥狀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 (±s,d)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 (±s,d)
分組 n 體溫恢復 咳嗽消失 喘息消失 哮鳴音消失PDCA 組 50 2.31±0.28 4.78±1.26 3.24±1.63 3.51±1.23對照組 50 3.42±0.47 6.67±1.34 4.49±1.65 5.46±1.34 14.347 7.266 3.811 7.581<0.01 <0.01 <0.01 <0.01 t P
護理干預后,PDCA 組患兒肺功能指標相應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s)

表2 兩組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s)
分組 n VC(%) MVV(%) FEV1(%)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PDCA 組 50 49.56±8.65 68.43±9.86 51.32±9.61 70.34±11.13 45.76±7.62 64.65±10.44對照組 50 48.95±8.58 61.54±9.67 52.54±9.46 63.78±10.64 46.38±7.58 59.46±9.87 t 0.354 3.528 0.640 3.013 0.408 2.554 0.724 0.001 0.524 0.003 0.684 0.012 P
PDCA 循環法又稱為戴明法,由美國的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最先提出的,最早在企業 管理中廣泛應用,且取得了不錯的管理效果,后來在各個領域當中逐漸得到應用,包括臨床護理領域[3]。該模式應用于護理過程中針對患者的健康狀況進行系統分析、評估,制定、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并對護理效果進行有效的評估,根據臨床觀察、 監測對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重新調整、制定合理的計劃與措施,進入到下一個循環,不斷完善措施和提高護理質量。本文中,PDCA 組對患兒具體情況作出評估,并且針對性作出護理計劃包括體位護理、口腔護理、胃腸道護理、氣道分泌物護理。在計劃的實施階段注意讓患兒進食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且對患兒及家屬進行心理護理。檢查階段總結實施階段存在的問題,并組織小組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對問題做出準確的判斷,在處理階段重新調整、制定更加完善的護理干預措施。研究結果顯示,PDCA 組體溫恢復、咳嗽消失、喘息消失、哮鳴音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肺功能指標高于對照組,與劉萬娟[4]研究結果相類似,表明PDCA 循環護理可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及肺功能,從而促進康復進程,使得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護理工作變得科學、高效。
綜上,PDCA 循環應用于小兒急性支氣管肺炎中可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及肺功能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