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兵
(重慶市璧山區第二人民醫院 重慶 402760)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多因呼吸道感染、吸入粉塵和化學物質、吸煙、氣道反應性增高等因素所致。該疾病不僅可引發患者出現氣短、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隨著病情持續進展,還易誘發其出現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慢性呼吸衰竭等并發癥,從而威脅其生命安全,因此,臨床需盡早采取有效方案對患者進行治療,才能改善其預后。既往,臨床多采用支氣管舒張劑對患者進行治療,雖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整體療效有待加強。我院在支氣管舒張劑的基礎上對患者增加了抗膽堿藥治療,獲得了滿意效果,現將抗膽堿藥聯合支氣管舒張劑在慢阻肺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自2019 年1—12 月收治的84 例慢阻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修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1]中關于慢阻肺的診斷標準者,(2)自愿加入本研究且治療依從性良好者;排除標準:(1)合并存在其他呼吸道疾病者,(2)存在硫酸特布他林、異丙托溴銨等藥物過敏史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2 例,對照組男女患者比例為25:17,患者年齡分布:45 ~78 歲,平均年齡(62.17±2.25)歲,病程分布:2 ~8 年,平均病程(4.06±0.58)年;研究組男女患者比例為23:19,患者年齡分布:46 ~77 歲,平均年齡(62.19±2.24)歲,病程分布:2 ~8 年,平均病程(4.09±0.5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該項研究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入院后,兩組患者均先給予解痙、消炎、祛痰、低流量吸氧等常規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硫酸特布他林治療,給患者吸入5mg 硫酸特布他林霧化劑(AstraZeneca AB,批準文號:H20140108),2 次/d;研究組采用硫酸特布他林聯合異丙托溴銨治療,硫酸特布他林治療方法同對照組,另外,給患者吸入250μg 異丙托溴銨溶液(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批準文號:H20100682),2 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一周。
治療一周后,評估和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療效評估標準為:顯效:經治療,患者慢性咳嗽、咳痰等癥狀消失,聽診幾乎無肺啰音;有效:經治療,患者慢性咳嗽、咳痰等癥狀及肺啰音均明顯改善,但未消失;無效:經治療,患者慢性咳嗽、咳痰等癥狀無明顯改善,聽診仍可聞及清晰肺啰音,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n(%)]
本研究中,對兩組慢阻肺患者分別采用支氣管舒張劑(硫酸特布他林)及抗膽堿藥聯合支氣管舒張劑(硫酸特布他林聯合異丙托溴銨)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發現,硫酸特布他林聯合異丙托溴銨組患者總有效率(95.24%)顯著高于硫酸特布他林治療組(69.05%),與楊繼雄[2]等人研究報告中得出的硫酸特布他林聯合異丙托溴銨組患者總有效率(96.61%)顯著高于硫酸特布他林治療組(69.49%)結論基本一致,說明抗膽堿藥聯合支氣管舒張劑治療效果確切。
硫酸特布他林聯合異丙托溴銨治療慢阻肺的作用機理為:硫酸特布他林是一種支氣管舒張劑,同時也是一種選擇性的β2 受體激動劑,不僅能有效抑制肺肥大細胞釋放過敏反應介質及吸入抗原誘發的早期、遲發相關反應,從而使氣道反應性降低,同時還能激活腺苷酸環化酶和促進G 蛋白興奮,從而能使腺嘌呤核苷三磷酸轉化為腺苷-3',5'-環化一磷酸,進而能促進支氣管平滑肌舒張,但是,其單用對促進患者支氣管平滑肌舒張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4]。對此,我院在硫酸特布他林的基礎上對患者增加了異丙托溴銨治療,異丙托溴銨是一種抗膽堿藥物,可阻斷支氣管平滑肌上的毒蕈堿受體與乙酰膽堿相互作用,從而避免引起細胞內環-磷酸鳥苷酸濃度增高,進而有助于促進患者支氣管平滑肌舒張,綜上,兩種藥物可發揮協同作用,從而能進一步提高患者治療效果[5]。
綜上所述,抗膽堿藥(異丙托溴銨)聯合支氣管舒張劑(硫酸特布他林)在慢阻肺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