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欣 何淑君 廖林君
(廣州市增城區人民醫院 廣東 廣州 511300)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與高血壓并存的一組疾病,其發生率5%~12%。該組疾病是產科嚴重疾病,孕產婦與胎兒、新生兒生命安全均會受到嚴重的威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如子癇前期、子癇,一般發生于妊娠二十周后,也是致產婦和胎兒死亡高危因素[1]。妊娠期高血壓臨床主要表現出水腫、蛋白尿、血壓升高等癥狀,要及時為患者實施有效的治療,才能保證孕產婦與胎兒安全。本文240 例妊娠高血壓患者分組給予不同治療方案,對比如下。
選取我院產科2014 年8 月—2018 年6 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240 例,隨機分成A 組、B 組、C 組三組。A 組80 例,為單純用硫酸鎂治療組,入組年齡24 ~35 歲,平均(28.2±2.0)歲;孕周31 ~42 周,平均(35.2±2.6)周;初產婦52 例,經產婦28 例;B 組80 例,為單純用硝苯地平治療組,入組年齡25~35歲,平均(29.0±2.2)歲;孕周30~42周,平均(36.1±2.4)周;初產婦50 例,經產婦30 例;C 組80 例,為聯合用藥組,入組年齡25 ~36 歲,平均(28.8±2.4)歲;孕周30 ~42 周,平均(34.9±3.0)周;初產婦53 例,經產婦27 例;三組年齡、孕周、產次等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比較。
納入與排除標準:入選對象均符合妊娠高血壓診斷標準,即:妊娠20 周后出現的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 和(或)舒張壓≥90mmHg,于產后12 周內恢復正常;尿蛋白(-)。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若治療過程出現病情加重,即不計入統計分析中。同時排除了合并肺部感染、精神疾病、合并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
A 組單純用硫酸鎂(國藥準字:H20033861,生產企業: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治療,取20ml 的25%硫酸鎂與100ml的0.9%氯化鈉混合后,為患者靜脈快速滴注(15 ~20 分鐘),再取30ml 的25%硫酸鎂與250ml 的0.9%氯化鈉混合后,為患者靜脈滴注治療,維持1.0 ~2.0g/h 的滴速靜滴治療,2 次/d,連續治療3 日。B 組單純用藥硝苯地平(硝苯地平片,國藥準字:H44023986,生產企業:廣東華南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治療,3 次/d,10mg/次,口服用藥,以7 日為1 療程,連續治療2 個療程。C 組硫酸鎂(國藥準字:H20033861,生產企業: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硝苯地平(硝苯地平片,國藥準字:H44023986,生產企業:廣東華南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治療,硫酸鎂與硝苯地平的用量用法與A 組、B 組相同[2]。
根據相關標準[3-4]對3 組療效評估,其中治愈指治療后癥狀、體征明顯緩解,血壓下降;好轉指治療后,癥狀、體征有所緩解,血壓降低;無效指癥狀、體征未見改善,甚至惡化。總有效率=(治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C 組總有效率97.5%高于A 組75%和B 組77.5%,比較有顯著組間差異(P<0.05),見表1。

表1 比較3 組臨床治療效果(n)
妊高癥發病機理尚不明確,一般認為和血尿素氮、肌酐、鈉尿肽含量和敏感性等有著密切的關系。有研究發現,妊高征發病和前列腺素缺乏,子宮胎盤缺血及免疫因素等具有相關性,當擴血管激素減少時,血管壓力增大,會引起血粘血稠,導致血管發生痙攣,使臟器供血受到影響。
硫酸鎂是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是妊高癥臨床常用藥物,可以促進患者的微循環,對血管起到擴張、解痙、降壓等作用,以此降低細胞中鈣離子濃度,進而將三磷酸腺苷向環腺苷酸轉變,結合子宮平滑肌細胞,對腦組織中的缺氧和缺血情況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起到降壓的效果。為保證臨床治療效果多增加藥物使用劑量,使母嬰安全受到威脅,嚴重時還會引發中毒反應。硝苯地平具擴張血管,保護心肌的作用,擴張平滑肌,抑制心肌細胞膜上鈣通道,減少鈣離子的釋放,對患者體內各鉀、鈉等離子起到激活作用,與硫酸鎂聯合使用,還能發揮明顯優勢,起到降壓,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擴張血管,減少患者的心肌收縮,起到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5]。
綜上所述,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妊娠高血壓療效更為理想,而且無需增加藥物使用劑量,就可以實現理想的療效,可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