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珊珊 楊文杰 蘇萍 聶凡剛
(保山市人民醫院 云南 保山 678000)
肺栓塞(PE)是急危重癥中的常見疾病,主要是因各種栓子阻塞肺動脈系統使肺動脈血流發生急性中斷所致,以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咳嗽、咯血為主要臨床表現,一旦治療不及時則可并發急性肺功能衰竭,甚至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2]。肺動脈造影是臨床診斷肺栓塞的金標準,但對醫療技術要求高,具有一定創傷性,不易被患者所接受。近年來隨著影像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在PE 的診斷中同樣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3]。本研究旨在探討CTPA 聯合UCG 在肺栓塞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以我院2017 年2 月—2019 年2 月疑似肺栓塞的73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伴有胸悶、咳嗽、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等癥,自愿接受臨床相關檢查,且排除無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檢查禁忌癥及伴有其他呼吸系統疾病者。其中男40 例,女33 例;年齡39 ~72 歲,平均(54.34±3.74)歲,出現咳嗽28 例,胸痛43 例,胸悶39 例,呼吸困難41 例,咯血36 例。
選擇美國GE VIVD 7 超聲心動圖,指導患者均左側臥位,行常規心臟超聲檢查,詳細觀察右心房、肺動脈主干及分支情況,陽性診斷標準:肺動脈壓力升高明顯,肺動脈及其分支出現異常回聲、右心室前后徑增寬或右心房容積增大。之后選擇16 層螺旋CT 掃描機,囑患者取仰臥位,自膈下至主動脈弓上緣2cm 水平進行掃描,掃描順序為足端至頭端,時長0.5s,螺距3.5,圖像重建后置入工作站中進行圖像分析。最后行肺動脈造影檢查,于上肢淺靜脈進行穿刺,當肺動脈局部出現充盈缺損即診斷為陽性。比較不同陽性檢出率、診斷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
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73 例疑似患者中,肺動脈造影檢查陽性52 例,陰性21例。CTPA 陽性檢出率為88.46%,其中有6 例為假陽性;UCG 陽性檢出率為84.62%,其中有7 例為假陽性;CTPA+UCG 陽性檢出率為98.08%,其中有2 例為假陽性。CTPA+UCG 的陽性檢出率顯著高于CTPA 與UCG 單獨檢查(P<0.05),見表1。

表1 不同檢查方法的診斷效果(例)
CTPA 診斷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分別為76.92%、71.43%、75.34%;UCG 診斷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分別為71.15%、66.67%、69.86%;CTPA +UCG 診斷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分別為94.23%、90.48%、93.15%。CTPA +UCG 診斷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顯著高于CTPA 與UCG 單獨檢查(P<0.05),見表2。3.討論

表2 不同檢查方法的診斷效能[n(%)]
PE 具有病因復雜多樣、起病急、病情兇險、病死率高的特點,對患者的危害性極大,因此早診斷、早治療對改善預后尤為重要[4]。CTPA 與UCG 均為臨床診斷肺栓塞的常用方法,其中UCG 常被臨床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而CTPA 作為CT 檢查的延伸可有效彌補常規CT 對血管檢查的不足,CTPA 與UCG 聯合應用可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且具有無創性、操作簡單、可重復進行、診斷準確率高、成本低廉的優點,在肺栓塞的診斷中具有顯著優勢[5]。本研究結果表明,CTPA+UCG 的陽性檢出率顯著高于CTPA與UCG 單獨檢查(P<0.05),CTPA+UCG 診斷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顯著高于CTPA 與UCG 單獨檢查(P<0.05)。
綜上所述,CTPA +UCG 可有效提高肺栓塞陽性檢出率及診斷效能,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