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材
(青海省黃南州人民醫院 青海 黃南州 811399)
外傷性肋骨骨折發生的主要原因有車禍、摔傷、打架等,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胸部有明顯的壓痛性癥狀,嚴重者可能會伴有肺挫傷、肺積液等情況,容易讓患者的呼吸受到限制,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及時進行診斷和治療十分關鍵[1]。傳統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加壓包扎、肋骨牽引等非內固定治療方法,該治療方法并不能促進患者有效康復,反而會滋生并發癥,影響治療效果,不利于患者康復,增加額外的負擔。本次研究通過給予外傷性肋骨骨折患者記憶合金環抱器內固定治療方法,對其臨床價值進行分析和研究,先報告如下。
遴選在本院收治的外傷性肋骨骨折患者共80 例,選取的時間段為2017 年10 月—2019 年10 月,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 例。觀察組:男性24 例,女性16 例,年齡26 ~64 歲,平均年齡(48.14±6.43)歲。對照組:男性28 例,女性12 例,年齡27 ~65 歲,平均年齡(48.36±6.29)歲。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觀察組:記憶合金環抱器內固定治療方法,嚴格遵循無菌手術操作要求,切口位置的選擇主要是根據患者的肋骨骨折數目和具體位置來進行確定,切口長度一般為8 ~12 厘米,暴露肋骨斷端,醫生需要仔細、小心的將骨膜剝離至2 ~3 厘米,行解剖復位,將選擇符合患者肋骨大小的鎳鈦合金環抱器,先放置于實現準備好的消毒冰水中,待觀察待環抱器呈張開姿勢,迅速置于肋骨骨折端,同時將紗布應熱鹽水打濕進行覆蓋,與骨折端緊緊環抱住后完成肋骨骨折固定[2]。對照組患者:采用繃帶進行固定,給予患者補液、止血等進行常規處理,術后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所有患者行CT 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分為分為優、良、可、差四個等級,差,表示患者經CT 檢測,發現無明顯治療效果;可,表示患者的一般癥狀有所減緩,且CT 檢測發現骨折肋骨恢復較好;良,表示經CT 檢查,肋骨對位良好且患者呼吸困難癥狀得到顯著改善;優,表示經CT檢查骨折部位和胸廓狀態呈良好狀態,治療總有效率=(優+良+可)例數/總例數×100%。同時密切關注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例數,并進行統計和比較。
數據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和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外傷性肋骨骨折會讓患者呼吸受到限制、疼痛感較為強烈,若不及時接受治療,嚴重者會危急患者的生命健康[3]。由于常規非內固定治療方法效果不佳,因此選擇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法值得廣大醫學工作者加強重視。記憶合金環抱器內固定治療方法廣泛應用于臨床肋骨骨折治療中,該治療方法能夠讓患者的骨折端呈現穩定狀態,且該器材的使用能夠有效將碎骨片進行聚攏,對于促進骨折愈合具有重要意義[4]。
本次研究通過給予兩組患者不同的治療方法,不難發現記憶合金環抱器內固定治療方法治療效果顯著,且并發癥有所減少。這與使用材料存在一定關聯,鎳鈦記憶合金是新型材料,能夠感知溫度,具有很好的抗扭或抗彎作用,不會對人體造成嚴重損害。且該手術方式避免對骨膜與鉆孔的過多剝離,有效較少對血供的干擾,對于促進骨折部位恢復具有重要意義[5]。
綜上所述,將記憶合金環抱器內固定治療方法應用于外傷性肋骨骨折患者中,對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