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戰威 王瑋
(威海市中心醫院 山東 威海 264400)
眾所周知,醫院內部的門診藥房是專門針對廣大社會人員所開放的一種特殊窗口,其作為醫院構成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在其服務態度和工作水平也代表著醫院的整體工作質量[1]。因此,在醫院門診藥房藥品管理實施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極為有效。本文正是基于此,選擇了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間在本院門診取藥的54 例患者作為對象,探究和分析門診藥房藥品管理的實際工作中應用用藥指導措施,具體情況如下。
本次研究回顧了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間在本院門診取藥的54 例患者情況進行研究,按照時間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7例。對照組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別有17例和10例,年齡19 歲~76 歲,平均年齡(39.85±8.75)歲。觀察組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別有19 例和8 例,年齡20 歲~75 歲,平均年齡(40.18±8.65)歲。兩個組別患者的資料對比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均需要采取藥物進行治療,且已經排除了存在心肝腎疾病的疾病患者,排除了存在精神意識不正常以及不配合研究的患者。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措施進行藥房管理,由患者依據處方進行自行抓藥。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用藥指導措施,具體措施為:(1)門診藥房當中的藥師必須經過嚴格的考核以及培訓,且考核合格之后方可進行上崗進行工作。(2)患者在取藥時門診藥房必須要詳細告知其用藥方式、時間、適應證、具體效果以及服藥后可能會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2]。(3)藥師還需要定期對患者進行藥物相關的宣傳教育,讓患者可以接受到更加系統和科學的用藥治療。(4)藥師必須要仔細叮囑患者嚴格醫囑進行服藥。(5)門診藥房需要多和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盡量使用患者易懂的語言為患者答疑解惑。(6)藥師可適當為患者普及基本藥理知識,提高患者對藥物服用的依從性。(7)藥師還可以適當創建門診藥房患者微信群以及微信公眾號平臺,在微信群和平臺中定時發送藥物知識,還可以在微信群中對患者服藥知識了解度進行了解[3]。
對比兩組別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不良反應出現率以及藥房投訴率。
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用藥依從性顯著低于觀察組,不良反應出現率和藥房投訴率則高于觀察組,組別之間數據對比具有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不良反應出現率以及藥房投訴概率對比[n(%)]
在我國非常多的醫院門診藥房當中,藥品管理依舊采取的是傳統的處方以及取藥方式,然而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以及國內醫學技術的提升,以往常規性的取藥方式慢慢無法對患者需求進行滿足[4]。為了可以更好地提升醫院門診藥房地服務治療,采取更加有效地藥房管理措施,對所有患者進行更加全面和具有個性化的用藥指導措施,為患者進行服藥知識的詳細講解,同時需要及時告知患者如若不依據醫囑進行藥物服藥的不良后果,讓患者可以得到更加系統化和科學化的治療,進而推動患者身體的恢復,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最終提升醫院內部的醫療服務質量[5]。在本次研究中,回顧了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間在本院門診取藥的54 例患者情況進行研究,將27 例患者作為對照組,該期間藥房采取常規性的藥房管理措施,27 例患者作為觀察組,該期間藥房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用藥指導措施,對比兩組別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不良反應出現率以及藥房投訴率后發現,對照組患者用藥依從性顯著低于觀察組,不良反應出現率和藥房投訴率則高于觀察組,組別之間數據對比具有意義(P<0.05)。
綜上所述,醫院內門診藥方藥品管理的實際工作當中采取用藥指導的措施可以顯著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降低患者服藥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醫院藥方的投訴率。為進一步證實還需加大樣本量,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