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主要介紹了動物免疫失敗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旨在控制傳染性疾病的發生,保證養殖安全。
關鍵詞:動物免疫;失敗;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S851.33 ? ? ? ?文獻標識碼:B ? ? ? ?文章編號:1007-273X(2020)08-0015-02
動物免疫接種工作是通過人工方法將免疫原或免疫效應物質運輸到動物機體,并誘導機體產生對某種病原的抵抗能力的一種疾病防控手段,是防止傳染性疾病傳播流行、節省養殖成本、降低藥物使用量、保證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但在疫苗免疫接種過程中,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經常會造成疫苗免疫失敗,使得動物面臨較長時間的免疫空白期,導致動物在生長發育和疾病防控過程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很容易引起疫病的傳播蔓延,阻礙畜牧業的健康發展。為了保證動物免疫質量,防止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就需要深入分析造成免疫失敗的原因,并制定針對性的措施,提高免疫效果。
1 ?動物免疫失敗的原因分析
1.1 ?疫苗質量較差
目前,市場上的疫苗魚龍混雜,疫苗生產企業較多,不同廠家所生產的不同批次的疫苗質量存在很大差異,有些疫苗在出廠前就達不到質量要求,進入動物機體后不能誘導產生免疫抗體,勢必會造成免疫失敗。也有很多疫苗出廠前符合相關技術要求,但在保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溫度把控不到位[1],使得疫苗失去活性,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免疫作用。
1.2 ?免疫接種程序不合理
養殖戶不嚴格按照規定的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接種,不按照規定的次數免疫接種,免疫程序不合理是造成動物疫苗免疫接種失敗的主要原因。通常情況下,母源抗體水平會對幼齡動物的機體抵抗能力產生一定的保護,也會影響疫苗免疫接種效果。在首次疫苗免疫接種過程中,如果幼齡動物的母源抗體水平較高,疫苗進入機體后與抗體產生相應的中和作用,從而造成免疫失敗,同時也會造成機體的抗體水平下降,使得動物機體出現嚴重的免疫空白期,給多種致病原的傳播流行提供條件。此外,部分養殖戶在疫苗免疫接種時普遍表現為多種類疫苗同時免疫接種,不清楚不同疫苗的性狀和性質,將滅活疫苗與活疫苗同時使用或多種活疫苗聯合使用[2],疫苗的不合理使用使得動物機體存在嚴重的應激反應,影響免疫效果,無法發揮疫苗的免疫功能。
1.3 ?疫苗免疫接種不當
不同的疫苗有著不同的免疫接種方法,只有正確的免疫接種方法才能誘導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當前基層動物防疫人員年齡結構普遍偏大,知識結構陳舊,無法及時得到有效的更新換代,技術水平普遍較低。動物免疫接種工作是一個技術要求很高的系統性工作,很多技術人員在免疫接種過程中經常出現注射深度過短或打飛針的現象,造成免疫劑量不合格,影響免疫效果。另外疫苗使用前存在很大的隨意性,注射部位掌握不準確,造成疫苗在機體不能被很好地吸收,不能夠誘導產生更多的抗體。
1.4 ?不合理的養殖管理
養殖管理不當也是造成疫苗免疫效果較差的一個主要因素。很多養殖戶盲目擴大養殖規模,養殖環境衛生較差,動物的身體抵抗能力不足,處于亞健康狀態。飼料發霉變質或飼料搭配不科學,營養不均衡,都會影響到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抗生素和各種飼料添加劑的不合理使用,造成機體抗病能力顯著下降,各種免疫抑制性疾病降低了機體的免疫功能,造成免疫效果下降。上述諸多養殖管理因素均會影響機體免疫功能的發揮,影響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失敗。
2 ?提高動物免疫效果的對策
2.1 ?強化疫苗質量安全監管
疫苗是一種特殊的生物制品,疫苗質量直接決定的疫苗免疫效果。為此要求相關監管部門加大執法力度,深入基層開展廣泛性的監督檢查工作,及時發現違法售賣低質劣疫苗的行為。指導養殖戶在購買疫苗時盡量選擇知名企業生產的疫苗,要選擇高效價、高質量的疫苗。在疫苗運輸和保存過程中,一定要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嚴格冷藏保存或冷凍保存。稀釋好的疫苗在規定的時間內使用完畢,放置在陰涼處,避免陽光照射。
2.2 ?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
不管是養殖場的飼養管理人員還是基層的動物防疫人員,都應加強動物抗體水平監測,根據抗體水平情況,對免疫程序做出適當調整,保證免疫接種的針對性和合理性[3]。另外,還應該加強常見免疫性疾病的有效監測,對于存在某些傳染性疾病的動物不能接種疫苗,要保證其恢復健康后及時補充免疫。養殖單位要結合實際情況,確定適合養殖場的免疫程序,并按照免疫程序科學使用疫苗。避免多種疫苗聯合使用,尤其是避免活性疫苗聯合使用。
2.3 ?強化技術培訓
提升動物疫苗免疫質量,就需要加強高素質人才隊伍的培養。基層動物防疫部門通過進一步完善工作條件、工作環境,改善福利待遇,更好地吸引高素質專業人才到基層開展動物防疫。對于現有的基層動物防疫工作隊伍,可采用會議、現場指導、培訓等模式,提高防疫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保證在短時間內構建一支專業素質過硬、責任心較強、吃苦耐勞的專業防疫隊伍。在疫苗免疫接種過程中,要認真仔細地閱讀疫苗使用說明書,明確疫苗免疫接種的注意事項。同時還應該掌握不同疫苗的具體使用方法,減少因為防疫人員專業技能較差引起免疫質量效果下降的問題出現。
2.4 ?加強養殖管理
在動物養殖過程中,一定要確定合理的養殖密度,保證動物有充足的活動空間,調控好養殖空間,為動物營造一個健康舒適整潔的環境,提高動物機體的健康水平和抵抗能力。嚴格控制飼料質量,根據動物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做到科學搭配飼料日糧,保證飼料營養全面,嚴禁向動物投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另外,要科學的使用各種抗菌的藥物、抗病毒類藥物和飼料添加劑,禁止多種類大劑量使用抗生素。加強養殖場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有效監測并及時淘汰,患病動物逐漸凈化,堅持自繁自育全進全出的養殖管理模式,將疫病感染風險降到最低。
3 ?小結
動物免疫接種是一種綜合性和專業性的系統性工作,只有保證疫苗的質量,免疫接種程序的合理,接種技術操作的準確性、合理性,養殖管理的科學性,才能夠切實發揮疫苗的免疫特效,誘導機體產生更多抗體,抵御各種病原微生物的侵入,降低各種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更好控制傳染性疾病的發生,保證養殖安全。
參考文獻:
[1] 付 ?沖.動物防疫失敗原因及對策[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11):152-153.
[2] 李 ?強.探討雞疫病防治中免疫增強劑的應用[J].中國畜禽種業,2016(5):157.
[3] 張 ?花,王 ?帥.動物防疫失敗的原因及對策[J].今日畜牧獸醫,2017(4):46.
收稿日期:2020-06-10
作者簡介:李 ?娜(1966-),女,新疆阜康人,高級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預防及臨床診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