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介紹了規模雞場禽流感與新城疫的病原、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及防治措施。
關鍵詞:規模雞場;禽流感;新城疫;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31 ? ? ? ?文獻標識碼:B ? ? ? ?文章編號:1007-273X(2020)08-0030-02
近年來,隨著規模化養殖產業不斷發展,養殖密度擴大的同時,多種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率呈升高趨勢,多種傳染性疾病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大致相同,給疾病診斷工作帶來一定難度。禽流感、新城疫等重特大傳染性疾病在家禽養殖業普遍傳播流行,造成了嚴重影響。雞禽流感和新城疫均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性疾病,冬春季節高發,兩者臨床癥狀相似,很多養殖戶將兩種疾病混淆,導致處理措施選擇不當,延誤了病情,加速了病毒的傳播蔓延。工作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兩種傳染性疾病之間的差異性,結合具體的臨床癥狀進行有效的鑒別診斷,構建針對性的防控措施,降低病毒的傳播范圍,保證家禽養殖安全。
1 ?病原
雞新城疫是由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屬的新城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一類重特大傳染性疾病,該病一年四季均可傳播流行,可危害任何年齡和品種的雞,其中對雛雞造成的危害最為嚴重。該病毒除了危害雞之外,對其他家禽造成的危害相對較輕,一般不會出現典型的臨床癥狀,多數家禽呈隱性帶毒,成為主要傳染源。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亞洲A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病毒性傳染性疾病,該病潛伏期比新城疫潛伏期相對較短,冬春季節發病率較高,對禽類具有一定的互感性,除危害雞外,還可危害多種禽類。家禽感染病毒后,由于病毒的毒力不同和畜禽品種不同,其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以及轉歸也存在一定差異性,有的雞群呈現無癥狀患病,有的會死亡,死亡率高達100%。
2 ?臨床癥狀
2.1 ?雞新城疫
該病分為急性發病和慢性發病兩種,急性發病多發生于流行初期或雛雞階段,患病雞體溫迅速升高至43 ℃,最高達44 ℃,采食量突然下降或突然停止飲食,雞冠和肉垂外觀呈深紅色或紫紅色,精神狀態逐漸變差,離群呆立不動,縮頭縮頸,雙翅下垂,嗜睡,糞便顏色呈黃綠色或黃白色,有時混有大量血液。口腔、鼻腔、咽喉、喉頭中蓄積有大量黏液,不斷搖頭做吞咽動作,張嘴呼吸,不時發出咯咯的喘鳴聲或鳴叫聲。將患病雞倒提時,從素囊中流出大量酸臭氣味的灰白色液體。有的還會出現翅膀、腿腳麻痹等神經癥狀。發病后期,體溫逐漸下降到正常以下,最終死亡,整個發病過程通常為2~5 d。慢性型的臨床癥狀和急性型的臨床癥狀大致相同,出現臨床癥狀不久后就會出現神經癥狀,腿腳麻痹不能正常行走,臥地不起,頭頸向后扭轉,在地上旋轉,動作失調,最終癱瘓或半癱瘓,一般經10~20 d死亡。該類型主要發生于成年雞、免疫雞群以及疫苗接種質量不高的雞群。
2.2 ?禽流感
禽流感的臨床癥狀依據患病雞的品種、年齡、性別、病毒毒性以及并發感染程度、環境因素不同而有所區別,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出現異常病變。主要表現為精神沉郁,采食量逐漸減少,身體逐漸消瘦。生產階段的蛋雞表現為產蛋率顯著下降。除了表現上述癥狀之外,還會出現呼吸道癥狀,咳嗽,打噴嚏,眼角流出大量液體,頭部和面部水腫明顯,神經紊亂,出現嚴重的腹瀉癥狀。有時養殖場在沒有出現明顯臨床癥狀的前提下,就已經出現病死病例。禽流感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取決于禽類及毒株的毒力。如果受到高致病性禽流感侵染,發病率和死亡率高達100%。潛伏期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長短與病毒的致病性、感染病毒的劑量以及感染途徑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異,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表現為體溫顯著升高,明顯的呼吸道癥狀,精神萎靡不振,采食量下降,雞冠和肉垂呈紫黑色,質地變硬,并有大量壞死結節,頭部腫脹,排出黃綠色糞便。病雞的無毛處或腳部鱗片上,能看到紫紅色或暗紅色的出血斑塊[1]。低致病性禽流感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影響到雞的正常生產,主要呈溫和性變化。
3 ?病理學變化
3.1 ?新城疫
病死雞解剖后發現氣管充血且存在大量黏液,鼻腔存在卡他性炎性滲出物,氣囊渾濁,腺胃乳頭存在廣泛性出血等典型的病理變化。有的消化道黏膜呈現彌漫性的點狀出血壞死。腺胃黏膜乳頭間存在大量的出血斑點。腸道充血出血明顯,尤其以十二指腸上段表現的最為嚴重,回盲瓣充血出血較為集中,小腸黏膜表面會形成圓形或棗核狀的壞死潰瘍病灶[2],直腸和血泄殖腔存在廣泛性的出血現象。
3.2 ?禽流感
禽流感的病理變化與新城疫差異較大,主要表現為胰腺邊緣高度充血出血,且存在灰白色或黃白色的壞死病灶。消化道病變和新城疫大致相同,但腺胃乳頭嚴重腫大并呈現化膿性出血現象,十二指腸盲腸、扁桃體不存在潰瘍病灶,成年蛋雞還表現為輸卵管炎,在輸卵管中能看到大量白色或淡黃色的膿性滲出物,或豆腐渣狀干酪樣物質[3],腹腔中出現卵黃性滲出物。
4 ?防治措施
上述兩種疫病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屬于國家一類重特大傳染性疾病,要杜絕致病原侵入,切斷一切可能的傳播途徑,保護易感群體,加強養殖管理,制定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制定嚴格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雞群的疫苗免疫接種工作,還需要定期做好抗體水平監測,以便對免疫程序做出適當調整。一旦發現疑似發病情況,應立即將病情上報并做出診斷,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對養殖場整個批次的雞進行嚴格的撲殺,無害化處理。對于受到威脅的其他養殖場,應該進行緊急的疫苗預防,防止病原進一步擴散蔓延。在整個疫情防控期間,要做好封鎖隔離工作,禁止一切家禽的調運行為,并做好周邊地區流行病學調查,掌握受威脅區域養殖場的疫情流行動態,以便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針對性的防控。在嚴格撲殺、無害化處理、衛生消毒的基礎上,間隔21 d不出現新的死亡病例和發病情況,經過省級部門檢疫檢驗并進行嚴格的衛生消毒,合格之后才能夠解除封鎖。
5 ?小結
禽流感和新城疫屬于國家一類重特大傳染性疾病,任何一種疫病傳播流行都會對養殖場造成毀滅性打擊,造成嚴重危害。為了提高疫病的防控效果,需要充分認識上述兩種疾病的臨床表現和病理變化,一旦發現疑似發病情況,應立即上報并進行嚴格診斷,做到早發現早確診早處理,避免病毒進一步傳播蔓延。由于兩種疾病的臨床表現有一定的相似性,需要進行嚴格的病理觀察,保證防治措施的針對性和合理性。
參考文獻:
[1] 張彥杰,公月敏,鐘光勝.雞新城疫與禽流感的類癥鑒別[J].養殖技術顧問,2010(9):153.
[2] 張雨林,卞保榮.雞新城疫與禽流感的診斷及防治[J].中國畜禽種業,2009(8):132.
[3] 王金培,鄭興中.雞新城疫與禽流感鑒別[J].中國畜禽種業,2011(11):144-145.
收稿日期:2020-05-10
作者簡介:郭衛東(1968-),男,河南鄲城人,助理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