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學博,劉建磊
(1.南水北調東線山東干線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9;2.水發眾興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9)
近年來,山東南水北調不斷推進運行管理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工作,致力于實施標準化引領戰略。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關于“深入推進規范化管理和運行監督”及南水北調系統工作會議提出“堅持高標準高要求,持續加強規范化、信息化建設”等要求,南水北調東線山東干線有限責任公司積極探索,持續推進運行管理標準化建設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共有11 個工程運行管理標準化項目完成創建,使工程管理更加規范,工程面貌大為改觀,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全面推行運行管理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5 年,南水北調山東干線有限責任公司啟動運行管理標準化建設,臺兒莊泵站作為首個試點單位,初步形成了標準化建設制度體系。2018年,公司印發《深化運行管理標準化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及計劃》,標志著山東南水北調干線工程運行管理標準化工作深入推進實施。為促進標準化建設實施,公司成立了標準化建設領導小組,專門負責工程運行管理標準化創建,把標準化作為促進作業規范有序、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2018—2019 年,開展了泵站、水庫、渠道等工程類型標準化試點工作,涵蓋了管理標準、運行規范、管理條件等創建內容,發揮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根據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安排,南水北調山東干線公司參與制定了南水北調東線泵站、水庫、渠道、水閘等四類工程規范運行管理標準(試行)、工程運行管理標準化評價標準(試行)等標準規定。經過試點項目標準化建設檢驗,基本形成了一套適合山東南水北調工程實際的運行管理標準體系,并分工程類型開展了相應的教育培訓,為推進山東南水北調工程運行管理標準化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山東南水北調工程原有標識標牌存在格式內容不規范,不統一的現象,為使標識標牌更規范,更合適合山東工程特點,山東干線公司嚴格按照《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永久標識系統設計方案》(試行)要求,結合工程實際,選取試點泵站探索標識標牌樣式材質內容等,研究出符合規范要求,并且更加適合泵站工程的標識系統,提出了運行管理標準化標識標牌建設項目實施方案,進行了建設試驗。深化后的標識標牌系統,不僅符合規范要求,而且提高了南水北調工程的辨識度,形成了穩定、鮮明的外部形象。
公司在4 個試點泵站、一個試點水庫、一個試點渠道管理處陸續開展了工程形象規范化項目建設,重點開展管理處辦公樓和泵站大廳規范化、警務室規范化、信息展示系統建設等11 個建設項目,改善了現場管理硬件條件,提升了工程實體環境,推進了工程現場管理條件規范化,為全面推開管理條件規范化建立了樣板。
運行管理標準提出了“工作標準+管理標準+技術標準”的管理標準構架(圖1),工作標準主要規范崗位設置、人員編制、督查考核等;管理標準主要規范黨建、行政事務、人力資源、綜合事務、接待服務、檔案資料等;技術標準主要規范調度運行、工程檢查與監測、維修養護、工程維修、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和職業健康等。標準化評價標準將上述內容逐條分解,賦予分值,使日常檢查有據可依、有據可循,日常考核更易量化。

圖1 運行管理標準架構
受建設時期技術和設計標準制約等多種因素,部分工程批復設計標準低,實際運行中功能發揮與現實需求矛盾突出,與工程管理標準化要求差距較大。
雖然經過梳理形成了公司制度體系,但部分制度規定修訂不及時,在實際運用中存在部分制度規范、操作流程等不健全、不完善的問題。
1)受山東南水北調干線工程地理位置、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條件、管理體制機制等影響限制,現場管理人員數量與標準化要求存在差距。
2)工程運行時間較短,現有管理人員經驗不足,專業水平參差不齊。
3)教育培訓體系不完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管理知識更新不及時。
1)雖然現在科技發達,管理技術手段較多,但工程現場科技手段普及程度不高,工程管理中科技手段應用較少。
2)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工程運行維護、監測檢查、安全隱患等信息不能及時共享,無法實現動態管理,不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以致管理效率較低。
3)大部分自動化控制設備未達到實行自動化控制水平。
1)山東南水北調工程采用管養分離政策,工程維修養護、水質檢測等由代維單位進行維修養護。目前,缺乏對工程維修、養護缺乏技術性的施工措施,無法對工程進行有效管護。
2)維修養護項目定額不明確,缺乏適用工程實際的養護標準。
加強山東南水北調運行管理標準化、規范化的頂層設計,結合工程實際,制定細致明確的運行管理標準化建設計劃,列明進度表,倒排工期,上下同心,全面推行工程運行管理標準化建設。
通過運行管理標準化試行,持續改進完善制度、規范流程,在提升標準上下功夫,全面夯實管根本、管長遠的制度標準基礎,切實構建導向鮮明、措施有效、責任明確的制度標準體系,為各項工作提供有力、有效的支撐。
根據泵站、水庫、渠道、水閘等四類工程規范運行管理標準,組織編制分工程類型的常用知識隨身冊,發放到每一位職工,并對隨身冊內容進行培訓講解,使職工熟知熟記熟用,建立“管理人人參與、人人參與管理”的良性管理狀態。
激勵機制是運行管理標準化創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激勵約束機制,鼓勵從業人員積極建言獻策,建言獻策應有回復,建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全員重視運行管理標準化建設的良好氛圍,不斷提升運行管理水平。
1)補充完善信息化設備。加強遠程自動化控制設備,合理布設視頻球機數量和位置,完善水位遙測設備等。
2)構建標準化數據庫管理平臺。對工程運行管理標準化涉及的基礎數據進行梳理整編,對日常工作中的臺賬信息和工程監測實時信息進行采集、分析,運用數據監控工程運行。
3)請專業機構定期評估數據信息。在獲得運行管理大數據的基礎上,每年邀請專業機構評估一次運行管理數據信息,根據評估結果,檢驗和校正標準化數據庫管理平臺數據。
將工程運行管理標準化體系內容應用于山東南水北調現行千分制考核,使考核覆蓋面更廣,內容更加細致。
山東南水北調工程運行管理標準化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確保工程運行安全長久,充分發揮效益的有效手段。工程由建設期轉入運行管理后,不斷完善“技術創新有保障、生產安全能應急、不抓落實就問責”三個長效機制,管理逐漸規范化、標準化,并積極向精細化管理邁進。經過標準化建設,工程管理明顯規范,工程面貌明顯改善,職工素質明顯增強,逐步實現了管理程序化、工作制度化、員工規范化、運行高效化,為建設國際一流調水企業奠定堅實的管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