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凡
世界貿易組織(WTO)是現行多邊貿易體制的核心,也是全球化和多邊主義的重要象征。其中,爭端解決機制以其獨樹一幟的強制管轄、準司法性和規則導向,成為WTO區別于其他諸多國際組織的一個鮮明特色,被譽為“WTO皇冠上的明珠”。一些人認為WTO上訴機制被美國癱瘓后導致“明珠”黯然失色,這其實存在一定的誤解。
WTO汲取關稅和貿易總協定(GATT)時代爭端解決機制的經驗教訓,創造性地對于專家組報告和上訴機構報告適用“反向協商一致”原則,即除非WTO成員方經協商一致決定不通過相關報告,否則報告即獲通過并可執行。這使得WTO爭端解決機制一掃GATT時代的疲軟,真正裝上了“牙齒”。
WTO爭端解決程序分為專家組審理和上訴機構審理兩個階段。由于美國近年一意孤行,無端阻撓上訴機構遴選新成員接替任期屆滿的成員,目前上訴機構僅余1人,無法滿足“任何上訴案件均應由3人審理”的法定要求,陷入停擺狀態。
盡管如此,爭端解決機制仍然是WTO多邊貿易體制的重要組件和有力保障,專家組報告仍然是對WTO框架下貿易爭端的是非曲直,以及成員方是否遵守其相關義務和承諾的權威裁斷。中國、歐盟等WTO成員方也在攜手努力,維護爭端解決機制在上訴機構停擺期間的運轉。對于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權威性和重要性,仍應充分肯定并抱持信心。
首先,獲得通過的專家組報告和上訴機構報告具有法律約束力和執行力,爭議各方有義務遵守和執行,包括糾正其此前采取的任何與報告要求不符的國內措施。若一方拒不執行,另一方經WTO授權,可以采取對等報復措施,包括對拒不執行的一方中止履行己方在WTO框架下的相關承諾。與單邊主義措施不同,這種報復具有法律上的合規性和道義上的正當性,符合多邊主義的原則和精神。
其次,根據WTO相關規定,對專家組報告不服的爭議一方應在報告公布之日起60日內提出上訴,否則專家組報告即按照“反向協商一致”原則由成員方通過。若一方提起上訴,鑒于目前上訴機構停擺,上訴審理無法開展,專家組報告實際上將處于效力待定狀態。但這種暫時性、技術性的障礙并不能成為否認專家組報告權威性和重要性的理由。一旦上訴機構以某種方式恢復正常運轉,相關案件的上訴審理仍應基于已經作出的專家組報告而進行。
再次,中國、歐盟及其他17個WTO成員已于今年4月向WTO提交通知,共同建立多方臨時上訴仲裁安排。據此,在上訴機構停擺期間,該安排的參與方將通過WTO《關于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諒解》第25條規定的仲裁程序,處理提起上訴的爭端案件。同時,該安排向所有WTO成員開放。此舉有助于維護爭端解決機制在上訴機構停擺期間的運轉,也體現了主要成員方對WTO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的支持和信心。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多邊主義符合時代潮流,是人心所向。作為WTO多邊貿易體制的規則組件和程序保障,爭端解決機制的意義和重要性毋庸置疑。▲(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研究員)
環球時報20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