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改
三門峽市第三人民醫院內科,河南 三門峽 472000
目前,潰瘍性結腸炎的具體發病機制未明,但通常認為與環境、遺傳、腸道菌群失調有關,該病常發生于乙狀結腸、直腸黏膜或黏膜下層,且各年齡段均會發生,發病率較高[1]。患者會出現惡心、便血、腹痛等臨床癥狀,同時由于該病病程較長,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較為明顯[2]。對于該病,目前臨床主要的治療方式是藥物治療,多見抗菌、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柳氮磺胺吡啶在臨床被廣泛應用,能夠起到積極的抗菌效果,但長期使用藥效下降,部分患者無法獲得有效治療[3]。而奧曲肽屬于生長抑制素,能夠有效控制促甲狀腺激素、胃腸道、胰腺分泌激素的產生,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4]。為探究柳氮磺胺吡啶聯合奧曲肽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對患者炎癥反應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本研究特選取我院107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觀察,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07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分為觀察組(53例)與對照組(54例)。對照組:男31例,女23例;年齡38~54歲,平均年齡(44.28±5.31)歲;病程2~6年,平均病程(4.25±1.43)年。觀察組:男28例,女25例;年齡39~55歲,平均年齡(44.73±4.29)歲;病程2~7年,平均病程(4.76±1.37)年。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間斷性便血等臨床癥狀;②所有患者經結腸鏡檢查后,存在典型潰瘍性結腸炎表現。排除標準:①感染性腸炎者、缺血性腸炎等經結腸鏡檢查證實非潰瘍性腸炎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且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柳氮磺吡啶腸溶片[上海中西三維藥業有限公司(上海上藥中西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 020450;規格:0.25g;生產批號:20171142]治療,3片/次,4次/d,溫水送服。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醋酸奧曲肽注射液(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注冊證號:H20150364;規格:1mL:0.1mg;生產批號:20171068)治療,0.1mg/次,每8h皮下注射1次。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2周。
1.3 評價指標①療效標準:顯效:治療2周后,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經結腸鏡檢查病變處黏膜正常;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顯著好轉,經結腸鏡檢查病變處有瘢痕或假息肉形成;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未有改善甚至加重;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炎癥指標:取所有患者治療前后、治療2周后清晨空腹靜脈血3mL,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炎癥指標[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進行檢測;③血液流變學指標:全血使用回旋黏度計進行測定;血漿黏度使用毛細血管黏度計測定;使用1.25%亞硫酸鈉,使纖維纖維蛋白沉淀分離,用雙縮脲顯色與標準血清比色法測定纖維蛋白原含量。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4.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有效率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4.34%(50/53)相較對照組79.63%(43/54)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例(%)]Tab 1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s(%)]
2.2 炎癥指標觀察組治療后CRP、IL-6、TNF-α相較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指標對比(,ng/L)Tab 2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mark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ng/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指標對比(,ng/L)Tab 2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mark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ng/L)
注:與治療前相比,aP<0.05
2.3 血液流變學指標觀察組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均相較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Tab 3 Comparison of the hemorheology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Tab 3 Comparison of the hemorheology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注:與治療前相比,aP<0.05
2.4 不良反應發生率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7.55%(4/53)相較對照組3.70%(2/54)更高,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例(%)]Tab 4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s(%)]
潰瘍性結腸炎屬于慢性非特異性腸炎的一種,會對患者結腸黏膜及黏膜下層造成傷害,導致患者出現腹痛、便血等臨床癥狀,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該病患者炎癥指標會明顯上升,其中CRP當患者出現感染或組織損傷時,會急劇上升,可以有效反映患者炎癥水平,了解患者病情。IL-6是重要炎癥指標,能夠提升細胞毒T細胞活性,參與患者發病與遷延過程[5]。TNF-α能夠提升結腸上皮黏膜通透性,與該病的病變過程關系密切。如能有效控制患者炎癥反應,將對患者病情起到極大的改善作用[6]。
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相較對照組更高,表明柳氮磺胺吡啶聯合奧曲肽能夠有效提升患者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患者康復。觀察組患者炎癥指標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相較對照組更低,表明兩藥聯合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炎癥反應及血液黏度,起到促進患者微循環、提升腸道黏膜血液供給、清除炎癥因子的效果[7]。其原因在于,柳氮磺胺吡啶經口服后,能夠被分解為5-ASA,對結腸黏膜白三烯的釋放起到控制效果,同時可以有效清除活性氧等損傷因子而發揮抗炎作用,進而發揮減輕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炎癥反應的效果[8]。而奧曲肽是人工合成的八肽生長抑制素,能夠有效降低胃腸蠕動及胃蛋白酶及胃泌素的分泌,降低炎癥因子表達及腸道黏膜通透性,減少空腸及回腸的液體分泌,同時有助于刺激上皮細胞對于水分子與鈉離子的吸收,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患者康復[9-10]。本次研究顯示,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兩藥聯合使用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
綜合上所述,柳氮磺胺吡啶聯合奧曲肽能夠有效提升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治療效果,降低患者炎癥反應,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同時安全性較高,能夠有效促進患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