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橫貫重慶655公里。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重要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特別強調重慶要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
按期實現長江流域全面禁捕,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精神,保護長江母親河、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重大舉措,對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重慶市人力社保部門總結借鑒三峽移民、易地扶貧搬遷和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成功經驗,以工作全協同、政策全覆蓋、服務全方位“三個全面”為思路,以宣傳入心、就業舒心、培訓貼心、社保安心、兜底暖心“五心行動”為措施,以實現退捕漁民轉產就業、養老保險參保、技能培訓覆蓋、兜底保障“四個100%”為目標,全力以赴做好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
找準“發力點” 力求工作全協同
重慶市和區縣兩級政府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安置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下同步成立由人力社保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農業農村、財政、民政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轉產安置和社會保障工作專班,市級專班抽調5名業務骨干脫產集中辦公。
建立“周調度、月約談”和機關處室“一對一”對口指導區縣工作機制,將“轉產就業率100%、養老保險參保率100%”納入河長制考核,壓緊壓實區縣責任。先后召開全市工作推進會6次,局黨組會聽取專題報告3次,專班工作會議9次,工作調度區縣156次,現場調研指導37次,電話訪談漁民7730人次,局領導帶隊走訪漁民215戶。
織牢“保障網” 實現政策全覆蓋
將退捕漁民納入重點就業群體,制定出臺退捕漁民安置保障百日攻堅計劃和做好退捕漁民就業幫扶、養老保險參保、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等配套政策,從就業服務、職業培訓、社會保障等方面做好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在禁捕退捕補償資金中,大部分區縣按照每船5.5~10萬元的標準發放轉產安置和基本養老保險補助費,保障漁民上岸過渡期生活,鼓勵和引導漁民按較高檔次繳納養老保險。全面落實社保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交通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貼息、養老保險代繳等幫扶政策。協調民政部門將因病、因殘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的生活困難退捕漁民納入低保范圍,保障基本生活。
鋪好“就業路” 突出服務全方位
實施百日攻堅計劃,開展“五心行動”幫扶漁民實現就業。指導區縣成立宣講小分隊,部分區縣委托第三方深入漁民家庭走訪,摸清摸準退捕漁民就業、社保狀態和就業創業、培訓意愿,面對面宣講安置保障政策、開展就業指導、就業適應性培訓;設計“幫扶明白卡”,詳細記錄漁民基本信息和幫扶措施,動態更新幫扶臺賬;設立退捕漁民幫扶專員,根據轉產就業漁民年齡結構、就業意愿,針對性制定“一對一”幫扶方案。加強就業幫扶,組織精準對接,開展專場招聘40余場、職業介紹1萬余人次、為628名有培訓需求的漁民開展職業培訓1023人次。強化正確輿論引導,多次在中央及地方媒體平臺廣泛宣傳轉產安置工作的經驗和漁民轉產就業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