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野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珠寶學院

珠寶學院建院伊始,建設了國內最早的“珠寶首飾和鑒定實驗室”,1999 年成為“北京市合格實驗室”;2006 年,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寶石學實驗教學中心”;2007 年,為了強化復合型人才培養,實現校內相關專業的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整合有關實驗室和實驗基地,成立了“珠寶與礦物材料實驗教學中心”,該中心是支撐交叉學科珠寶與礦物材料的重要科研和教學平臺,2010 年獲批為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13 年,學院又在寶石學實驗教學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寶石學實踐創新基地”,2015 年獲批為北京市創新實踐基地,為我國寶玉石創新人才的培養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寶石學實驗教學中心現有實驗用房1000 平方米,專職實驗教師4 名,設有12 個具有獨立功能的實驗室,其中包括光譜實驗室、成分分析實驗室、結構及形貌觀測實驗室、首飾先進制造實驗室四個研究型實驗室以及寶石鑒定實驗室、鉆石分級實驗室、首飾雕蠟實驗室、首飾金工實驗室、寶石加工實驗室、玉雕實驗室等8 個教學實驗室。近年來,實驗中心還利用了走廊空間,依勢建設近50 米的創新作品展示長廊,用于展示創新玉雕及首飾作品、寶石加工創新等優秀作品,是實驗中心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實驗中心現有寶石鑒定、鉆石分級、寶石研究、首飾設計、首飾加工等方面配套實驗儀器設備1000 多臺(套),教學及研究類典型珠寶玉石標本170 余種、12000 余粒。近幾年新購置了多種重要儀器及寶玉石標本,如顯微共焦拉曼光譜儀,顯微紅外光譜儀、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儀、能量色散X 射線熒光光譜儀、3D打印機以及一批高品質彩色鉆石標本等,固定資產總額達1800 余萬元。

成分分析實驗室

結構及形貌觀測實驗室

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儀

顯微共焦拉曼光譜儀
中心主要承擔《寶石包裹體》、《寶石鑒定原理和方法》、《寶石礦床學》、《鉆石學》、《有色寶石學》、《晶體生長與合成寶石》、《中國玉器概論》、《金屬材料工藝》、《寶石加工工藝》、《珠寶首飾鑲嵌工藝》、《首飾雕蠟工藝》、《花絲工藝基礎與實踐》、《首飾設計CAD 與首飾建模》等20 余門本科及研究生專業課程以及珠寶學院本科生、研究生的畢業論文/設計任務。同時,承擔校內選修課、15 所高校的校際公選課《寶石鑒定與欣賞》的實驗教學任務。此外,實驗中心長期以來一直承擔了國家級珠寶質檢師及評估師培訓考試、珠寶玉石鑒賞社會培訓班、英國FGA 國際證書培訓及考試、納米比亞大學國際合作課程等任務,每年接待各類社會團體參觀600 人次,為北京地區的研究院所、生產企業、現代服務業等部門和行業輸送了大批高素質、高技能的創新型珠寶專業人才,在服務首都經濟與社會發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納米比亞國際合作課程

首飾先進制造實驗室

能量色散X 射線熒光光譜儀

作品展示室
近三年來,實驗中心成員依托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重點學科的發展優勢,利用寶石學及藝術設計學學科專業特色,在寶玉石鑒定、寶石合成與處理、寶玉石材料設計與加工、寶玉石礦床等領域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基礎條件平臺及省部級項目40 余項,發表學術文章100 余篇,第一作者出版專著20 余部,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和建設,寶石學實驗教學中心現已發展成為基礎厚實、體系完備、設備精良、管理規范、成果顯著的實驗教學中心,在我國寶玉石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在國內同類實驗室的建設中起到了引領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