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肖鋒
開盤集體高開,首日成交額超2000億元,18只新股最高一度漲近30倍,引發新一輪創投高潮。8月24日,萬眾矚目的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家企業亮出不俗的交易成績。除資本狂歡外,大家關注創業板交易規則的變化: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5個交易日后漲跌幅限制比例由之前的10%提高至20%。而新規則另一亮點還在“注冊制”的上市標準,由于精簡優化了發行條件,IPO效率得到極大提高,登陸創業板的18家公司,從IPO受理到上市平均用時僅58.8天,可謂創下上市速度紀錄;目前另有111家處于已受理階段、185家處于已問詢階段、14家處于已審核通過階段。
真正意義的注冊制改革意味著企業在進行融資時,不再需要面臨審核制情況下的漫長排隊和嚴苛審核,而是將選擇權和判斷權交給市場和投資者。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減輕企業的時間成本和資金負擔;另一方面,也給了投資者更多元化的投資標的。
創業板已經走過了第11個年頭。至今仍有人問,既然有主板、科創板、中小板,為何還要弄個創業板?有一種解釋是,創業板為分流科創板壓力,開辟新的融資渠道。其實,創業板的真正目的一方面是服務那些“募資難”、科技屬性不那么明顯的中小企業,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突破了中國股市“退出難”的困境,為股市下一步改革提供新的實操經驗。
此番創業板新政的精髓在于“公開透明”,這才是中國股市步入真正牛市的前提,也是未來希望所在。
中國股市一度唯政策馬首是瞻、唯資本馬首是瞻、唯高科技馬首是瞻,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為了圈錢,股市炒作的目的就是為了賺快錢。當然,企業圈錢并非壞事,股市炒作也是常態,只是不要忘記股市的初心是弘揚敢為天下先的企業家精神,鼓勵企業做大做強,股民由此可分享企業成功紅利,并為其分擔風險。
股市,無論主板、新三板、創業板都應該是大浪淘沙、大進大出為其本性,只有管理者擔負市場“看門人”的職責,企業擔負高成長創造價值的職責,股民才會放心進場投資。如果一切都不公開透明,這個資本游戲大家就都沒法玩好。
本輪創業板18只股票上市堅持審核標準、審核進程、審核意見、審核監管等“四個公開”,為中國股市改革大膽試水。“四個公開”從市場的源頭倡導公平理念,以公平的制度設計夯實市場基礎。這是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樹立市場信心、維護市場公平的關鍵因素,更是提高市場吸引力、增強市場活躍度的重要基礎。
為實現“四個公開”,深交所通過全程電子化的形式,讓大家看得見、看得清、看得懂,專門開發了App和網站,審核標準、審核進度、審核結果都會第一時間公開。深交所的最新口號是“打造成透明交易所”。
股票發行堅持公開透明,企業信息充分披露,并接受股民和媒體全方位監督,這是股市向好征兆,也是牛市的大前提。接下來就是對投資者強化教育,少一些跟風炒作,少一些“韭菜思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價值投資者。
中國資本市場需要不斷改革與創新,讓股市變得更開放、更包容、更有生命力和吸引力,希望本次創業板新政開了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