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弈喬
摘要:綠色建筑施工技術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背景下工程項目管理與建設的重要手段,是我國建筑業高效生態型發展的必然選擇。綠色建筑施工技術的集成應用涉及到節能設備、施工原理、施工工藝以及精細化的操作流程、施工質量的有效控制與管理等多個層面,實現了綠色建筑目標的綜合性、多元性、全面性以及協同性。文章基于綠色建筑施工技術相關概述,結合實踐案例,對綠色建筑施工技術的集成創新進行研究與分析,以期推廣綠色建筑施工技術集成應用。
關鍵詞:綠色建筑;集成技術;集成創新
1 引言
自2000年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建筑行業的強勢崛起,不斷涌現的國民需求與有限資源之間的矛盾逐漸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如今,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等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且為建筑行業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據悉,建筑能耗占我國能源總消耗的20%~30%,建筑行業達到綠色標準、實現低碳節能至關重要。綠色建筑能夠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聯,為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行路徑,它能夠促使傳統施工方式進行革新,為新技術、新工藝的出現和應用創造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
2? 綠色建筑施工技術相關概述
綠色建筑施工技術踐行“綠色建筑”理念,將有限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視為己任,兼顧環保要求和建筑質量,加大對施工作業監管,注重高新技術的引進與使用,其中包括施工技術創新,如:外圍護結構體系、恒溫恒濕恒氧系統、新能源利用系統、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技術管理措施創新,如:場地的圍擋封閉、灑水降塵、采用低噪音的打樁設備等,對建筑方案進行優化。綠色建筑施工技術從施工到管理,從單項工程到整體工程,以先進的節能技術,集約化利用建筑施工資源,降低后期運營能耗,構成全生命周期綠色建筑的內涵和外延,擴寬綠色發展空間。
然而,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周期長、工藝技術復雜、風險因素多等特點,決定了綠色建筑技術應用時,僅僅關注單項工程中綠色建筑施工技術性能遠遠不足,更要實現各項工程間綠色建筑施工技術協調性、統一性,推動技術集成與優化發展,實現綠色建筑與綠色技術有效融合,生態環境與建筑功能協同。
3? 綠色建筑施工技術集成實踐原則
首先,系統化原則。從整體角度出發,將處于不同施工階段的各種技術看做一個系統加以考慮,其中包括施工組織的構筑、施工準備工作的進行、施工技術的落實、施工質量的監管、竣工后施工現場的規整等等,以此實現各技術優勢協同。其次,一體化原則。提高施工機具的使用效率,單臺施工機械可以完成多個工序,從而減少施工機具的應用,消除工作銜接時間,減少施工機具操作人員,從而提高效率,降低資源消耗。一方面,注重建筑工程子系統獨立性的保持,另一方面從整體角度出發,加強各系統間的相互配合與彼此協作,繼而促進綠色建筑建設指標的達成,契合諸多參與主體的追求目的。
施工技術集成系統更能夠做到統籌協調多項施工過程,將各項工序進行有效搭接,充分協調各項施工工藝,基于各項邏輯關系在統籌分析,優化目標體系,有效杜絕傳統粗放式施工,充分體現綠色施工的優越性。
4? 綠色建筑施工技術的集成創新案例分析
在綠色建筑施工技術集成創新實踐中,遵循技術集成原則,對綠色建筑、綠色建筑設備、綠色建筑施工體系、綠色建筑管理體系等進行協同創新,保證建筑全生命周期內,各資源、能源的科學、合理配置與利用,有效保障“四節一環保”評價目標實現。
4.1? 項目基本情況
“青島福瀛·天麓湖項目”
建設項目采用綠色住宅技術,被評為國家二星級綠色建筑,取得國家規劃獎、園林雙金獎,屬于是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示范項目。據悉,該項目位于青島開放區內,整個項目由9棟27-33層高層建筑組成,戶型以兩梯三戶、兩梯四戶為主,建筑占地面積合計為6081m2。進一步分析,“青島福瀛·天麓湖項目”選用了框剪結構,建筑門窗則是LOW-e雙層中空玻璃,安全且美觀。此外,外墻是超厚保溫巖棉板,有著隔熱、保暖的功能。
4.2? 綠色建設施工技術集成創新實踐
“青島福瀛·天麓湖項目”屬于是綠色建筑代表,其施工手段具有綠色環保特點,其存在價值和實踐意義能夠通過以下三個層面得以呈現。首先,該項目對一系列集成技術進行了綜合應用,其中包括再生能源建筑溫控體系集成技術、孔井一體化施工技術和溫控動力系統集成降噪控制技術、新型排空閥技術等。通過收斂型保溫新體系施工技術的應用,促進了建筑物陽光集散體系的形成,一方面能夠減低耗能,另一方面有助于環保目的的達成;其次,該項目實現了對復合功能植被頂板施工集成技術的應用,并將新型施工技術應用其中,譬如擠塑板滿灌、水泥基滲透結晶型涂刷等,為超厚復合層頂板的構筑創造了更多利好條件。該項目施工人員針對防水層選用了復合太胎基防水卷材,加大了對種植土和種植池的有效應用。從理論角度來看,隨著植被頂板的形成,復合功能的體現,建筑物外表所具有的隔熱及保溫效果定會得到大幅度改善。新型施工技術的應用為頂板截留雨水、灌溉植物、水汽蒸發、空氣質量提升、自然小循環的形成等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關鍵,能夠避免因雨水大量出現,給城市排水系統帶來諸多壓力。三是“青島福瀛·天麓湖項目”經過考量使用了超厚巖棉防火保溫層集成技術。該技術實現了超厚層專項粘結與工具式加強壓固新技術的融合,一方面基層面與超厚耐火保溫板之間的粘合度能夠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隨著基體與超厚板的機械連接穩定性的保持,有助人工費用的進一步節省。同時,通過耐候技術的研發,能夠促使中置式超厚保溫層的外面層抗老化、防變形、使用壽命的延伸。如此一來,工程后期維護費用定會呈現出遞減之勢。此外,在內外層一體化設計、集成保溫濕作防護干法、施工新技術的綜合應用下,項目質量、施工進度均能夠得到保障,且有助于工程總成本的縮減。
5? 結束語
綠色建筑施工技術的集成應用與創新,來源于工程實踐,又應用于工程實踐。本文為推廣綠色建筑施工技術集成進行創新研究,明確綠色建筑施工技術集成實踐的重要性,突出其實踐實踐原則,并從實際案例出發,對常用的三種綠色施工技術進行詳述,旨在人與自然之間找尋新的平衡點,為我國建筑行業步入良性循環創造更多利好條件。
參考文獻:
[1] 張雪峰 . 建筑工程施工中節能技術的應用[J]. 工程技術研究 ,2017,(3):58-59.
[2] 袁景翔 . 綠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探究 [J].智能城市 ,2016,(6):113-114.
[3]崔顯. 綠色建筑施工技術集成創新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6.
(作者單位:沈陽體育學院 后勤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