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志峰

摘要:目前,我國正在逐步趨近于城市化發展,許多大中型城市都需要面對的集中性問題就是交通擁擠,出行成為了人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出世,成功解決了絕大部分的城市交通問題,有效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還能夠對城市的經濟發展做出一定貢獻,因此許多城市都開始大力發展軌道交通。但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維護等都需要大量投入資金支持,軌道交通成本控制及管理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對城市軌道電客車檢修制度管理的運作模式進行研究,以期為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行業;電客車;檢修制度
完善的檢修制度和管理體系是確保地鐵系統穩定運行重要措施,電客車作為軌道交通運營體系中的重要設備,必須確保其運營效率和性能的安全性及穩定性,因此需要在研究城市軌道交通現狀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對管理方式進行適當調整,以實現城市軌道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1 電客車檢修現狀
檢修制度是確保電客車安全運營的管理制度。電客車作為城軌交通系統的重要載體,其質量可對乘客的搭乘安全程度和舒適度產生直接影響。電客車的穩定運行可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因此需要保證運行期間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以期減少城市交通的壓力[1]。電客車的動力來源與傳統的客車不同,因此定期進行檢修對于電客車的穩定運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我國電客車檢修制度主要是參照國鐵檢修制度而制定的,即以電客車運行公里數、運行時間等相關內容規劃并確定的檢修制度,計劃性和預防性較強[2]。電客車檢修可分為年檢、月檢和日檢三種檢修周期,包括架修和大修兩種檢修方法。在非特殊的情況下,電客車的日檢和月檢都是采用雙日檢和半月檢的檢修模式,整體就是通過定期維護的方法來對電客車狀態進行調整與控制。但由于我國電客車運行的時間較短,許多檢修方法都是參照主機廠和電客車零部件的說明書而得到的,缺少專業化的經驗指導,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發展。
除此之外,由于人員操作行為、外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電客車系統、設備、零部件等使用壽命均有所不同,因此階段性維修與預防計劃本身也存在一定不合理的問題,導致性能完好的車輛設備在檢修的過程中進行了統一更換,而故障設備卻因未到更換周期以繼續使用,加劇了軌道交通系統的經濟負擔,同時也使零部件使用受到了影響。
2 電客車檢修理論研究意義
(一)維修理論
電客車維修的過程相對繁雜,因此將車輛維修分為定期維修、狀態維修和事后維修三種方式,定期維修和狀態維修屬于預防性維修,而事后維修屬于非預防性維修[3]。定期維修用于無法進行實時監控的電客車部件,與工作時間、故障發生率存在一定關聯性。狀態維修則在依據標準和參數判斷故障發生狀態的部件中使用。而事后維修是采用連續監控的方式對具有安全性威脅的故障部件進行的維修工作。
(二)研究意義
電客車檢修制度可有效幫助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者和檢修人員建立正確的檢修觀念,并能夠在不斷實踐中將不合理的檢修制度及時修正,從而使檢修制度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先進化,保證電客車穩定、安全運行。同時,電客車檢修制度的正確建立還能夠降低運營管理和維護的成本,適當調整車輛采購,有助于軌道交通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3 地鐵檢修制度分析
(一)檢修周期
我國以國鐵維修為參照設置出了電客車維修模式,流程主要分為架修、年修、月修和日修,設計出涵蓋供貨商建議以相關工作經驗的理論性預防性維修體系。電客車架修的檢修周期為5年一次,行駛里程超過60萬公里的電客車也需要進行架修,檢修的內容以電客車解體零件為主,包括制動系統、牽引電機、轉向架等,圖1為電客車轉向架檢修流程圖。一般情況下,檢修時長為35個工作日,確保電客車各部位狀態與出廠時期無異。年檢的時間間隔為1年,運行里程達成13萬公里的電客車也需要進行檢修,時長控制在12個工作日,檢查項目包括箱體、零部件、螺栓狀態,同時完成部件更換和系統狀態調試等相關流程。月檢維護工作1月一次,當電客車運行里程達成1.2萬公里時也同樣需要進行檢查,內容包括檢測零部件狀態、更換壽命到期零部件和設備等,作業時長1個工作日。日檢主要檢查列車的運行狀態,包括車輛功能及配件磨損情況,目的保障車輛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二)檢修方式
現階段,我國電客車檢修系統設計并使用的計劃性預防制度充分結合了各部件供應商提供的檢修建議。在實際檢修中,各個部件檢修的重點在于設備狀態檢修。許多經濟發達地區的車流量較大,為了緩解交通壓力,減少交通擁堵的情況,這些地區均引入了大量智能化電客車,其整體性能比普通客車更好,但也變相加劇了設備冗余程度。定期對電客車進行檢修,能夠提前判斷設備故障,確保客車正常運營。通過軌道交通的物資消耗和事故進行統計,發現現階段大多數使用電客車的地區僅有替換易損耗零部件(門鎖鉤、碳滑靴、彈簧、濾芯、閘瓦、油脂等)一項檢修項目,并沒有嚴重損害的現象發生,說明我國軌道交通行業電客車的檢修制度中應對冗余資源控制和處理加以重視,其他內容的制定相對合理。
4 結語
電客車檢修制度的設計與確立需要結合我國各地區交通的實際情況,滿足地區應用需求,使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提升至最大化。本文發現我國電客車的普及使用還處于發展初期,因此檢修制度的合理性還有待進一步探究,但在其未來發展的探索中,需要對電客車檢修過程中容易發生的問題進行設想,并提出預防性措施,從而有效減少維修頻次,提升整體經濟效益,促使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佳慧.城市軌道交通行業電客車檢修制度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000(022):89-89.
[2]魏德華.基于精益生產的地鐵電客車修制改革探索與創新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000(002):2044.
[3]劉強.對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檢修工藝研究[J].數字化用戶,2019,025(014):243.
(作者單位:蘇州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運營一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