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摘要:如今經濟發展速度加快,人口劇增,土地資源過于緊缺,為了緩解土地壓力,很多建筑采取了高層建筑的建設方式。從高層建筑的建設來講,主體結構的建設時最為重要的。因為主體結構項目較為繁雜、建設流程較多,使得高層建筑主體結構建設時影響因素也較多。本文針對高層建筑施工主體結構的主要類型以及關鍵施工技術,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討,提出了相關改進的意見和建議,供有關部門進行參考。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主體結構;施工技術
引言
現階段,建筑樓群朝高層方向持續發展,以減少建筑項目對土地資源的侵害,提升區域空間的利用效率。高層建筑的整體性能,以其主體結構為重點,用以提升其作業穩定性,延長高層建筑工程的運行周期,為建筑商創造經濟效益[1]。
1高層建筑施工主體結構的主要類型
1.1框架結構類型
高層建筑主體結構建設時框架結構是極為常見的一種,該結構抗壓性和抗拉性強,可以一并經受橫向載荷應力和縱向載荷應力。一般來說框架結構多使用鋼筋混凝土,利用梁柱節點受力,建設靈便、操作簡潔、建設速度快、總體結構重量不高、造價相比而言不高。
1.2框架剪力墻結構類型
框架剪力墻結構布置簡單、建設簡潔,抗震效果好,在高層建筑中運用普遍。總體來說框架剪力墻結構主要應用在水平面積較大,房間以及相應分隔墻較為密集的建筑結構之中。所以通常該結構在寫字樓、酒店用的較多,還可以在高層建筑的部分區域使用。
2主體結構作業中采取的關鍵施工技術
2.1測量技術
在作業前期,應細致化開展勘測工作,以此確定較為精準的施工數據。勘測人員應親臨作業現場的勘測項目借助專業設備,以實現對路面屬性的精準測量;路面屬性包括水平度、垂直度;勘測自然地基成分,測定其內部包含的土質層含量;借助信息技術,實現建筑區域平面圖的構建,并且虛擬建筑項目的立體模型;詳細確定建筑結構的相關參數,具體包括墻體屬性、結構銜接夾角度等。勘測與測量工作,可以保障高層建筑的作業水平。
2.2高層建筑模板工程
高層建筑的模板工程是在已經有了一定的混凝土結構的狀況下,進行的模板定型。總體來說,就是為后期具體的施工砌墻工作進行一個模型的設計。由于相關的建筑模板在使用完成之后還需要進行拆除,很多施工團隊的建筑模板都是重復利用的。模板工程也是在施工過程之中逐漸延伸摸索出來的一種前期準備工作。因為建筑工程本身對于后期的住戶以及其他使用方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著居住人的人身安全,所以利用模板工程來提升工程建設整體的質量十分重要。
2.3鋼筋技術
在實踐作業中發現,高層建筑應用的建材主要成分為混凝土,基于其造價低、強承載力等因素,與高層建筑內部的主體結構工程需求具有貼合性。然而,混凝土材料具有抗側力差的問題,應采用較為規范的技術,對其加以處理,盡可能地減少在施工期間產生裂縫問題,提升作業環境安全系數。為此,在混凝土中加入若干鋼筋,采用鋼筋籠的制作思想,以增強建筑抗側力。在鋼筋施工作業的實際應用期間,應明確工程建設的核心目標,選擇性能良好的鋼筋原材料,并且有效收集供應商的供貨價格,開展性價比的對比分析,結合分析結果,制定具有經濟適用性的采購方案,為工程主體結構作業的良好實施提供條件。在鋼筋抵達施工現場時,應安排管理人員實施質檢流程,以此保障鋼筋質量。在加工鋼筋的流程中,主要工藝項目有鋼筋固定、預應力筋伸展、鋼筋防銹技術等。此類工藝的實施,對作業人員的專業技能提出了較高要求。例如,鋼筋綁扎作業運行期間,實現方式多種,較為普遍的是人工、電焊。在實際捆綁鋼筋時,應綜合確定捆綁結點,并且全面檢測捆綁牢固度等。鋼筋作業程序,直接關乎高層建筑內部主體結構整體性能,對其穩定性、安全性有重要影響[2]。
2.4混凝土工程施工要點
混凝土的使用比例在整個建筑建設過程中成本的使用占據了非常大的一個部分。因而可以說混凝土的質量對整個建筑的質量起到了關鍵性的決定作用。所以從混凝土的混合制作存放,一直到最后的使用過程都需要謹慎。其中主要需要注意相關材料的配比問題,不僅僅要考慮到混凝土在后期使用過程之中所需要的特性,而且還要考慮到在使用過程之中混凝土中水分的蒸發結塊等等。而后要注意混凝土使用的相關工藝,盡可能減少使用過程之中出現的裂縫等等狀況,提升建筑建設的質量。
3高層建筑施工主體結構的關鍵改革措施
3.1提升建筑建設技術
當下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而且相應的科學成果變化為技術,并且成功應用到工業生產之中的周期也越來越短。所以在這樣的大趨勢之下,針對于高層建筑施工主體結構的改革問題,相應的施工企業需要不斷提升建筑建設的技術。例如在高層建筑的地基打造過程之中,與傳統的普通建筑相比,需要將地基打造的更深。而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之中,需要考慮到現場的地質問題以及深層的地質問題,這就需要相應的專業人員對土壤的狀況,地質的具體分層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全方位的調查檢測。
3.2優化施工過程流程制度
越來越大的建筑工程規模,使得相應流程制度的制定變得更加急切。整個建筑工程建設的流程從前期的地形勘察與發包方相應的交涉,之后將相關的信息以及要求傳達到設計方。設計部門會針對于現場的狀況以及顧客的要求進行設計,而后邀請社會上的相關專家學者進行評價和意見的提出。之后進行原料的購買以及其他準備工作,最終投入到施工建設之中。在施工建設的具體過程之中,建設的相關部門與監理部門還有財務部門之間需要相互協作,共同推動工程的進度。最終一直到達竣工環節,整個施工過程才算圓滿結束。所以面對當下對于建筑質量要求不斷提升的狀況,對于施工過程的流程規范迫在眉睫,需要對每一個過程都進行細致的考察,并且針對于其中的問題制定相關的制度。另外針對于流程制度的問題,政府相關部門也需要對當前市場上的狀況進行探查,而后對流程之中的標準進行立法說明。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范當前建筑市場以及原料市場和其他施工市場上的亂象[3]。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建筑主體結構的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施工環節。建筑主體結構的質量直接影響建筑整體的質量以及建筑后期使用的安全。施工單位必須提高對建筑主體結構施工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喬凱明.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技術要點及質量控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4):145-146.
[2]葉鶯鶯.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技術要點及質量控制[J].綠色環保建材,2017(01):112.
[3]王亞東.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技術要點及質量控制[J].門窗,2016(10):187.
(作者單位:山東城林市政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