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韶昌
摘要:礦山的開采和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前期的準備工作,礦山地質勘察是前期十分重要的工作環節,進行精確、有效的地質勘察能夠為在礦山進行的一系列后續工作提供重要的資料和數據,對礦產開發、工程建設等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針對礦山地質勘察與勘察災害防治給出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礦山;地質勘察;災害防治
引言
我國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但平均資源卻低于世界水平,隨著我國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礦山地質勘察的重視也有很大提升,主要原因在于我國工業行業的快速發展,對礦產資源需求日益增強。目前社會上礦產資源開采工作還是比較復雜的,也經常會報道出很多礦災害,嚴重危害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加強勘察技術,減少礦產資源開采中出現的問題及災害,使地質礦產開采更加順利進行。
一、礦山地質勘察的內容
在勘探工作開始之前,要對礦山的整體框架以及相應的地理環境等有系統的了解,之后選取合理的勘探技術。這樣,可避免在礦山地質勘探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問題。此外,在勘探時還要結合具體的方式對勘探技術進行合理選取,確保地質勘探以及礦產開采的相關工作能夠有序實施。在實際勘探時,要根據相關的規定將礦產資源的儲備量進行提升,并減少在開采時產生的資源驟減情況。在這一過程當中,需要定制相應的補充勘探措施,使得找礦工作以及開采工作能夠同時實施。
在實際勘探時,還可以鼓勵礦山企業對自身的資金投入力度加大。簡單來說,便是吸納礦山企業參與到地質勘探的相關工作中,這樣不但能夠使礦山地質勘探處于健康的發展循環中,對確保礦產機構在短時間內準備好礦山接替資源,能起到非常關鍵的幫助作用。
對于礦山的資源情況,要有非常系統的了解,制定相應的礦山資源監督體系。以便對礦產資源的實際儲備含量以及消耗的速度進行把控。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做好貧化處理,確保監督人員能夠在規定的時間以及范圍內,核對礦山地質勘探的結果,確保勘探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
二、礦山地質勘查內容的研究
(一)提升礦山生產勘探的有效措施
其一,生產勘探的相關工作,可對礦山地下礦產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是對貧化損失進行降低的重要保障。其二,對于礦山生產過程當中的補充勘探工作,要切實加強。其三,需要建立促進礦山企業能夠自主進行投資,以便接替資源勘查的全新機制。其四,建立剩余資源儲量與消耗資源儲量的動態跟蹤管理機制,以便實施動態化的監督管理。同時,針對礦山地質環境的相關監測工作也要切實提升,并且加大水文地質調查以及環境地質調查的力度。如有復雜的水文地質條件,一定要應用水文地質相應的補充性勘查工作。實時監測礦坑涌水量以及地下水的實際動態情況,這樣可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二)開發企業做好礦山關閉階段的地質工作
當前我國經常會出現一些地質災害事故,并且我國也是地質災害頻發的國家。如果有地質災害發生,會對人們的生命安全以及財產帶來嚴重的威脅。其中礦山地質災害是非常典型的地質災害,是由于人們在開采資源過程中,因為開采不當等造成的非自然性災害。因為國家以及經濟的發展,對礦產資源需求量的增加,使得企業對于礦山的開采量越來越大。但是,有些技術以及施工工藝還比較落后,這便導致了開采中極易發生勘查災害,并且產生了惡性循環的情況。人為導致的災害,需要開采企業給予高度的重視,依照我國制定的相關規定和標準進行相關的地質勘查工作,并建立起良好的地質環境體系。
三、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
(一)以人為本、防災減災
地質災害的發生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礦山職工及礦區附近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礦山環境治理就要以人為本,做好防災減災的工作。
(二)因害設防、綜合治理
針對礦山地質環境破壞的特點、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點和關鍵環節,因地制宜、因害設防,采取攔、排、護、整、填、植等方面的綜合治理措施對礦山環境進行治理。
(三)注重效益、分期實施
遵循生態社會效益優先,同時爭取最大的經濟效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根據不同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同時根據資金的情況、礦山地質環境自身的情況、危害大小、輕重緩急,分期、分階段進行治理。
(四)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
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緊密結合可以更好的進行礦山環境治理,達到礦山環境治理的最終目標。合理配置所有的工程技術措施,就一定能根治地質災害,但其缺點是投資過大,這樣剛好生物措施可以約補工程措施的缺點,生物措施投資較小,能夠改善小氣侯的特點,使其廣泛應用于礦山環境治理中。
四、勘查災害有效預防的措施
加強加大對礦山壞境的監察對壞境進行全面的評估。那些破壞環境的小礦等要嚴查并責令關停。污染型的采礦區要制定規劃,用科學的方法開采并減少排放量,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礦場開采后要對生態壞境進行治理,可以回填的礦要積極的進行回填,用各種方式方法來進行治理,盡快的恢復礦區的壞境。閉坑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以及恢復其生態壞境就需要及時的治理和抓緊時間做生態恢復的工作,將土地進行復墾,提高復墾率,再結合生態措施進行礦山生態壞境的治理。棄渣場在經過處理后再敷上表土,種植樹木。用上述的辦法來減少水土的流失,恢復生態功能,讓人類與環境更加的和諧。把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納入政府議事日程和國家發展規劃當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情況下發地質災害防治的費用。嚴禁在礦山開采區亂挖和越界開采,盡量減少人為的破壞,保護植被和水土,推行宣傳地質環境恢復的方法和措施。監督并嚴厲制止亂開采、亂堆砌和不處理就排放污染壞境的行為。對防治工作撥更多的資金,也要讓跟礦山有關的企業對礦山地質災害的關注度增大,還要把地質災害的調度金留出來,設立地質災害等的補償制和問責制。
五、總結
總之,礦山地質勘察工作以及相關的勘察災害預防工作,對于礦山開采企業的健康發展能夠起到重要的幫助作用。因此,針對開采的過程,要合理應用措施和技術,實現規劃化以及科學化的開展,保障開采相關工作的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論新時期礦山測繪工程測量技術[J]. 鄭士科,陳新平.世界有色金屬.2019(22).
[2]礦山生產中的環境風險與防控[J]. 段偉?江西煤炭科技.2013(04).
[3]礦山井下測量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措施探討[J]. 謝茂華.低碳世界.2017(03).
[4]我國“礦山復綠”行動進展及對策建議[J]. 白光宇,張進德,田磊,張志偉.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15(02).
(作者單位:核工業金華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