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元芳
摘要:近年來,建筑行業發展迅速,土木工程建筑更是發展得熱火朝天。因此,建筑企業爭相進行研究,提升自身質量。關系建筑質量重要因素是混凝土結構。混凝土結構關系到建筑的耐用程度,混凝土質量不好,建筑不牢固,會威脅人們的生命。本文就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結構的特點,探討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的技術要點,保障建筑混凝土結構的穩固,提升建筑質量。
關鍵詞:土木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1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結構
進入到新時代以來,隨著建筑工程行業的結構不斷調整,人們對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質量與施工質量,關注度日益提升。在當前,利用混凝土結構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的實際質量,是一種重要的施工方式之一。從實際的生產情況可以看出,土木工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強度非常大,施工周期又整體比較短,因而,這對于施工人員的技術要求非常高。應用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可以簡化整個土木工程建筑結構的施工程序。但是,在施工的過程當中,技術人員也要注意,制定一個科學的施工標準,來對整個施工流程進行優化管理。
2現階段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2.1混凝土原材料質量不合格
混凝土原材料質量不合格是實際施工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也將直接影響到整體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具體來說,這一問題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1)市面上混凝土原材料種類較多、形式各異,質量參差不齊。因此給施工單位的原材料采購工作帶來了諸多難度,如果缺少對這部分工作的監管,便極易使質量有問題的施工材料流失施工現場,最終引發一系列質量安全問題。(2)混凝土模板無法滿足實際施工需要。施工人員所選擇的混凝土模板表面不夠平整,且相互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縫隙,所以無法滿足實際施工需要。此外,沒有掌握好混凝土構件的尺寸、厚度,因此給實際混凝土結構施工帶來了一系列安全隱患,也影響到了工程的穩步推進。(3)混凝土原材料配置問題也會影響到實際施工質量。因此施工過程中也應當對這一環節的問題給予足夠的關注,要嚴格按照標準規范將其落實到位。
2.2沒有將混凝土澆筑養護工作落實到位
(1)養護不到位會使混凝土內的水分快速蒸發,進而導致脫水現象。這類問題將會使已經形成凝膠體的水泥顆粒無法完成水化過程,最終影響到整體混凝土結構的強度。(2)如果養護不到位,那么在缺乏足夠穩定性且粘結力較強的結晶條件下混凝土表面便會出現大面積的粉狀及片狀脫落,這會使澆筑后的混凝土在沒有達到規定強度時便出現水分的過量蒸發,最終將導致混凝土出現收縮變形。
2.3混凝土較容易出現裂縫
混凝土裂縫是影響建筑混凝土施工質量的主要因素。具體來說,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由于外部環境溫度不同而導致的溫度應力現象。通常情況下,如果外部環境溫度變化較大,那么混凝土結構便會因為溫度應力的作用而出現裂縫及斷裂問題。當然,這一現象也與混凝土澆筑時積蓄在混凝土內部的熱量沒有得到釋放有關。(2)雖說在攪拌混凝土的過程中往相關原材料中加入水泥能夠提高其強度,但這一過程也會消耗其中的水分,最終會使混凝土在發揮水分的基礎上出現自行收縮的問題。如果水泥消耗的水分超過了混凝土的承受范圍,就會使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要點
3.1充分了解混凝土施工設計方案
為了提高整個混凝土施工的技術含量,該項目部的施工人員,在了解了整個工程計劃的技術要求基礎上,進一步規范土木工程建筑當中的混凝土結構配置,對攪拌程序進行了優化。首先,技術人員在進入到整個施工項目之前,就接受了充分的技術交底,通過培訓的方式,所有的施工人員,都了解了本次施工項目所選用的水泥等級、水泥水灰比,并對混凝土的自收縮能力,約束能力進行了嚴格的分析。其次,管理人員尤其針對水泥水熱化的問題、溢水問題以及施工結構裂縫的問題,進行了專題的技術探討與培訓,并做好了應急管理預案,對所有可能會導致裂縫的成因,進行了具體分析,針對每一個原因設計了具體的解決方案。最后,施工單位與監理單位互相配合,對整個混凝土結構的配置、攪拌工序進行了嚴格的質量監控,共查找出兩項不達標的施工行為,對這些施工的負責人員進行了嚴厲的處罰。
3.2混凝土配比技術
混凝土的配比技術是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基礎。在配比前,施工人員需要根據混凝土的強度,選擇水熱化較低的水泥、硬度較大的石料,嚴格按照規定,淘汰不合格的材料,切忌為降低成本而選擇劣質材料。在配比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嚴格按照混凝土的標準配置規范進行混凝土配比,遵循適量原則,合理選擇砂石、水泥的用量。施工人員需要在攪拌前對材料的配比進行反復地檢查,以避免因材料配比不合理而造成混凝土結構的缺陷。施工人員可以在材料選擇后進行試配比。
3.3鋼筋模板技術要點
混凝土結構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鋼筋模板作業的影響。因此,混凝土結構施工人員需要注重鋼筋模板的技術要點。在進行鋼筋模板作業前,需要檢查鋼筋模板的質量、潔凈程度,以保證鋼筋模板的表面負荷混凝土結構成型的需求。同時,施工人員要對施工環境進行勘測。由于施工區域的環境濕度、溫度、光照強度等有所不同,以及建筑結構的差異性,混凝土結構施工對于鋼筋模板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此外,施工人員需要注重鋼筋模板的支護、位置確定、拆模等工作,確保鋼筋模板能夠有效地服務于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時刻關注拆模時間,控制拆模的時間范圍,避免混凝土成型時間不足。
3.4混凝土澆筑的處理
混凝土使用的最后環節,就是混凝土的澆筑。混凝土在進行澆筑前,要進行必要的清理,將作業部位清除干凈,避免因為雜物導致澆筑不完全而引起建筑物不牢固。同時,為了增加澆筑效果,還需要對澆筑好的混凝土進行養護,必要時可以進行灑水保濕的操作。澆筑混凝土的操作是一項復雜的過程,關系到澆筑機以及建筑物的配合,因此,在操作過程中要細致進行。建筑物鋼筋的擺放,操作插件以及預留孔洞是否安排合理,在澆筑過程中是否移動都是需要關注的方面。而且,還要細致觀察澆筑的進度及時間間隔,按照科學、合理的操作步驟進行,才能保障建筑物的質量。
4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土木工程施工當中,要優化混凝土結構施工,嚴格的預防施工過程當中的裂縫。從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土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有利于從發展的角度入手,分析目前施工技術的不足。因而,我們要加強對混凝土結構施工的理論研究,提高整個土木工程建筑的實際質量。
參考文獻:
[1]黃磊.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的探討[J].科學技術創新,2019(16):146-147.
[2]謝永高.水工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及其應用的探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9(16):141-142.
(作者單位:沂源縣勘查測繪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