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林
摘要:伴隨著工業的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已嚴重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和生活,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人類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若不合理的解決這些環境問題,必然會影響到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環境意識逐漸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受到黨和政府越來越多的重視,相關部門制訂了各種有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城鄉發展規劃策略,有助于實現城鄉規劃轉型發展,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存在問題;對策措施
引言
我國現今的經濟體制發展更為完善,傳統的經濟管理模式對現今社會經濟發展的方向與需求并不能滿足,城鄉規劃與其經濟發展有極大的關系,現今城鄉規劃的發展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其發展處于停滯狀態,其監督管理工作也不能高效落實。城鄉規劃的監督管理工作是現今社會發展形勢下的重要內容,更是推動城鄉建設的基礎保證。未來提高城鄉協調的穩定性,推動其可持續性發展建設,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要對其發展中監督管理工作的缺失進行了解,并逐步完善,提高其管理水平與監管力度,構建更為完善的監督制度體系。
1城鄉規劃與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環境破壞
在以往的城鄉規劃建設中,比較注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增加,對環境因素考慮較少,一味的發展工業,而不考慮其對環境的破壞,對工業三廢也沒有足夠的處理措施,導致城鄉建設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和污染較嚴重,產生了諸如霧霾、酸雨、地下水位下降、空氣污染等生態環境問題,導致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凸顯,嚴重的威脅著人類健康生存環境。
1.2盲目實施城鎮化建設
為了加強城鎮化建設,我國部分城市盲目的撤并村莊,強制試行城鎮化建設。在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減少了對耕地的利用,沒有強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沒有對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的調查了解,在具體操作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拆遷補助、土地資源利用率較低等各種問題,沒有實現對土地資源的有效整合,反而造成過了浪費,遺留下諸多棘手問題。
1.3規劃體制不健全,制約著城鄉的發展
為了實現城鄉的合理規劃和高效建設,必須健全規劃建設體制。目前,我國的規劃建設體制明顯存在一定的欠缺,導致規劃建設的任務無法順利開展,不利于城鄉之間和諧關系的建立,給城市和鄉村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制約。
1.4規劃建設嚴重失衡,導致貧富差距增大
目前,我國的城鄉規劃建設主要受到政府的管控,但是政府在目標的制定上存在較為嚴重的失衡問題,導致建設的重點偏向城市,而忽略了鄉村的發展。這樣的規劃將會導致城市的發展速度過快,而鄉村的落后程度越來越嚴重,長期下去,造成城鄉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不利于城鄉和諧發展。
2城鄉規劃與建設管理優化措施
2.1建立公眾參與的管理規劃監督機制
公眾參與監督能夠有效提高我國城鄉規劃建設的管理監督水平,還能夠對監督管理人員進行良好的監督與約束。現今監督管理工作中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其決策人員較為封閉的原因,建立公眾參與的管理規劃監督機制能夠有效預防貪污腐敗的現象發生,其透明度得到保障。另外,還可以將人們代表大會、政協會、社區人們公眾等三方面進行聯合,制定更為完善的監督機制,可以參與城鄉規劃建設的決策,進而保障其監督管理工作的質量。
2.2進行生態文明建設
在實際的城鄉規劃設計工作中,進行生態文明建設是以人為本理念最直接的體現方式,它能有效提高農村居民的文化素養,加強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之間的交流、溝通,縮減城鄉之間的差距,推動城鄉之間的有效銜接。第一,提升城鄉居民的生態環保意識。在城鄉規劃設計中,以人為本理念的應用目的就是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即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要嚴格遵循大自然的發展規律,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社會的短暫發展。政府部門要利用各種宣傳渠道、通過各種宣傳方式向公眾宣傳生態環保方面的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和提升居民的生態環保意識。第二,在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自然資源,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第三,以人為本理念不僅強調提升人們當前的生活水平,還要關注后代發展的需求。在城鄉規劃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不僅要應用以人為本理念,還要滲透可持續發展理念,科學、合理地配置資源以達到物盡其用,更好地推動城鄉建設發展過程中生態文明的建設進程。
2.3加大鄉村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
在城市和鄉村的規劃建設中,鄉村的發展是整個任務中的重點。鄉村的地理特征和生態環境都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通過合理地保護和開發能夠有效提升鄉村的長遠發展。但是,鄉村仍舊處于一個相對落后的境況,基礎設施和居住環境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需要國家和政府加大對鄉村的建設力度,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上引入建設資金,從全局角度來實現鄉村的全面規劃和建設,使鄉村在城鄉發展中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提高城市和鄉村之間的合作效果。
2.4提高農民在城鄉規劃中的積極參與性
在整個城鄉規劃建設的實施過程中,鄉村的整改是一項重要且艱巨的任務。鄉村的規劃影響因素較多,不僅要考慮生態環境的保護和農業用地的分布,還要充分關注農民的生產生活。為了使整個城鄉規劃任務順利開展,必須保證鄉村的農民能夠積極的配合并主動參與到建設的過程中,從根本上提升城鄉規劃的效率和建設的水平,促進城市和鄉村的和諧共生。
2.5創新規劃技術,科學合理使用
在城鄉規劃轉型發展中,規劃技術的創新和發展,是推動規劃實現快速轉型的根本。在城鄉規劃設計中,相關設計人員需要加強生態學理論學習,堅持規劃技術創新,提高城鄉規劃設計水平。同時也可以加強地方政府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產業部門之間的生態技術攻關,大力發展科技創新,科學合理的使用創新技術,構建綠色低碳的產業系統,做好生態文明宣傳工作,倡導綠色環保生活,全面改善城鄉居住環境。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正處于城鄉規劃的重點建設階段,要想實現城鄉規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從多個角度來進行開展。城鄉規劃建設的任務比較復雜,同時面臨著大量的發展問題,因此,國家應進一步加強對城鄉規劃的管控,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來規范城鄉的建設,使城市和鄉村形成一個競爭與合作并存的和諧關系,促進城鄉經濟的快速增長,保障居民的健康生產生活。
參考文獻:
[1]蔣晶容.基于城鄉規劃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探討[J].江西建材,2019(10):86-87.
[2]陳相權.城鄉規劃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探討[J].江西建材,2016(15):14-15.
[3]徐文輝.開展城鄉統籌中國綠道規劃建設的建議及其對策研究[J].中國園林,2012,28(06):12-15.
(作者單位:德州正通市政公用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