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
摘要:無障礙設計主要是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其設計注重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現代城市中,盡可能的考慮到正常活動能力衰退者或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缺陷群眾的使用需求,在公共空間環境和各種道路設施的規劃設計過程中滿足其實際需求,進而營造出一個更加安全舒適的城市生活環境。本文對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思路進行探討。
關鍵詞:無障礙設計;市政道路;原則
1無障礙設計的基本理念及設計原則
1.1基本理念
無障礙設計的核心是服務于障礙人群,一般情況下,存在交通障礙的人群有兩類:一類是存在生理傷殘缺陷的殘疾人,另外一類是無法自主活動的老年人、孕婦兒童以及臨時負重的正常人。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應當幫助障礙人群,為他們提供生活便利,市政道路的無障礙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它主要是通過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解決生活中障礙人群在出行時遇到的各種困難。
1.2設計原則
因為每個障礙者的個人情況不同,其在出行時遇到的問題也存在較大的差異,但如果在市政道路設計中一次性全都解決所有人的問題,很不現實。所以,設計人員在設計工作中要綜合考慮所有可能遇到的問題,找出相對最佳的技術和實施方案,同時遵守以下基本原則:(1)可達性。障礙人群出行的目的在于到達目的地點,所以無障礙設計必須能夠通過合理的設計,確保障礙人群能夠到達目的地,這也是最基礎的設計要求。(2)安全性與人性化設計。即通過無障礙設施的設立,提高障礙人群出行的安全性,幫助其安全達到目的地。無障礙設施在設計和建造時要兼顧不同人群的需要,盡量給更多的人群提供幫助。(3)注重方便性能。障礙群體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因素導致其在使用能力上存在著一些不足,所以無障礙道路的設計一定要有著使用方便簡單的特性,能夠讓障礙群體都可以方便快捷的使用,滿足障礙群體的需求。(4)滿足多元化需求。障礙群體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可能擁有不同的殘疾情況,在無障礙道路的設計中必須要保證其能夠滿足障礙群體的多元化需求,使得障礙群體在使用中能夠保證同樣的操作性和安全性。
2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思路
2.1基于視力障礙問題的道路無障礙設計
在實際的操作中,盲道往往并不能引起預期的效果。主要就是因為不規范的管理建設等等原因,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目前的盲道設計而及的方案中,設計的理念存在問題,想法不夠成熟。盲道存在的問題:首先就是盲道中條形的行進和圓點形的行進都不能指出明確的方向,圓點形的提示雖然能夠提示盲人在所處位置中所處的環境的變化,但是并不能提供在盲道中環境所發生的變化,不能夠辨別醫院和銀行、超市一些重要的生活場所的具體方位具體情況。其次就是盲道的星級與盲道的提示磚并沒有具體的針對性;最后就是在市政道路中的兩側都是開口的,居民的出入口也是比較多的,開口的寬度也是比較大的,并且在不斷的增大和增多,在普通人群中很容易的能夠通過人行橫道的通行,但是障礙的人群并不能夠順利的度過和清楚的感覺到周圍的環境。其一的方法就是感知的盲道。它主要就是要利用現有的盲道的路磚來實現表面上很多條形盒圓點的特征。就需要制作一些特殊信息的盲道磚塊。對方位的定型磚塊主要就是需要將方形的磚塊制造做不同的道路,制造出有一至四道從一端由低向另一端徐高的搓板樣棱條,指向位置用大的箭頭棱條表示,該結構就是“方位定位磚”。在盲道很合適的位置就是西藥設置倒忙的路牌,并且在路牌的上面邀設置兩種字體,一種是漢字,另一種的盲文。
2.2基于肢體障礙問題的道路無障礙設計
(1)對坡道進行改造。行進坡道相對于緣石坡道來說,坡度較低,只需要注意破面的防滑性即可,基本上可以保障障礙人群安全便利使用。而緣石坡道一般出現在人行道的兩側,主要為了方便車輛和行人路經的舒適度,常見過街的地方由:交叉路口,建筑物出口等的人行路口處。緣石坡道的形狀受到周邊環境和高度差的影響,在設計其使用時,寬度應該不小于1.5m,坡度不小于1/30。為了保障障礙人群的出行安全,還需要考慮坡道的防滑性。為了提高坡道表面的防滑性,保持坡道的平整和硬度,根據使用場地和環境的不同,一般采用混凝土與橡膠兩材料。(2)二次過街。二次過街所設置的安全島不同于常規的直接通過的人行橫道,應從視距、車流、位置、過街形式等方面考慮所設置的安全島。合理的非對稱道路行人過街安全島更有利與行人安全,其設置方式使安全島與錯位式人行橫道銜接,并且便于設置二次行人過街信號燈,且不會引起行人過街對信號的誤解,每對信號燈都是專為每段人行橫道專門設置的,由于是單向設置,信號含義簡單明了,容易與上下游路口進行信號綠波協調。一定要讓過街行人在安全島內過街方向上迎著來車方向走幾步,以便及時發現對方,該種過街方式又稱為Z型二次過街法。(3)臺階的細節優化。臺階是市政道路中常見的設施,它的高度和寬度變化不同,會給使用者帶來不同的感覺。大多數城市的臺階,在設計初期并沒有考慮障礙人群的出行,導致出現臺階過高,不方便障礙人群上行或下行的情況出現。因此,要對臺階的高度和寬度進行一定的優化,為方便障礙人群的出行方便,臺階的設計高度要低于15cm,寬度的設計應大于20cm。
2.3基于語言障礙問題的道路無障礙設計
在道路上需要設置一些表現或是標識牌等等一些顯眼的交通標志,所設立的標志的位置要明顯,簡單明了,使得絕大多數的人能夠很快的進行識別,文字的凹凸要有一定的區別,并且大小要適中,一遍人們能夠清楚的看清楚,若是在視覺上有問題的人們能夠通過觸摸找到感覺,由于市政道路中人群的視力、記憶力和反應等各種能力的不同,在應該用的過程作為,很多小孩子、老年的病患都是無法領會其中的意思的,所有就是要根據小孩和老人的特點來進行設計。所以要對所有的設計符號進行重新的調整和創新設計。使其具有了符合小孩、老年人等人群認知能力的特點:簡單明;符號標志之間距離要變大設計出形象的符號;若是指向的標志、人體的標志車輛的標準等等都需要設計的標準化,并且符號和文字要使用填充的形式進行設計。
3結語
綜上所述,障礙群體作為社會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重視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無障礙設計環節,保證障礙群體能夠參與公共生活,積極推動諧社會的構建。因此,在市政道路設計中,設計人員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并在道路設計中著重體現無障礙設計理念,進而為所有人群提供公平享受方便出行的權利,達到推動社會文明建設和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以人為本的市政道路設計相關問題淺析[J].劉飛.建材與裝飾.2020(10).
[2]無障礙設計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體現分析[J].郭棠.住宅與房地產.2020(09).
(作者單位:河南永凈市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