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停
開學第二周,商學院請來校友做演講,分享求職及創業經驗。我記錯時間,匆忙跑進階梯教室時正好看到后排有個眼熟的妹子在提問,便坐在她旁邊空位上。課上愛發言的亞洲人很少,我早就對多多印象深刻了,就差這一個機會認識。
分享會結束便是商學院的晚宴,吃飽喝足后,我去拿了杯酒,用眼神搜尋著上課時見過的面孔,打算去認識幾個新朋友。而剛做過演講的學長徑直朝我們走來,對我身旁的多多說:“我對你在xxx(某家投資銀行名字)的工作經歷很感興趣,如果你想來曼城實習,可以考慮我的公司?!?/p>
“OK,我們來加個領英吧?!彼渎浯蠓降貙⑹謾C遞過去。
在一旁光顧著微笑的我,瞬間被peer pressure打擊到了:畢業后如果能去投行工作我就知足了!多多竟然在那里工作過?
“我在國內投行工作過4年,看著年紀不大是因為咱們的確同齡??!我讀的是少年班?!彼痪鋷н^,顯然不想就這個話題深聊下去,突然換成英文,問我要不要去她住的學院打臺球。我想了想上一次打臺球還是10歲暑假當初中表哥的小跟班時期,答應了。
多多比我矮一頭,但走起路來風風火火,帶著我在巷子里繞啊繞。一路交談,得知我們來自同個省份,我小她一歲,而她在我本科入學那年剛好畢業進入投行工作。
“人和人的差距就是這么拉開的?!蔽易猿暗?,“想不通學校怎么錄取我了啊,讓我有幸和大神做同學!”
多多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嘛,沒必要神話任何人哈!我還羨慕你比我多出好幾年青春呢。從初中開始,這么多年我一直在和比我大的人接觸,現在心態都快步入中年了?!?/p>
教堂的鐘聲在半點準時傳來,就快到她的學院,她突然定住腳步,掏出手機補妝:“那種場合你別只顧著吃東西啊,你看你口紅都吃沒了,酒喝點兒就得了?!?/p>
我算是第一次認真打臺球,但多多很會玩兒,完全跟學霸等于書呆子的固有印象相反,幾個弟弟見到她便把臺球桌讓給了我們,還發出了下周末一起去劃船的邀約。
有人來留學是為了提升學歷,有人就單純想多份生活體驗……而多多呢,她嘴上說著自己像中年人,精力旺盛得像個孩子。她和應屆生同齡卻擁有四年工作經驗,不在國內在職讀MBA,卻跑出國來讀專業性更強的碩士。天才的想法,我大概是猜不透的。
有一次,我在路上碰到她,她牽著外國小哥哥的手,笑容燦爛。我一直記得我們第一次認識時她告訴我的:有外國人在場時,最好用大家都聽得懂的語言交流,不然有些不禮貌。于是用英語問她:“早上好,去上課嗎?”
“不啦,我們去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