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健,高守華,路 輝,于沛琢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海洋采油廠,山東東營 257000;2.中國石化勝利油田設備管理部,山東東營 257000)
埕島中心2 號平臺位于渤海海域埕島油田,現有2 臺臥式三相分離器,型號WS4.0×17-0.6/I-H,位于生產平臺3 層,于2010 年投產,負責轄區22 座井組平臺,共計120 口油井的采出液處理。
三相分離器的主要作用是對通過輸油海管來的井組采出液進行油、氣、水分離,其中天然氣經天然氣壓縮機增壓后,通過海底管線輸送到陸地埕島預處理站;采出液初步分水后進入儲油罐,通過外輸泵輸送至陸地海三聯合站進一步處理;分出的采出水,經過水力旋流、氣浮、過濾工藝,進入注水罐,然后回注至井組平臺注水井(圖1)。
三相分離器設計單臺額定處理油量1642 t/d,額定處理液量7500 m3/d,處理氣量6×104Nm3/d,水相出口含油量≤500 mg/L(表1)。目前2 臺三相分離器處理井組來液平均為1.76×104m3/d,高峰時處理液量達到1.8×104m3/d,處理油量2480 t/d,處理氣量8×104Nm3/d,分離水相出口含油量均值達1400 mg/L 左右,嚴重超出設計指標。

圖1 三相分離器工藝流程

表1 三相分離器處理能力與處理水平對照
由于三相分離器進口管線左右結構不對稱,使得水平總管兩端的動反力不相同,加之原油進口管線彎曲段多,流動直角變向7 次等原因,造成流場突變與加速造成進口管線持續振動,導致管線受力疲勞,帶來極大安全隱患。受2 臺三相分離器進口工藝設計影響,進液量不均衡,油水液位分別為2.81 m、2.71 m,根據統計數據分析,2#三相分離器比1#分離器進液量高1000 m3/d,致使2#三相分離器進液管線振動幅度較大。
三相分離器設計處理液量7500 m3/d,出口原油含水≤30%,出口水中含油≤200 mg/L。受多相流擾動、段塞流嚴重、乳化嚴重、流程短等惡劣工況影響,液量、水量、水質指標達不到設計值。實際分離器出口原油含水75%,出口污水含油懸浮物分別為919 mg/L、175 mg/L。為改善分水水質,開展了藥劑篩選、優化投加濃度、升溫、減少分水量等措施,效果有限。
分水量從1500~5000 m3/d各階段水質變化不大,采取調整生產參數如三相分離器油水界面、升溫、變化破乳劑投加量70~125 mg/L 等措施對水質無明顯改善。
中心2 號平臺破乳劑加藥點位于生產二層來油匯管處,距離三相分離器進口僅15 m 距離。同時,來油匯管存在明顯的段塞流,致使破乳劑時常添加到段塞流氣泡中,而無法與原油乳狀液接觸,造成原油乳狀液的穩定性難于消失。
中心2 號平臺破乳劑采用柱塞泵添加,由于柱塞泵出口無緩沖罐,造成破乳劑添加呈脈動方式。同時,來液壓力在0.25~0.35 MPa 間波動和加藥流程上無流量計,也造成了破乳劑添加不均勻、不穩定和計量不準確。
中心2 號來液綜合含水83%,氣油比達到30∶1,含伴生氣量高。大量的氣體在內部擾動,如同沸騰狀態,無法形成穩定油水界面,影響油滴上浮。
現有三相分離器本身結構存在以下問題:進口無預脫氣功能、進口布液管短、一二級聚結整流填料面積較小,導致效果差、溢油堰板低。這些問題進一步導致分離器內部無法形成穩定流場,達到最好分離效果。
當原油、地層水和伴生氣自地層向油井井底流動時,隨著壓力降低,溶解在原油中的伴生氣不斷析出,氣體體積膨脹,使油水產生攪動。油氣水混合物到達平臺后,由于油嘴孔徑小、壓降大、流速猛增,并伴有溫度的下降,使原油和水的乳化程度迅速提高。
在油井至中心2 號平臺的集油過程中,原油中水滴直徑逐漸變小。特別是在經過彎頭、閥門、計量分離器、異徑管、立管和離心泵后變化很大。原油與水在設備或管道中一起流動的時間越長、攪動越激烈,原油中所乳化的水量就越多,水滴數量稠密,粒徑小、并趨于均勻。
海上采油集輸管路呈“枝狀”分布,存在典型的管道水平氣液兩相和立管垂直氣液兩相管路。中心2 號平臺從海底管道彎頭處至三相分離器進口高度為55 m,當混合物沿管道向上流動,壓力逐漸降低,氣體不斷膨脹,含氣率增加,小的氣泡相互碰撞聚合而形成大的氣泡,其直徑接近于管徑。氣泡占據了大部分管子截面,形成一段液一段氣的結構,其他段塞形狀像炮彈,其中攜帶有液體微粒。在兩個氣段之間,是夾雜小氣泡向上流動的液體段塞。進入三相分離器進口分離筒后,造成分離器內部流場發生混亂,擾亂水滴上浮速度。
埕島中心2 號平臺現有加藥撬塊主要由藥劑罐、藥劑泵組成?,F有的加藥泵為柱塞計量泵。由于其柱塞裸露,且柱塞在液體中工作,在液體研磨作用下柱塞磨損較快,目前已使用23 年,機器故障率高,維修工作量大。另外,柱塞泵的工作脈動很大,使得流量不穩定,且開度調節不準確,無法實現精確、平穩加藥。
標準的計量加藥裝置應具有以下功能:①準確計量。有標定柱,可以準確調節加藥量;②有脈沖阻尼器或緩沖罐。能降低柱塞泵或隔膜泵等計量泵的段塞式投加,保證加藥均勻,確保加藥效果。
在生產三層新建1 臺段塞流捕集器,井組來液先經過氣液分離,脫除絕大部分天然氣后,再進入現有2 臺三相分離器節點,降低天然氣擾動,形成穩定的腔內流場,提高油水分離效果。
2020 年6 月底完成段塞流捕集器的投產工作。目前運行正常,經過氣液分離后,后端2 臺分離器含油下降至373 mg/L、452 mg/L,降幅明顯,大大緩解了后端處理壓力。
考慮到現有加藥流程短,藥劑混合不充分等情況,以及現場來液逐年增加,對加快脫水速度的要求更加嚴格。同時,平臺空間狹小,無法改造現有流程設施,因此篩選破乳劑的必要性增加。采油廠制定了Q/HF 1418—2017《海上油田用高效破乳劑技術條件》,提高了相對脫水率條件,以嚴格篩選短流程高效脫水藥劑。2019 年篩選成功并投加高效破乳劑,水質大幅提高。
將現有計量泵改為隔膜泵,減少藥劑與泵的接觸范圍,降低設備故障率。計量泵出口增加計量標定柱,實現準確計量藥劑投加量。
三相分離器水相水質含油、懸浮物分別從1400 mg/L、175 mg/L 下降到373 mg/L、452 mg/L,大大降低了后端水處理的壓力。后端經過各級節點處理后,出站水含油、懸浮物從50 mg/L、37 mg/L 下降到17 mg/L、19 mg/L,出站水水質達到采油廠標準。
隨著水質的提高,能有效降低地層傷害,緩解地層非均質性及層間矛盾,吸水指數增強,擴大水驅波及系數,進而提高采收率。同時,降低近井地帶堵塞,減少水井多輪次酸化造成的地層二次污染。
隨著含油、懸浮物的降低,能有效延長油水井管柱壽命。減小注水管柱配水器堵塞、結垢現象,提高測調測試成功率,從而提高層段合格率,實現精細注水;降低油井腐蝕、結垢速率,提高免修期,降低作業頻次。
較好的水質,能減少水力旋流器清洗、核桃殼過濾器清罐次數,降低注水泵、污水提升泵等維護保養成本。同時,減緩對地面流程及海底管線結垢速率,降低節流影響,提高管網效率。
由于分水效果提高,來液處理能力從1.5×104m3/d 提高到2.4×104m3/d,采出水處理能力從8500 m3/d 提高到13 000 m3/d,從而保證外輸高含水原油控制在外輸海管的輸送能力范圍內,有力于井組提液規劃。
中心2 號外輸液進入海三聯合站后,經過處理后回調至中心平臺,長距離管輸造成能耗增加。提高分水后,減少了4500 m3/d無效水循環。
中心2 號外輸液量9900 m3/d,外輸體積含水78.9%。根據館陶組油藏采出液的特征,反相點在70%左右。中心2 號外輸液基本呈現水包油型乳液狀態,增大了海底管線內壁的潤濕面積,且高含水導致外輸溫度較高,加速了腐蝕速率。隨著海管使用年限的增加,腐蝕穿孔幾率增加,安全風險增大。
分水量提升至9500 m3/d 后,外輸體積含水率約為69%,處于反相點以下,為油包水型乳液,有利于海底管道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