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聚焦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以下簡稱“陸海新通道”)建設,百舸爭流、鷹擊長空。在海與陸“握手”的廣西,“陸海新通道”的建設正炙手可熱。從海鐵聯運班列數量的增長,到港口綜合費用的下降,在一組組具象的數據里,我們看到了廣西參與“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驕人成績單。
一、海鐵聯運班列規模迅速擴大
北部灣港已開通至重慶、四川、貴州等6條海鐵聯運班列線路;2019年累計開行2243列、增長94%,海鐵聯運集裝箱運輸量達11.2萬標箱,提前一年實現國家總體規劃確定的目標。
2020年1~7月,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班列累計開行2109列、增長80%,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完成集裝箱辦理量14萬標箱、增長115%。
二、北部灣港吞吐量持續快速增長
2020年1~6月,北部灣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1.4億噸、213.25萬標箱,增幅分別達16.4%、33.7%,是中國沿海主要港口中唯一實現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雙雙兩位數增長的港口,增幅在全國沿海主要港口排名第一。
三、北部灣港集裝箱班輪航線不斷拓展
北部灣港集裝箱航線達52條,其中至東盟航線19條,自2019年8月以來新開通2條遠洋航線。
2020年1~7月北部灣港至中國香港、新加坡班輪共開行267班,增長6%。
四、跨境陸路運輸規模迅速擴大
常態化開行廣西至越南、泰國、老撾、柬埔寨4條跨境公路班車運輸線路。
中越(南寧—河內)跨境直通班列自2019年8月起實現常態化運行,2020年1~7月累計開行96班、增長256%。
五、北部灣港綜合收費大幅降低
北部灣港集裝箱綜合費用比2018年降幅超過30%。
六、口岸通關效率大幅提升
北部灣港集裝箱進出口業務人工環節由36個減至目前的8個,紙質單證由41份減至8份,海關驗核的46種監管證件中有42種實施了電子數據聯網核查。
2020年1~6月,廣西口岸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6.94小時、1.2小時,同比壓縮46.94%、20.53%,通關效率大幅提升。
七、通道產業集聚能力不斷加強
在“陸海新通道”帶動下,2020年截至7月31日簽約的央企、民企、灣企“三企入桂”項目達1593個,總投資約2.4萬億元人民幣。
·數據來源:廣西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指揮部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