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俊豪

星漢漫漫,北斗璀璨其間。20年來,中國航天人自力更生、披荊斬棘,在太空部署北斗“大棋局”。如今,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不僅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還讓全球各國在導航定位服務上多了一個優質的選擇。
中國北斗:更高精度 服務全球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意味著這個由中國自主建設的30顆衛星組成的衛星星座,成為繼美國GPS之后,另一個為全球提供高質量導航定位服務的系統。相對于GPS等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系統有著自己的特點和優勢。
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等導航系統均以單一軌道衛星部署星座,中國北斗獨樹一幟,采用三種軌道衛星組成混合導航星座。北斗三號系統包含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和3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這種星座設計,集成了不同軌道的優勢,既實現了全球覆蓋和全球服務,又保證了在亞太地區或特殊環境(如被遮擋區域)的更高精度定位。
除了導航衛星系統最基本的授時、定位功能之外,北斗系統還能提供其他衛星導航系統所不具備的短報文通信、精密單點定位、星基增強等特色服務功能,在特殊環境(大洋、荒漠、深山、極地)、災難救援等環境下價值意義巨大。
雖然我們對“高大上”的技術功能不甚了解,但北斗系統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提供著我們熟悉的服務。例如,最常見的地圖導航、共享單車、快遞查詢,早已離不開北斗衛星提供的信號。另外,在農林牧漁產業,交通運輸、水文監測、氣象預報、地理測繪、森林防火、電力調度、應急搜救等領域,北斗系統都大有用武之地。
其中,由于交通運輸和共享單車等關鍵行業推動,北斗應用產品得以大規模使用,其價格也快速降低。據媒體報道,目前擁有最簡單定位功能的北斗芯片價格大幅壓縮到6~10元,性能上也達到甚至優于國際同類產品。這樣一來,北斗應用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得到顯著提升。
北斗“走出去”,首選東盟
中國北斗,也是世界北斗。在北斗從“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向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晉升的過程中,中國也在不遺余力地推動北斗系統“走出去”。“北斗相關產品已出口120余個國家和地區,向億級以上用戶提供服務。”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紹。
而中國北斗系統“走出去”的首選方向之一,就是東盟國家。東盟國家處于中國北斗系統一期工程的覆蓋范圍,且東盟國家的地理環境與中國南方相似,再加上中國北斗系統在亞太特別是東盟地區的精準度要高于GPS系統,防干擾能力也更好,因此東盟國家對與中國開展北斗技術合作非常感興趣。
2012年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之后,2013年,緬甸農業部向中國企業購買了500余臺高精度北斗終端,這是北斗高精度產品首次在東南亞國家批量應用于農業數據采集、土地精細管理。
“衛星數據測繪而成的地圖,相比過去地面人工測繪地圖,清晰度、真實度都大大提高,數據還能直接導入軟件中,真是太方便了!”緬甸農業部農業土地管理及統計司政務專員尼尼臘在使用北斗系統后稱贊道。
在緬甸農業部購買了北斗設備之后,包括緬甸交通運輸部等多個部門也陸續購入使用。緬甸交通運輸部使用北斗設備對伊洛瓦底江的河道與堤壩狀況進行測繪,以制定完整的河流保護方案;北斗船載終端產品為緬甸漁業監管部門和緬甸漁民提供了船舶定位監管、漁獲上報及天氣災害信息推送等各類服務。經過多年的應用,北斗設備的先進性獲得了緬甸用戶的高度肯定。
北斗產品在緬甸的應用是中國北斗走進東盟的一個縮影。目前,中國北斗系統的“朋友圈”包括了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至少8個東盟國家,北斗系統被應用于地圖測繪、工程建設、環境監控、調查研究、智慧城市建設、防災救災等多個領域。
當然在東盟之外,中國也積極與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衛星導航國際合作,與世界各國分享北斗發展成果,并推動北斗系統積極融入國際體系和世界行業標準,與美國GPS系統、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歐盟伽利略系統攜手,為全球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隨著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活躍于國際舞臺的中國北斗將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不僅僅是出口產品
北斗系統是全球公共基礎設施,北斗“走出去”不僅僅是出口單一產品或零部件,還包括了技術、服務、人才、產業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
早在2013年,致力于推動北斗系統“走出去”的武漢光谷北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就在泰國春武里府建成北斗系統首批海外地基增強系統基站(助力北斗系統的高精度應用),還在泰國開展了北斗智慧交通、海洋漁船、智慧產業園區等應用系統開發及示范應用。2015年,該公司與泰國合作建設的“中國—東盟北斗科技城”,不僅成為面向東盟的北斗應用服務平臺,也發展為面向東盟的北斗產業發展平臺。時任光谷北斗總經理杜利對媒體表示,光谷北斗將不斷探索與東盟國家開展北斗國際科技合作的模式,如合作建設基站、聯合技術研發、聯手產品開發、合資推廣應用、人員培養交流等。
值得一提的是,廣西作為中國—東盟合作的開放前沿,近年來積極發揮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信息港的平臺作用,為深化中國—東盟衛星導航合作發揮了顯著作用。以實施廣西北斗綜合應用示范工程為契機,廣西面向東盟國家開展了北斗應用推廣、技術交流、教育培訓等系列活動,建立中國—東盟衛星導航國際合作聯盟,推動中國—東盟北斗智能產業園、中國—東盟北斗/GNSS(南寧)中心等合作項目落地,有力促進了北斗系統走進東盟。
如今,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斗系統更大范圍地“走出去”勢在必行,但也面臨原有衛星導航系統的市場競爭、合作對象自身的安全考量以及逆全球化抬頭的國際貿易形勢等挑戰,北斗系統未來“走出去”的道路并非坦途。不過,疾風知勁草,憑借北斗固有的核心高新技術、愈加廣泛的應用和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優勢,北斗“走出去”無疑要比以往更有信心和底氣。
·聯系編輯:26715365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