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釗
當我和四川外國語大學法學院外籍教授Asad Khalil(王可維)首次談及中國民法典的話題,他就興奮地贊揚:“中國民法典博采眾長又與眾不同,這是一部面向未來又以人民為中心的法律。”
在隨后十幾天里,為了準備這次采訪,Asad Khalil教授認真研讀這部法典,并向自己的同事和學生多次請教,力爭將每一個法條都講清楚。我對Asad Khalil教授這種嚴謹細致、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十分欽佩。
Asad Khalil教授滿懷信心地指出:“民法典是中國邁向光明未來的一座橋梁。通過這部法典,我們看到中國領導人創造未來而不是預測未來的決心。民法典將保障中國夢在這片古老而現代的國土上得到實現,中國將成為前所未有的一個繁榮、富強的偉大國家。”
民法是各國歷史、文化、風俗的映射,傳統的西方民法典體系,以法國式的三編制(人—財產—取得財產的各種方式)和德國式的五編制(總則—債法—物權—家庭—繼承)為代表。Asad Khalil教授闡述,多數中東國家民法涉及宗教信仰,社會實踐中包含民事法庭和宗教法庭。而中國民法典則創新性地采用七編制結構,即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和侵權責任。新增設的人格權編和侵權責任編,是中國民法典體系的重大創新。
Asad Khalil教授指出,人格權獨立成編是中國民法典的最大亮點,彰顯著中國邁入人格保護的新時代,也是中國民法典對世界民事立法作出的重要貢獻。民法典起草采用了方法學和科學的模型,盡管其概念和知識體系是從現實生活中衍生出來的,即使是在解釋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標準時,解釋的語言也很通俗和簡單,這為學習和實踐法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作為一部誕生于21世紀的法律,Asad Khalil教授認為,中國民法典囊括了互聯網、高科技、大數據時代科技爆炸和科技進步的時代主題,也對環境保護和生態維護等現實問題作出了回應,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這些都體現了其與《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的不同。中國民法典不愧為一部21世紀的法典,一部面向未來的法典。

王可維(Asad Khalil),敘利亞籍,四川外國語大學教授。律師協會會員,阿爾及利亞特萊姆森大學客座教授。2008年來華學習。擁有數千小時教學經驗,專注學術研究、課程設計。曾獲敘利亞、匈牙利發明家協會頒發的“最佳發明獎”。
Asad Khalil教授說,民法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為它與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都密不可分。民法典草案編纂過程中,先后10次通過網絡公開征求意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順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民法典對老百姓的切實權益做了平等保護,使得中國老百姓在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系統的法典可以參照,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利于推動中國人權事業發展。
作為一名外國法學教授,Asad Khalil強調,民法被認為是國家行政管理所依據的法律體系中最重要的立法之一,因為民法所規范的社會關系與國家的經濟活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正因為如此,民法立法一直是中國法制建設的基礎工程,民法典的起草受到了中共中央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同時標志著中國現代法學走向成熟。民法典是全球化的特定歷史時期,中國立法改革的經典成就,是多年立法實踐的結晶,將助力中國政府推動經濟發展。也進一步標志著一個沒有規范、沒有法律、沒有權利的中國觀念已經成為過去了。對中國的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并且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歷史上留下其獨特而重要的印記。
Asad Khalil教授確認,中國民法典的頒布在國外法學界反響轟動并且熱烈,多國外長、著名教授、法學專家、國際法律專家和外國法學教授在中國大學都對民法典的頒布高度贊賞和認同。
Asad Khalil教授坦承,編纂民法典并非易事,需要不同領域的專家付出大量努力,而中國克服了各種困難和難題最終頒布了具有中國原創性的民法典,表明了中國政府依法治國的決心和信念。體現了中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法治深入人心,也是經濟社會進一步繁榮發展的現實需要,有助于更好地保護中國公民權利。
民法在完善國家行政管理體制和提高管理能力中的作用也體現在,它與以民法為基礎的社會發展過程更加吻合,更與民法的實施特征相吻合。有利于將中國制度的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以法治方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地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民法也是完善市場經濟,有效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至關重要的一步。
Asad Khalil教授認為,全國人大會議審議通過民法典,是中國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舉措。總而言之,中國首部民法典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具有中國獨有特色與創新。中國民法典必將在世界法制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