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澤
在股市里,莊家是一種神秘的灰色力量,悄悄打壓股票價格,囤積籌碼,然后利用各種手段拉高股價,趁散戶瘋搶時高位賣出獲利。形形色色的莊家在股市中屢禁不絕,坑慘了股民。
汪建中在所有莊家里顯得有些特殊,首先,此人是標準的白手起家——1968年生人,從一個標準的農村孩子,靠刻苦學習拿到大學文憑,先后進入工商銀行和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工作,隨后在1998年—2001年又進入北京中投策投資顧問公司。從2001年開始,他離職創業,開辦了北京首放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2001年—2008年期間,“北京首放”這名字在國內證券業可謂如雷貫耳,核心因素就是創始人汪建中對股市的評論不但見解獨到,而且對板塊和個股的分析極為“精準”。股民對其非常追捧,汪建中本人一度被央視二套《中國證券》欄目聘為特約嘉賓。在證券市場,絕大多數莊家都是背景復雜,身份隱秘,像汪建中這種全憑個人能力,每天站在聚光燈下的莊家,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汪建中做莊的手法極為另類。絕大多數做莊都需要一個漫長的周期,先要用幾個月時間打壓股票到低價去吸籌,然后再緩慢拉抬,甩掉跟風投資者,最后制造各種利好猛烈拉升股價,直到成為市場焦點時再悄悄出貨,如果拉高出貨不成功,還要高位震蕩或砸盤做反彈……通常一次做莊需要一年甚至更長時間。汪建中不一樣,他的套路是快速建倉一只股票,然后在電視、報紙等媒體上大肆推薦,利用個人名聲忽悠股民跟風買入。股民的買盤推動股價上漲,汪建中立刻在高位獲利離場,整個過程往往不到一周時間。
這種手法在股市里早已有之,俗稱“搶帽子”,只能算一種投機行為,獲利空間不大,風險還很高。汪建中卻依靠自身名氣,將“搶帽子”發揮到了極致,變成一種做短莊行為。這種站在聚光燈下的做莊手法過于張揚,很快引起監管部門注意。2008年5月,監管部門對汪建中立案調查,認定其操縱市場,沒收違法所得1.25億余元,并處罰款1.25億余元。2011年8月,法院判決,汪建中犯操縱證券市場罪,判處有期徒刑7年。
噩耗不僅于此,汪建中的兩個哥哥和前妻弟弟因涉嫌幫汪建中轉移上億元非法所得,被公安機關羈押調查。汪建中的兩個侄子也相繼出現狀況:一個在北京讀大學的侄子患了精神疾病,另一個正在讀中學的侄子在公安人員前往調查后,也情緒不佳以致退學。汪建中的父親,因不堪忍受兒子被警方批捕的現實,吞服了大量農藥自殺身亡。
做莊做到家破人亡,似乎汪建中十分可憐,但真正受到損害的是廣大股民——汪建中利用自身影響力忽悠股民,他的上億元非法利潤,其實都是股民的血汗錢。更為嚴重的是,汪建中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直到今日,A股市場中仍有很多不法分子在模仿汪建中,先建倉某只股票,然后建立股票群忽悠股民集中買入該股,推升股價后獲利出逃,讓股民變成“接盤俠”損失慘重。因此,懲處汪建中這種人決不能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