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游泳也能潛入深海
這是一個潛水推進器,只需抓著它,你便能在水中暢游。它配有雙螺旋槳,能以1.2米/秒的速度緩慢前行,方便你觀賞海底美景;還能以1.8米/秒的速度快速前進,讓你感受到水中的速度與激情!它還有一個可拆卸浮板,裝上浮板,輕松漂游;拆下浮板便可潛入水下40米處,探索更深更神秘的水下世界。這家伙還能搭載不同配件,擴展水下拍攝能力,幫你記錄潛游的每一幀精彩畫面。2小時充滿電,可以持續游玩1小時哦。
消失的恒星
科學家曾于2001年至2011年期間觀測到距地球7500萬光年外有一顆巨大的恒星,它的體積是太陽的100倍、亮度是太陽的250萬倍,科學家推測它已走入演化末期,并將它命名為PHL 293B。近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監測它的光度變化,并根據光譜及亮度的差別來判斷它的狀態。然而奇怪的是,2019年PHL 293B卻消失了!如此巨大的恒星,在未產生極閃耀的超新星爆發的情況下消失,這太不尋常了!科學家猜測:或許是這顆恒星進入演化末期,在失去光芒的過程中被周圍的星辰覆蓋,因此我們才會“看”不到它;又或許是恒星在這10年間突然死亡,坍塌成一個黑洞,所以才未出現超新星爆炸現象。真相究竟是什么,目前仍未明確。
艷麗的“噴漆”魚
這條魚像是被噴涂了艷麗的油漆,不會是假魚吧?不不不,是真魚,顏色保證是天生自帶未經加工的。別看它長了一副稀罕樣,其實并不稀有,它的學名叫紫錦魚,也被稱為紫衣葉鯛(diāo),是隆頭魚目的一種,最大能長到46厘米長,主要生活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礁石區和近海沿岸。每條紫錦魚的顏色都不太相同,曾經也有人釣上來這種魚,但顏色遠沒有這只這樣絢麗。紫錦魚無毒,既可食用也可用于觀賞。
恐龍的祖先很迷你
古生物學家在馬達加斯加南部的一處灰色砂巖盆地發現了一種爬行動物的化石,命名為“Kongonaphon kely”。這種生物生存在大約2億3700萬年前,比恐龍和翼龍還要早,被認為是恐龍和翼龍的共同祖先。古生物學家對化石進行觀察分析,依據骨頭中的生長年輪判斷出這種生物已經成年,且會利用強壯的后腿行動,它們的牙齒就像一個個“小釘子”,可以用來啃食昆蟲等獵物。大家通常都認為恐龍是巨型生物,不過這種被認為是恐龍祖先的生物卻非常迷你,身高僅有10厘米,大小可以捧在手心里。
人眼的“ Plus版本”
科學家打造出新仿生眼EC-EYE,不僅在“視覺”上可以媲美人眼,甚至還擁有超越人眼的夜視能力,被譽為人眼的 “Plus版本”。人眼的優勢是有能夠調節屈光的晶狀體,有高分辨率的視網膜,還有許多靈敏的視神經,視野開闊,感光性強,能捕獲極為豐富的細節。而 EC-EYE 一樣不落地完美模仿了人眼的結構,性能則優于人眼。比如人眼的感光細胞每平方厘米有1000萬個左右,而在EC-EYE 的人工視網膜上,光感受器的密度為每平方厘米4.6億個!這意味著 EC-EYE 對光線更加敏感,在黑暗中能看到人眼看不到的東西。除此之外,EC-EYE的響應能力也更強!同樣面對光線,人眼的感光細胞響應和恢復時間在40至150毫秒之間,而EC-EYE的光感受器可在19.2毫秒內做出反應,23.9毫秒內完全恢復。據了解,如果一切順利,在未來十年左右EC-EYE將可以植入人體以及提供給機器人。未來,失明和近視將不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