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蕾 李國境

【摘要】目的 觀察參麥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方法 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被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0例,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參麥注射液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 治療組臨床療效及左室射血分數治療后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參麥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有較好療效。
【關鍵詞】參麥注射;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5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2..01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疾病導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種綜合征,心肌收縮力下降使心排出量不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經常規治療效果并不顯著[1] 。我科自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參麥注射液治療效果明顯,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0例均為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住院患者。治療組60例,男46例,女14例,平均年齡(63.15±5.25)歲,平均病程(6.15±2.45)年;原發病:風濕性心臟病22例,冠心病16例,肺源性心臟病12例,擴張型心肌病10例;心功能分級(NYHA分級):心功能Ⅳ級38例,心功能Ⅲ級22例;左室射血分數重度降低38例,中度降低22例。對照組60例,男44例,女16例,平均年齡(60.15±4.25)歲,平均病程(6.15±2.45)年;原發病:風濕性心臟病27例,冠心病14例,肺源性心臟病11例,擴張型心肌病8例;心功能分級(NYHA分級):心功能Ⅳ級39例,心功能Ⅲ級21例;左室射血分數重度降低32例,中度降低28例。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2];排除對參麥注射液有過敏反應或者嚴重不良反應病史者,患有造血系統疾病的患者,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控制感染、氧療、改善通氣、強心、利尿等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參麥注射液50 mL靜脈滴注,1次/d,共用14 d。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患者的各種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者得到了明顯性的緩解,心功能改善2級; 有效:治療后患者的各種臨床癥狀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心功能改善1級;無效:治療后患者的各種臨床癥狀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甚至更加嚴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所得數據經SPSS 13.0軟件作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如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則P<0.05。
2 結 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左室射血分數治療前后比較
治療組左室射血分數治療后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慢性心力衰竭屬于中醫學心悸、證仲、喘證、痰飲、水腫等范疇。單純西藥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的局限性,效果不佳。在西藥治療基礎上聯合中藥治療效果更為顯著[3]。參麥注射液主要是由紅參與麥冬提取物精制而成的中藥制劑,具有益氣固脫、養陰生津功能。參麥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機制:①改善心肌舒縮功能;②改善血流動力學;③調控神經內分泌和細胞因子;④改善心肌復極;⑤改善心率變異性。
本組資料顯示,治療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3.33%和73.33%,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對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存在反復肺部感染、低氧血癥、酸堿失衡而導致常規治療效果不佳。因此,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參麥注射液治療,可以明顯提高療效,既可以增加心肌收縮力,又不會增加心肌耗氧量,且安全可靠,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 棟,于 妍,李妍怡.參麥注射液聯合丹紅注射液治療85例冠心病心衰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5):152-153.
[2]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心力衰竭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8,46(10):760-789.
[3] 董國瑞.參麥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與安全性的系統評價[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