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群

【摘要】目的 分析肺功能檢查在老年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診斷中的運用。方法 選擇139例于我院就診的老年性哮喘、COPD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疾病種類分為甲組、乙組及丙組,給予患者肺功能檢查。結果 甲組與丙組肺通氣功能指標均優于乙組(P<0.05),且甲組肺通氣功能指標優于丙組(P<0.05);乙組與丙組肺容量指標均優于甲組(P<0.05),且乙組肺容量指標優于丙組(P<0.05)。結論 老年性哮喘、COPD診斷中,肺功能檢查的實施,可有效鑒別患者的疾病類型。
【關鍵詞】肺功能檢查;老年性哮喘;慢阻肺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2..01
作為常見呼吸系統疾病,老年性哮喘、COPD的發病率均呈逐漸升高趨勢[1]。這兩種疾病的癥狀較為相似,單純通過癥狀,難以準確確定其疾病類型。一旦誤診,極易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甚至造成患者病情的加劇,不利于其康復。肺功能檢查是臨床診斷各類呼吸系統疾病常用的輔助手段。為確定該方法的價值,本研究主要針對139患者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2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肺功能檢查的139例老年性哮喘、COPD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疾病類型,分成甲組(老年性哮喘,41例)、乙組(COPD,45例)、丙組(老年性哮喘合并COPD,53例)。甲組男26例,女15例;年齡(68.2±7.5)歲。乙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67.9±7.6)歲。丙組男32例,女21例;年齡(68.4±7.8)歲。差異不顯著。
1.2 方法
各組患者均接受肺功能檢查:(1)檢測設備。選用Masterscreen PET型號肺功能儀,面向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開展肺功能檢查。(2)檢查流程。①肺通氣功能檢查。指導患者用力呼氣,采用肺功能儀測定患者的MMEF、VC、FEV1/FVC指標,以評估呼吸系統疾病對患者肺通氣功能的影響,結合檢測結果判斷其疾病類型。②肺容量檢查。要求患者調整呼吸,以肺功能儀監測患者的RV、FRC這兩項肺容量指標?;颊叩募膊☆愋徒Y合各項檢測結果綜合判斷。
1.3 統計學方法
以SPSS 20.0軟件統計。P<0.05:差異顯著。
2 結 果
2.1 肺通氣功能檢查結果
乙組肺通氣指標最低,甲組肺通氣功能指標高于丙組(P<0.05)。見表1。
2.2 肺容量檢查結果
三組患者肺容量檢查結果顯示:甲組RV(112.39±12.57)%,FRC(98.20±17.54)%,乙組RV(124.95±12.69)%、FRC(115.63±14.59)%,丙組RV(119.08±12.48)%、FRC(108.35±13.21)%,其中,甲組肺功能指標最低,乙組肺容量指標高于丙組(P<0.05)。
3 討 論
與老年性哮喘類似,COPD也以老年人為高發群體。為避免誤診、漏診,延誤患者的病情,需選擇一種合理可靠的檢測方法進行鑒別診斷。
肺功能檢查是臨床常用的輔助檢測方法之一。采用該方法鑒別老年性哮喘、COPD的原理為:老年性哮喘引發的氣流受限具有可逆性特征,而由COPD引發的氣流受限則不可逆,上述區別導致患者的肺功能產生一定變化[2]。
老年性哮喘、COPD診斷工作中,肺功能檢查方法的應用優勢在于:(1)無創性、高效性。受檢者在按照醫師的指導以肺功能儀測定各項肺功能時,整個檢測過程不會造成損傷,且檢測過程耗時較短,可于較短時間內獲得檢查結果。(2)診斷結果可靠。引入肺功能檢查后,老年性哮喘患者、COPD患者及同時合并兩種疾病患者,在肺功能損傷方面的差異,有助于提升其鑒別診斷的可靠性。本研究提示:乙組患者的肺通氣功能欠佳,肺通氣指標與甲組、丙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丙組患者的肺容量指標較低,低于甲組、乙組(P<0.05)。由此推斷:如患者的肺通氣功能較差,而肺容量指標較高,提示其可能為COPD;如患者的肺通氣功能良好,而肺容量較低,可能為老年性哮喘;而當患者肺通氣功能尚可,但肺容量極差時,可能為老年性哮喘合并COPD。
綜上所述,宜于老年性哮喘、COPD鑒別診斷工作中,引入肺功能檢查方法,以保障診斷結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楊彥明.肺功能檢查在老年性哮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74):187-188.
[2] 張一明.結合肺功能檢查結果進行健康教育對慢阻肺患者疾病認知度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解析[J].名醫,2019(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