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欣 李瑛 雷志蕊 果海姣

【摘要】目的 探析影響口腔門診護理教學質量的因子,并以此制定目的性改進對策。方法 擇取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時間段本診室實習的12名口腔門診實習生進行研究,依照實習時間平均分成對照組(2016年1月~12月)和觀察組(2017年1月~12月),對照組沿用既往臨床帶教模式,觀察組經改進策略后再行帶教,統計分析兩組實習成績。結果 觀察組實習成績升高效果比對照組更加明顯,兩組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影響口腔門診護理教學質量的因素較為繁多,如帶教方法、學生自身差異等,通過對諸多影響因素分析繼而制定出創新帶教方法、健全口腔護理評價機制等措施,旨在提升口腔門診護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口腔門診;臨床護理教學質量;實習成績;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2..01
隨飲食習慣及生活水平變化,口腔疾病患病率正呈升高走向,對患者平常飲食和生活造成影響。近年來,口腔技術飛速發展使人類口腔健康意識逐漸加強,因此也對口腔護理人員提出較高要求[1]。本研究對2016年影響臨床帶教質量因子實施分析,且對帶教方法加以改進,以期取得滿意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時間段本診室實習的12名口腔門診實習生進行研究。依照實習時間平均分成對照組(2016年1月~12月)和觀察組(2017年1月~12月),對照組男有2名,女為4名;年齡在20~2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3.1±0.6)歲;觀察組男為1名,女有5名;年齡區間21~24歲之間,平均年齡在(23.4±0.2)歲。將兩組實習生組間資料采取獨立樣本檢測對比,P>0.05,存在比較價值。
1.2 方法
對照組沿用既往臨床帶教模式:帶教老師依據實習制度與要求向實習生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并定期開展教學評價和測評反饋工作。
分析與研究影響對照組帶教質量因素,積極制定改進措施,且將合理運用于觀察組。
影響因素:①實習生自身差異。大部分實習生知識掌握不足,對護理專業有一定的輕視現象;不懂得與帶教老師交流、互動,僅盲目的接受老師所講解的知識,形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學習模式,缺失主動探究性;缺乏理論與實踐的轉化力。②帶教老師。口腔科護理帶教老師多為臨床醫生,其工作向來以臨床護理為主,因平時工作量繁多,致使帶教時間較少;有些帶教老師文化程度較低,在教授護理知識時仍沿用傳統觀念,欠缺創新性。③帶教方法滯后。當下,口腔護理臨床帶教法依舊采取既往帶教方法,即填鴨式教學,導致學生無法把握護理重點與要領。
觀察組:①開展帶教老師專科培訓活動。聘請口腔專家到院為帶教老師開展護理座談會,夯實帶教老師護理知識,提升實踐操作力。而且結合老師表現擇選出優秀人員對實習生進行帶教。同時注重帶教老師實踐力及溝通力養成工作,重視素質養成;按照既定考核制度與辦法對帶教老師實施定期測評,如理論知識、護理能力等。②健全考核機制。為激發帶教教師主動意識,加強教學主體作用,強化教學能力,就應設計制定健全完善的評價機制與獎懲機制,如上級反饋、教師自評等。對表現優秀者給予一定獎勵,且頒布相關證書,反之對測評成績較差者予以懲罰。③創新帶教方法。要想實習生具備熟練的護理技能與扎實的知識,帶教老師就必須創新與改變教學方法,運用先進教學法,抓住實習生興趣點,進而向其教授乏味的護理知識,從而帶動學習主動性,提高臨床帶教效能[2]。
1.3 統計學方法
借助SPSS 20.0軟件行數據統計分析,實習考核成績用x±s說明,以t檢驗。帶教效果以率表示,x?進行驗證,兩組是否在統計學范圍內可參考P<0.05。
2 結 果
由表1可知,觀察組護理實踐操作與基本護理知識分值較對照組提升效果顯著,具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口腔病癥種類較多,多與病原體侵入等有關,常有口臭和牙痛等表現。口腔門診護理限于工作瑣碎、繁雜,相比較其他科,其工作量明顯較大,且護理質量直接對口腔疾病的恢復進度產生影響。伴隨口腔技術不斷發展,使人類口腔保護意識加強,導致臨床對該科室護理人員的需求隨之增多。而從學生過渡到社會崗位需經過全面和系統的專業培養,故而改進帶教方法意義深遠。
綜上所述,影響口腔門診護理教學質量的因素較為繁多,有效提升實習生綜合護理素養,便于為其未來發展提供便利,臨床運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蘆文軍.口腔門診護理臨床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及改進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7,15(32):67-68.
[2] 張春艷,鞠秀波,徐 蕾.癌痛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其護理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22):3066-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