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穎
【摘要】目的 本次調研主要針對在糖尿病腎病病患進行醫治的過程當中,使用護理干預模式對其營養不良所產生的成效進行調研。方法 使用隨機選取的方式,選取我院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進行糖尿病腎病營養不良的100名病患作為實驗對象,最終通過比較病患在實施護理干預前后的情況來進行分析護理在糖尿病腎病病患護理當中所產生的成效。結果 經過調查可以發現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之后,糖尿病腎病病患的蛋白質已經有量的攝入量明顯的增加,而且各個營養指標均得到明顯的改善。結論 在對糖尿病腎病病患醫治的過程當中,使用有效的護理方式對其進行具體的護理工作,能夠對他們的營養情況進行有效的調整。
【關鍵詞】護理;神經外科;腦腫瘤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2..01
其實對于患有糖尿病腎病病癥的病患來說,他們一旦確診之后,就必須要接受終身醫治,接受胰島素注射醫治,進行運動干預操作,進行飲食干預操作。就目前我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很多患有糖尿病腎病的病患,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后,他們的營養狀況大不如前,這會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他們的病癥治療效果。本文主要針對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腎病病患護理當中的成效進行調研,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調研人員在進行數據搜集的過程當中,從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進行醫治的100名糖尿病腎病病人的臨床資料以及基本資料中進行提取,在進行該過程時,對于部分存在神經病史,嚴重軀體病癥,對藥物以及酒精存在依賴性的病人給予了排除。在進行數據解析之前,調研人員需要判斷病人的基本醫治是否對最終的調研結果產生影響,所以他們需要對其基本醫治進行簡單的闡述。參與本次調研的病人,經過診療之后,均確診為糖尿病腎病,從病人的年齡,性別,學歷,家庭住址,患病時間等各項指數進行解析,可以發現基本資料與調研結果之間沒有密切的聯系。
1.2 方法
在對病患進行調研的過程當中,屬于不同組別的病患分別是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護理操作,常規的病患使用的是常規護理模式具體的內容,與傳統的護理方式之間并沒有巨大的改變。而使用護理干預模式的病患,就是在傳統護理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心理干預,飲食宣教,健康指導等等,并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改善病患的食欲,增加他們的蛋白質攝入量,當然蛋白質的攝入情況需要根據病患的腎功能來進行制定。在對病患進行相關營養護理以及血糖控制的過程當中,調研人員要對病患的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前白蛋白,總膽固醇,血清肌酐以及轉鐵蛋白等多項指標進行記錄和分析。
1.3 觀察指標
本次調研主要是分析護理及糖尿病腎病病患醫治過程當中,使用相關的護理干預對病患的營養情況產生的影響進行探討,所以在臨床醫治的過程當中,我們需要收集的指標主要有病患的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總膽固醇血清肌酐以及轉鐵蛋白等多項類型的實驗室生化指標,同時還需要對病患的體重變化,以及主觀綜合營養評價表等多項指標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在收集到各項指標的數據之后,調研人員需要將這些數據進行記錄并將其填入到Excel表格當中,使用醫院專用的統計學軟件來進行數據分析操作。
2 結 果
通過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在使用相關的護理干預措施之后,患有糖尿病腎病的病患她們的蛋白質以及優良的攝入量呈現出明顯增加的趨勢,而且大部分的營養指標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改善的幅度相對較大,在干預之前病患的體重,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總膽固醇,血清肌酐等多項指標都不能夠達到相關的標準,但是經過干預之后,這些營養指標都能夠達到目標。
3 討 論
糖尿病在臨床上的發病率相對較高,而且在診斷之后,病患必須要進行終身的醫治,他的病癥病程和病癥史都比較長,而且在醫治的過程當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并發癥,對病患的日常生活質量會造成消極的影響。所謂的護理就是以學知識作為基礎,為護理工作進行指導,并且通過良好的人際溝通關系來促進病患與醫療工作者之間的溝通和交往,從而達到影響病患狀態和日常行為的目的。
在本次調研當中,使使用護理模式的糖尿病腎病病患,經過一段時間的醫治以及護理之后,他們的整體醫治成效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其主要原因是護理干預操作能夠改善病患的狀態,特別是從營養狀態的角度來進行分析,相關飲食護理方案的出現,使得病患的各項營養指標都均達標,并且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最終達到有效提高病患護理滿意度的作用,所以在臨床上可以將護理干預措施進行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周 茵.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營養不良的護理干預[C]//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腎臟疾病專業委員會2011年學術年會暨2011年國際中西醫結合腎臟病學術會議.2011.
[2] 陳玉強,汪年松.糖尿病腎病患者營養不良評估和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6).
[3] 周 茵.對糖尿病腎病病人營養不良的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2010(s1):75-75.